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越剧改革

  • 时间:   2018-12-21      
  • 作者:   钟冶平      
  • 来源:   浙江     
  • 浏览人数:  2119

1941年12月7日拂晓,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了位于珍珠港的美军海空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5月中旬,日军调集了14万兵力,发动了以摧毁坐落浙江、江西两省机场为目的的浙赣战役,二十余万国民党部队实施了抵抗后退却,浙赣沿线相继落入日军之手。

  根据党中央“放手发展敌后武装力量,放手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挽救民族危亡”的指示,鉴于浙赣战役以后浙东地区出现了难得的战略机遇,1942年5月31日,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中共华中局组织部部长曾山,电令时任华中局驻上海闽浙赣皖联络站负责人谭启龙,立即前往浙东主持工作。

  1942年6月下旬,谭启龙等率领名为“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淞沪游击指挥部第五支队”、实为我党掌握的抗日武装100余人从浦东的南汇登船,经过一夜航行,悄悄渡过了杭州湾,于天亮前在慈溪古窑浦登陆。不久,即与在1941年5月后陆续到达浙东的吕炳奎、林达等所率部队会合。7月,新四军军部又派来了以何克希为首的一批军事干部。此后,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军事领导机构,建立了地方抗日民主政权,控制了四明山及三北地区,“史称浙东抗日根据地。”

四明山和嵊县毗邻,主峰金钟山在嵊县境内。浙东抗日根据地所在的嵊县、余姚、上虞、慈溪、鄞县一带,是越剧的流行地区。当时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敌占区之间流动的戏班子,据说艺人达千人之多。在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局势相对安定下来后,浙东区党委提出了“社会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的方针。“社会教育”指对群众的宣传,宣传方式则强调改革、利用民间艺术,尤其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那时越剧在当地仍习惯地称为“的笃班”。当地的老百姓看越剧非常入迷,部队里许多浙东籍的战士也喜爱越剧。

然而这些戏班子演出的,大多是没有经过整理的传统老戏,像《僵尸产子》《杀子报》《红鬃烈马》之类的剧目,含有许多封建、迷信、庸俗甚至是糟粕的成分。当时任浙东行署任勤慈县办事处主任的陈山,曾几次写信向区党委宣传部,认为不能这样放任不管,但又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演,建议利用这种形式为宣传抗战服务。持有这种看法的,还有不少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

1943年7月7日,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余姚陆埠镇的袁马村,召开纪念抗战六周年的群众集会。谭启龙正在发表着讲话,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集会被迫中断。雨后群众集会无法继续进行,可一个当地请来的戏班子的锣鼓一响,无非就是一些传统戏目,马上聚集起了许多老百姓。尽管雨时下时停,他们还是津津有味地在观看。时任浙东行署文教处处长的黄源,那一天因为生病在宿舍里休息。宿舍离会场不到半里路,发生的这一切黄源在楼上看的一清二楚。越剧吸引力之大,群众面之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引起了他的思考。

 黄源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作家,与鲁迅先生有过不浅的交往。他领导下的浙东鲁迅艺术学院,吸收了一批爱好文艺的知识青年,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宣传。能不能运用群众喜爱的“的笃戏”形式反映抗日内容呢?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没有先例的问题。为此浙东行署文教处做出决定,成立社会教育工作队,它的主要任务是以革新“的笃戏”为重点,编演几个较大型、较完整的新剧目,以鼓舞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另外,注意收集整理和改编浙东地区的民歌、时调、说唱和民间舞蹈,以丰富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这个“社教队”由周丹虹(即伊兵)任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高岗(即韩秉三)任队长。不久,四明专署也成立了性质类似的“社教队”,由专署文教科科长商白苇任指导员,胡野擒任队长。

       社会教育工作队的成员,一部分是选拔部队中嵊县、新昌籍的战士,他们爱唱家乡戏,有一定的表演才能。一部分从鲁迅艺术学院学生中抽调。周丹虹是1938年入党的老干部,经过斗争锻炼,又有领导经验,还是文艺行家,他在领导“社教队”后很快打开了局面,工作开展得生气勃勃。周丹虹还潜回老家嵊县开元镇,动员了一批艺人到根据地。竺芳森是越剧男班著名丑角张端方的徒弟,艺名小端方,随男班闯荡上海滩后,曾一度扬名申江。在周丹虹的动员下,他参加了“社教队”,并成为台柱子。周丹虹在嵊县清波中学任教时,商白苇的妹妹商晨昉在该校读书,有艺术表演才能。周丹虹带她也参加了社教队,后来成为根据地受欢迎的好演员。

同时,行署文教处还决定物色一个戏班充实到社教工作队,常年在根据地演出、有较强演员阵容的“高升舞台”进入了考察视野,经过研究决定吸收他们入伍。这个戏班子的艺人受尽反动势力的欺压,吃尽了流浪江湖的苦,看到根据地崭新的气象,他们愿意参加革命。1944年11月,社教队增加了一支职业演员的队伍。

