2014年是王烽午同志诞辰100周年,烽午同志虽已故去多年,但他的高尚品质、革命风范和音容笑貌却不时地显现在我的记忆中。我是1979年在中国书店任总经理时与他相识的,记得他由我们的老战友原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所总经理孙立功同志陪同一起来我店买书。当时他已65岁高龄,仍在兵器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国防工业的科学化、现代化而辛勤劳动着。1986年10月我离休之后,搬到他家附近住。于是,与他接触和交往更多了。那时他也已离休,因此,常在一起忆叙过去,畅赞现在,展望未来。进一步了解他和他的爱人陈筠及子女们的革命工作、生活经历、待人接物。特别是他们夫妇那种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理想事业的赤胆忠心,即使在身处逆境、困难重重时也从不动摇,仍然坚贞不屈、一往无前。他的崇高品质和旺盛斗志给我极大的启发、教育、鼓舞和力量。他们夫妇也成为我晚年生活中,最亲切、最倾心、最信得过的挚友、兄嫂和榜样之一。王烽午同志为党为人民艰苦奋斗的业绩,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缅怀;也是教育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断开拓和进取的60年革命经历
王烽午,安徽省宿县人,1914年出生,1997年逝世,终年83岁。他的一生是伴随着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内外斗争,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王烽午从小渴望读书,着迷书报。不仅努力用功熟读各种课本,以致在从小学、中学和师范学习17年中,年年门门功课考得好成绩。打下了他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根基,而且还自费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报、积极参加进步组织和抗日救国活动。自已的思想受到启发教育,扩大了眼界,懂得了许多抗日和革命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于1938年1月经戴晓东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投笔从戎,为我国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以及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贡献了毕生力量。
1937年, 王烽午在学生中宣传抗日;暑期参加教员军训班,学习抗日杀敌的本领;年底,他辞去宿县中正小学教员,全力参加抗日斗争。先后担任宿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第二区指导员,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并于1938年6月和有关同志组成了宿东抗日游击支队,并任第一大队长,戴晓东任党支部书记,他们学习和运用游击战术,抗击日寇的烧杀抢掠,争取瓦解、消灭土匪;组织抗日民兵、妇女、儿童组织,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1938年11月他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亲率宿东抗日游击支队,北上山东微山湖西地区,参加主力部队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1939年被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即原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同年12月进军鲁南;1940年5月编为东进支队(旅),同年10月奉命随115师教导第5旅南下苏北,坚持、巩固淮海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参加了陈毅军长亲自指挥的陈道口战斗;在编为主力部队的两年多时间中,他先后担任过连队指导员、团组织干事、支队(旅)宣传科长、民运科长等职,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称职尽责,作出了贡献,锻练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钢铁意志和自觉服从党组织调动和安排的组织纪律性,还提高了军事政治素质和思想工作水平,成为我党的军政基层干部骨干;1941年底,他被调到新四军4师工作,任中共宿东地委委员、宿东游击支队政治处主任。他在宿东地委领导下,和地委同志们团结合作,艰苦奋斗了3年,度过了宿东地区最困难的年月,完成了坚持、巩固和发展宿东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任,守住了淮北解放区的西大门;1944年12月,他任中共淮北第三地委委员、第三区专员公署(邳睢铜和灵宿联办合并)专员;1945年初抗战形势由相持阶段进入对日反攻阶段,他在解放淮北全境、消灭日、伪、顽的斗争中作出了积极贡献;1945年10月,党中央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和苏皖边区政府,原苏中、苏北、淮北、淮南抗日根据地成立八个地委、分区和专署,他被任命为淮北津浦路东7地委委员、7专署副专员;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淮南淮北首当其冲,在3年解放战争中,他在淮北坚持斗争,10月任