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我参加了莱芜战役

  • 时间:   2025-04-02      
  • 作者:   钱志铭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     
  • 浏览人数:  11

鲁南大捷后,我军虚张声势,说是宁死也要保卫临沂,坚决与敌决战。这样一来,蒋军在临沂的南边布下了重兵,与我军摆开了“决战的架势”,与此同时,北线的李仙洲集团也开始孤军南下,进入莱芜、新泰一线,妄图南北夹击我军。

陈毅依照中央军委指示,决定放弃临沂,先打莱芜。为了迷惑敌人,我军只留下二纵、三纵和少数地方武装修筑工事,一、四、六、七纵队等主力部队则迅速隐蔽北上。

我们一纵接到命令后,经过短暂准备,随十几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浩浩荡荡形成一股铁流,越过沂蒙山区,背着武器弹药、干粮,冒着风雪严寒兼程疾跑,有时为了不让敌机发现,晴天进庄休息,黑夜急速行军,那时人马、小车队有多宽,路就有多宽,满山遍野十分拥挤。有时为了给民小车队让路,我们就在路两旁爬山越岭,踏雪破冰前进。一些不明真相的战士就发牢骚说:“放着敌人不打,天天向北跑干什么?”我们跑了7、8天到达莱芜地区集结。

原先大批粮草都储备在临沂城周围,如今战场突然北移,人还可以背点干粮,但军马没有草料吃,我们这次转移又是冬天,连日负重赶路的军马,尤其是拉炮车的军马,都饿得跑不动了。正当我们炮团发愁的时候,沂蒙山区的老乡们就主动把自己房顶上的茅草揭下来,挑拣好草送给我们喂马。

叶飞司令员看到后,不忍心地说:“这样冰天雪地的寒冬,叫老百姓到那里去住呢?”立即派人下去劝阻,但老乡们说:“不碍事,等你们打了胜仗明年开春我们再盖新房庆贺。”叶飞为此感激万分,在教育部队时他说:“山东人民太好了,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全力支援,这个仗是无法打的,人民的深情厚意我们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我军北移之际,南线之敌于2月15日占领了临沂,却不见我们华野的一兵一卒,主力部队也不知去向了。敌台却广播:共军已无力再战了!不料我华野五个纵队主力均已部署好了震惊中外的莱芜战役。根据敌情的变化,最终的作战安排是:我们一纵和八纵攻打莱芜,四纵攻打颜庄,七纵切断敌四十六军与七十三军的联系,六纵攻打吐丝口镇,九纵控制博山以南。到19日晚,我一纵到达莱芜城西南羊流店、蒲洼地区,我们炮兵团到达了莱芜城西、方下镇南一带待命,承担起于第二天炮轰莱芜城及其外围之敌的任务。

2月20日,22时发起攻击。23时,一师攻占莱芜城北之400高地和矿山、小洼地域;二师攻占城东之吴家花园、戴家花园、大桥庄等地;三师攻占城西大、小曹村及城南马湾崖、曹家庄地域。一纵对莱芜已构成三面包围之势。我纵各师攻占了莱芜城外围诸多要点,我炮兵团随时调整炮击的目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防止敌人炮轰我炮兵阵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八纵、九纵在当天下午已在和庄险要地段,伏击全歼敌77师;我6纵包围了吐丝口敌新编第36师,切断了敌人的退路。我纵二团扼守莱芜城北2公里处抢占了400高地,成为敌军反击的重点,战斗非常激烈。该团八连连续击退十倍于己的敌军反复冲击,激战8小时,阵地屹立未动。22日晚敌军部署23日上午由空军支援掩护全力向北突围。23日拂晓,我军按华野司令部部署调整,于莱芜以北至土丝口预设口袋形阵地,只待李仙洲集团进入大网。上午10时,敌左路73军沿西大路进至莱芜以北张家洼地带,遭到我军3师火力侧击,敌顿时混乱不堪,向东侧挤去;46军韩练成军长突然失踪,致使全军乱成一团;他们沿东路进至莱芜以北仅7公里处,被我6纵队阻击。12时敌后尾全部撤出莱芜,我4纵随即占领该城。至此,敌前头被阻,后面被堵,蜂拥北窜,人马相踏,混乱不堪。我5个纵队集中炮火轰击其密集队形,敌军伤亡较大,我军乘机多路猛插敌群,敌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兵败如山倒,十多架敌机在空中亦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地面部队被全军覆没。23日下午5时许,莱芜战役胜利结束,全歼敌军一个指挥部、二个整编军、七个师共5万6千人,活捉了山东第二绥靖战区副司令员李仙洲和正副师长12名,缴获了各种大炮350门和大批武器弹药,还击落了敌机4架,这是我华东战场上的一次空前大胜利。此次战役我军伤亡8000人。

我军仅用三天时间就把莱芜的5万多国民党军队歼灭,并活捉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骂道:“5万多人,不知不觉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呀!”

莱芜战役成为我军运动歼灭战的典范。此战之后不久,大概是在4、5月间,我调入炮兵团政治处当政治统计干事,每月都得去所属的营、连了解、统计战斗成果和人员变化情况,月底骑马去纵队组织部(向周士标同志)呈报全团政治统计报表,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我也不避枪林弹雨,按时完成任务。

 

           浙东分会  钱志铭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