对旧戏班的改造工作是有步骤地进行的。社教队队长高岗和从鲁艺华中分院毕业的王斯苇与艺人们同吃同住,给他们讲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艺人们一肚子苦水,亲身感受到根据地与敌占区、国统区的不同,比较容易接受革命道理。起初他们仍然演出旧戏,经济自负盈亏,干部只给他们讲时事政策。过了一段时间,为了适应他们的演出习惯,给他们编了一个《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幕表戏,以提高艺人们演新戏的激情。等时机成熟时,文教处决定发给他们薪俸,艺人们领实物工资,每人每月120斤米到200多斤米不等。当时根据地财经相当困难,都实行供给制。拿出这样一笔开支,已经颇为可观,艺人们非常感动。后来部分艺人主动提出放弃工资制,改为供给制,表示要做革命队伍的主人。这支艺人队伍,在根据地抗日宣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日常演出之外,他们还担负着群众工作。浙东有一支土匪武装投奔抗日根据地,他们的家属组成了一个戏班子,艺人们就前去辅导。上海有一个女子戏班路过根据地,他们就去做招待工作,用自己的经历宣传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的战绩。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艺人们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一个叫金桂芳的越剧艺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越剧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

1943年秋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传到了四明山,浙东根据地掀起学习热潮,开展了整风运动。社教队同志们学习了讲话后,更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改革越剧的决心。他们以梁弄为中心,足迹遍及根据地的每个角落。庙会期间他们彻夜演出,根据地每成立一个群众组织,或者开庆功大会,都要请社教队演出。下部队和去后方医院慰问战士和伤病员,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作空气是自由的,只要是宣传抗日,什么题材都能写,都能演。譬如周丹虹的《义薄云天》,就是根据鄞江区区委书记李敏烈士的事迹编写的。李敏在第二次反顽自卫战斗中不幸被捕,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周丹虹与李敏相识,他听到李敏牺牲的消息后,怀着炽烈的激情写出了这个戏。陈山创作的《英烈缘》,取材于俞菊生烈士夫妇的事迹。陈山与烈士也是老朋友,写作时无限深情凝聚笔端。周丹虹创作的《血钟记》《桥头烽火》《大义灭亲》《龙溪风云》,陈山写的《红灯记》,不知名作者写的《回头是岸》等,是越剧第一批反映人民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洋溢着革命的激情,主人公是觉醒了的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员。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戏曲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

除了现代戏之外,社教队还演出了由高岗任编剧的历史戏《风波亭》,改编早期传统剧目中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如《双看相》,改成一个伪军与一个国民党士兵相互看相,相互挖苦。《过关》改成揭露国民党滥设关卡,鱼肉百姓的故事。此外,一些健康的传统剧目如《箍桶记》《梁祝哀史》《碧玉簪》《宝莲灯》等仍然演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由于剧目多是现代题材,加上女演员不多,因此大胆地实行了男女合演。在越剧已成女班一统天下时,男女合演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文艺工作者还从话剧中吸收营养,照顾到群众看戏习惯和戏曲特点,创造了“幕间戏”的方式,舞台上设二道幕或多道幕,使戏的各场连贯起来,群众看戏时不必等闭幕开幕。人物出场,往往采用传统惯用的“上场引子”“定场诗”,但语言通俗生动,富有泥土气息,群众一听就懂,感到十分亲切。

  在音乐唱腔方面,由于缺少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而且处在战争环境中,每个戏从写作到排演很仓促,但仍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女子越剧唱腔抒情优美是它的长处,缺少激昂豪壮的气势则是它的短处。社教队在排新戏时,从绍兴大班的武林戏中吸收了部分曲调,还吸收了一些民歌小调,及男班早期比较质朴的音调。在表达革命激情时,常插入革命歌曲。反映烈士牺牲时,用了悲壮的《国际歌》。《桥头烽火》中建筑机场的场面,群众合唱聂耳的《码头工人歌》,有的戏还采用过雄浑豪迈的苏联歌曲《祖国颂》。这些尝试尽管在今天看来未必都得当,但当时能为观众们接受,对解放后越剧演出现代戏也有一定的启示。

  社教队演出的越剧新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甬江旁,社教队请从宁波开出的轮船旅客上岸,免费招待他们看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四明山有不少尼姑庵,有些小尼姑看了社教队的戏后,燃烧起追求新生活的希望,竟然离开佛门,要求参加抗日工作。美国空军飞行员托勒特上尉,驾机在上海被日军击中后跳伞,被浙东游击纵队浦东支队营救,后送到四明山根据地中心梁弄。他居然也能看懂社教队演出的一些戏,临走时对我军表示友好的感情。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我国军民在各战场转入大反攻。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浙东行署于1945年6月将“社教队”改编为“鲁迅文工团”,由黄源兼任团长,高岗任副团长,周丹虹负责党务工作,全团仍以演出“的笃戏”为重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毛主席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根据国共两党商定,我党及军队撤离在南方的八个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也在其中。“鲁迅文工团”被撤销,老年艺人和女艺人因不适宜于行军作战,一律动员回乡,年轻力壮的艺人转入了战斗编制。

当北撤部队到达山东泰安时,原“鲁迅文工团”的学员演出了由陈山编剧、朱一松导演、俞曙、裘君玉主演的小戏《北撤余音》。这个小戏描写了一个战士开小差回到家乡,不料受到反动派的疯狂迫害,最后猛然醒悟,又去追赶部队的故事,反映了浙江籍战士的现实思想,对稳定部队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纵队司令员叶飞给予了口头表扬,纵队政治部奖励鸡蛋100只。这个小戏后来在华东野战军文艺调演中,荣获二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黄源担任华东文化部副部长,伊兵担任戏剧改革处副处长,陈山也担任了文艺方面的负责工作。他们熟悉越剧,又有四明山越剧改革的经验,在与上海、浙江越剧界人士携手进行戏曲改革时,既是政治领导,又是艺术内行。20世纪50年代是越剧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批有国内外影响的好戏,其中就包含着他们巨大的心血。

 

                                   钟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