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先后任华野九纵淮北挺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淮北军委委员,淮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地委委员,江淮军区3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地委委员,对重返淮北坚持敌后斗争以及支援山东野战军在朝阳集歼灭蒋军整编52旅和围攻泗县城蒋桂军的战役中作出了贡献;在1948年冬率领淮北路东广大军民支援刘邓、陈粟两大野战军进行的淮海战役和解放淮北全境的斗争中,冒着枪林弹雨,全力支前以及维护后方社会秩序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建国后,王烽午同志先后任淮北宿县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在地委领导下和地委同志们团结合作,在整编部队,肃清残匪、平定叛乱、维持宿县地区社会治安,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1950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宿县地区专员,领导地区干部群众,努力治理水患、救济灾民、以工代赈、大力根治淮河发动群众,抢种秋粮、蔬菜、用苇草编织蓆筐、篓等、进行生产自救;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对那些有反革命罪行的人,包括亲友不徇私情,秉公论处,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好评;1952年8月,他调任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工商界、宗教界人士真诚相待、广交朋友、团结建国;1953年他参加了第3批赴朝慰问团,任安徽浙江合组的第3分团团长,慰问了英雄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他到安徽各地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汇报和传达,他自己也受到一次深刻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5年计划,苏联派来大批专家,帮助我国制订计划和进行建设,援助我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作为我国工业化的骨干和基础。党中央决定调集大批优秀干部做领导管理工作,王烽午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1954年到1982年,在我国兵工战线,历任山西太原908厂厂长,太原743厂党委书记,内蒙古包头617厂厂长,山西闻喜541工程总指挥部第二总指挥、北京兵器工业部20研究院(即兵器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等职,直到1980年生病,在国防工业战线工作了整整26年。其中,在四个工厂搞基建工作14年,堪称我国军工企业的“开厂元勋”“栽树者”和“掘井人”。又在另外两个工厂分工领导和管理生产和技术工作10年;任20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两年,为我国国防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及向科学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贡献。他自己也学习和掌握了一整套军工科学技术理论和业务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军工建设的领导管理工作经验,成为我国早期为数不多的军工专家之一。
面对现实 乐观克已 与疾病斗争
1980年4月的一天,王烽午已作好第二天去西安开会的准备,而他却患病住进了医院, 经诊断患的是脑血栓病,右半身上下肢严重瘫痪。得病之初绝对卧床,不能动弹,喝水吃饭,拉屎拉尿,打针吃药,起坐翻身,都得家人和护士的帮助照顾。经过数月治疗,虽能下地走动,但要搀扶或拐杖相助;记忆力减退,说话也不清楚,右手既不能抬也无握力,连筷子和笔杆也不能拿,不仅丧失了工作能力,而且生活也不能自理,1982年办理了离休手续。十几年来,他多次病倒住院治疗,6次到外地疗养,除了原有的糖尿病、脑血栓病及其后遗症外,又增加心机梗塞,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他面对现实、乐观克已、与疾病斗争。
有人说:您是老干部,又享受部级待遇,是党和革命的功臣,现在又身患多种严重疾病,党和国家给予特殊优待,单位提供一切方便条件保证您恢复健康和颐养天年,是理所当然和无可非议的。但王老面对自己的病情,既不悲观失望,也不忽视、小看,更不无端和非分要求组织特殊照顾,而是面对现实,乐观克已,顽强坚持和疾病斗争。加强体格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求尽快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组织和家人的负担。走路不方便,就拄着拐杖坚持经常锻炼;右手不能握笔写字就改用左手练习写;头痛,记忆力减退则坚持适量的读书看报和写作,以便恢复记忆力。他除了写回忆录外,还写下了《居家乐》、《疗养志趣》、《种园子》、《家常饭》等等许多小诗,记述了他锻炼身体和对待病魔的乐观主义态度。其中有几首是这样写的:“三餐两觉一电视,读书看报学写字,左手撰写回忆录,一点(字)一滴(句)汇成篇。”“院内绕行3千步,拿奶取报上邮局。”“筠包饺子我擀皮,剥去蒜皮捣蒜泥,亲自动手饭菜香,可以小吃壮身体。”这些小诗不正是对他17年来面对现实、乐观克已,与疾病斗争情况的真实写照吗?!
