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间,我从新四军七师随营学校(原抗大十分校,北撤时改为随菅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十九旅政治部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我曾负责徐州与济南之间必经线路沙沟镇宣传站的工作。当时,主要任务是对过往的蒋军复员人员进行形势与政策的宣传。一天下来接待的人员,少时有几个人,多时则有几十个人,宣传效果之好,出乎我们的预料。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正如师宣传部长周新武同志所说:“这是不拿枪的战斗,其作用不可低估。”
沙沟镇宣传站担负的具体任务,主要是对这些人的生活接待、情况介绍、政策宣传等。我们的政策宣传不是集中起来上大课,而是相机地、自然地讲明我党我军的一些政策,特别是针对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国共双方能不能真正和平下去? 回乡就业会不会受到歧视? 现在回乡路途上安全不安全? 家乡生活情况怎样等等。这些复员军人,有的要回到蒋管区,有的要回到解放区,所以对解放区的情况尤其关心。由于还处于战争状态,形势瞬息万变。他们之中,有的离开家乡时间较长,有的离开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我们的宣传,他们一般都很感兴趣,但也有人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回想当时我们的这项工作,在对这些人员的接待过程中,有几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一是,有一位蒋军复员人员,再三要求参加我军。根据当时我党的政策,对蒋军人员不歧视,不虐待,做好回乡生活安置和就业,但不接受其参加我军的要求。因此我们就需要对他做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对他们的思想进步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主要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们还是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为妥。我们这样做,也有力地戳穿了蒋方宣传我方在蒋军复员人员中强拉他们入伍的谎言。二是,过往的蒋方复员人员中有些病号,要求就地医治。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只能根据当地条件,做些就急的处理。三是,在接待过程中,也曾遇到个别人思想僵硬,有意挑衅,说话带刺,专找些麻烦。对于这种人,我们仍然耐心地做工作,做到:不说过头话,不强辞压人,不冷眼对待,仍然是善意相待,以消除误解。
我们的工作象征着一个地区短暂和平的一点曙光,可是好景不长。这期间对蒋军复员人员的接待和宣传工作,是根据当时山东地区我蒋双方在停战协定签字后,达成的一项协议而实施的,我们利用这一时机,对蒋军复员人员做些有长效作用的工作。当年7月,蒋方彻底撕毁协议,对我革命圣地延安大举进犯,全国内战爆发,由此这项针对蒋方人员的复员工作就此停顿了,我们宣传站的牌子也就不宣而撤了。不久,我又踏上新的征程,投入了新的工作。
上一篇: 岁月留痕 ——一个老战士的征战历程
下一篇: 新四军在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