勤奋学习 艰苦写作
王烽午对于革命的报刊和图书,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特殊感情。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是学校图书馆和书店、书摊的常客,也是《生活》周刊、《申报》副刊、《自由谈》和鲁迅杂文的积极而忠实的读者。尽管当时家中给他的学习生活费用拮据,但他仍能节衣缩食,宁愿物质生活清苦一点,也要挤出一些钱来,购买少量报刊图书,以解自己学习和精神生活之渴。就这样,使他的思想受到启发,扩大了眼界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他对党的文件和革命报刊图书的钟爱,如同爱护枪支和自己生命一样。战争年代要求轻装时,他宁愿丢弃衣物;千方百计也要把党的文件和革命图书保存下来。1995年,在我向他征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出版展品时,他是个人提供展品较多者之一。其中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21周年,1942年由中央宣传部编印发给个人学习和保存的《党内22个文件》单行本,这些文件和他生死与共、南征北战了53个年头,仍然完好无损的保存到现在。
建国后,他更以逛新旧书店为最大乐趣。尽兴买书、看书、收藏书刊,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
患病十多年来,由于行动不便不能游逛书店,亲自选购图书了,但他对报刊图书仍然是情有独钟。他行动不便,我就当了他的“书刊采购员”。他的爱人和孩子怕他看书、写字多了影响身体健康。他解释说:看书看报,学习写作是他的精神寄托,几十年的习惯成了自然。如果一日不看不写,就象失掉了什么一样的难过。十多年来,他除了学习和写作之外,用左手把所购买和订阅的党史、军史回忆录及自己撰写的史料,归类整理,装订成册。包上书皮,工整地写上书名。两只书架,陈列着他的常用书刊;整齐划一书名醒目,使您看了顿时心旷神怡,立即对主人的爱书精神肃然起敬。
十几年来,王烽午病魔缠身,但总忘不了党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除经常托我帮他购买各种党史、军史资料、革命回忆录。并认真阅读,一丝不苟的批改错别字,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外;还集中精力,顽强拼搏,硬是用左手握笔练习写字,进而撰写整理《中共苏鲁皖边区特委领导下的宿县特支》、《战斗在苏鲁皖边区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抗战时期邳睢铜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怀念李任之同志》、《金婚佳侣六十春》等数十篇,30多万字的革命史料和回忆文章。其中一半以上已先后为安徽、江苏等省有关市、地、县党史资料征研刊物所发表。他说:“这是我17年来的精神寄托和安慰,它使我生活的很充实,很愉快,很有意义,这也是我的历史责任。”1989年他所撰写的《微山湖西的肃托事件》一文,以大量的亲身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追忆和重现了当年微山湖西肃托的经过情况和经验教训。并且获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最难忘的一件事》的征文二等奖。兵器工业部老干部局还评选他为1989、1990、1992、1994、1996年的优秀共产党员。
饱经风雨
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年代,王烽午、陈筠夫妇及两个女儿和我国无数革命人民一样,感受了极大的痛苦,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以1946年到1949年的3年解放战争期间为例,他们一家5口人,曾经经历过“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处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蒋介石却指挥国民党反动军队抢占铁路沿线,大举向苏皖解放区进攻;地主还乡团也回来了,捉拿抗战人员,捕杀共产党人,家属小孩也不放过。1946年内战暴发,当时形势紧急,王烽午、陈筠一家5口分成三帮儿。王烽午只身留在淮北敌后坚持斗争;女儿运秀(12岁)和运英(10岁)在雪枫服务团随黃河大队北撤,从皖东北、经过苏北、山东、到河北故城;陈筠带着刚满1周岁的儿子和平,在华东干校跟随长江大队北撤,从皖东北经苏北、鲁南、胶东,过渤海到辽宁转吉林,将要开始南下时爱子夭折。这一别就是3年,艰苦备至,杳无音信,生死不明,直到1949年渡江战役开始前,一家4口人才团聚。
陈筠同志告诉我,他在北撤的路上,时经3年,行程万里,历尽坎坷,而以从苏北到鲁南的路上最艰苦,偷渡渤海时最危险,在安(丹)东丧子时最伤心。
陈筠他们从泗县北撤,经过淮宝县时,上级决定要把她和另一带小孩的女同志留下来打埋伏,部队继续前进。当她俩知道后,说什么也要跟着部队北撤,在当地政府大力帮助下,连夜乘船赶到运河边,才追上了自己的队伍。其时正值国民党反动军队进犯两淮,炮声隆隆,形势十分危急,而她们大多是老弱、妇女、儿童队伍,没有车辆,也没有武装掩护。经苏北赶奔鲁南,又逢阴雨天,道路泥泞。陈筠又是小脚,还背着孩子,挎着蓝子,赤脚涉水,匆匆赶路,她虽尽力跋涉,但是总是落在队伍后面,等她赶上队伍,人家已经休息好了又要出发了。队伍已宿营了,她才赶到。吃不好休息不好,还要照看孩子;经常吃冷馍喝凉水,有时拉肚子,浑身无力,行军更加困难。就这样硬撑着身子,紧跟队伍,不敢掉队,不能倒下。好不容易总算挪到了鲁南,才得到休息。已经是大冷天,大人、孩子都还没有穿上棉衣裤……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他(她)们大队被迫偷渡渤海去辽南。敌人封锁海上,两次偷渡没成功,第3次才胜利过去。一次她们乘坐小船准备登上大船时,反动派的飞机来了,进行了狂轰滥炸,她们纷纷跳到海里分散隐蔽,海水没胸,陈筠抱着孩子,还拿着东西,由于海水飘浮,她又不识水性,不会游泳,站立不住,眼看就要飘走沉没了,幸亏同队两位同志赶来相助,才免遇难。并在他们大力帮助和照顾下,渡过渤海,顺鸭绿江经辽南解放区,最后到达吉林省通化县境内休整、学习。
1948年10月,解放战争节节胜利,陈筠随队从通化经鸭绿江到达安(丹)东。准备休息几天继续南下,不久儿子和平就会见到爸爸了。就在这时,儿子和平病了。不过是拉肚子,也不是什么严重疾病。但是在战争年代,行军途中,医药困难,更少营养和护理,眼看着孩子拉稀不止,只一天的时间,终因失水过多而死去。儿子在抗日胜利时出生,取名和平;本想在和平环境中成长,但却经历了战争磨难,被战争夺去了幼小的生命,陈筠是多么伤心啊! 3年来陈筠一直背着和平跋山涉水,跨海渡江,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却在胜利南返回来的路上失去了和平。她又怎样向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一直坚持在敌后顽强斗争的孩子
的爸爸,她的亲人和丈夫王烽午同志交待呢?
志同道合,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
1994年,王烽午、陈筠老两口都已80岁,他们是1929年结婚,已经共度65个春秋。他俩都是战争的幸存者,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多次离别,历尽艰辛,备尝痛苦。由于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共产党、毛主席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决拥护,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定胜利坚信不移,所以即便遇到逆境,困难重重、也毫不动摇、坚贞不屈、一往无前、同心同德,迎来了最后胜利。建国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廉洁奉公,在处理家庭生活方面,互敬互爱,取长补短,勤俭持家,教育子女,赡养老人,贯彻始终,真可谓是一对志同道合,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1994年春节期间,来自山西、安徽、北京的儿女媳婿和孙辈31人(尚缺四人)四代同堂为他俩祝贺80寿辰,王老代表两位老寿星在全家祝寿会上讲话,他还即席赋颂七言诗一首:“老俩今年八十岁,结婚六十五春秋,同甘共苦革命路,子孙满堂乐无穷;六对儿女皆孝顺,十四孙辈十成人,三个重孙身体壮,四世同堂庆寿辰。”
王烽午同志的老战友刘玉柱同志(建国前,曾任淮北抗日根据地行署副主任、建国后,任二机部和核工业部副部长),1991年题赠王烽午、陈筠夫妇结婚60周年庆典的一首五言诗写道:
“一对好夫妻,金婚六十春。
原是旧婚姻,革命促同心。
道路多坎坷,离合情益深。
还有美因在,两人品德纯。”
革命战争年代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展示记录着我党领导人民英勇顽强、波澜壮阔的奋斗足迹和历史篇章。今天,放眼我们的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世界的东方真正地站立起来了。努力完成革命先烈未竞的事业,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周岩
(4师分会供稿)
上一篇: 深切怀念王烽午专员
下一篇: 总结经验 继续前进 ——王烽午在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