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这一生,自认为为民族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党和人民做了一点儿有益的事儿,也立了不少功,但22岁那一年,我第一次记小功,印象特别的清楚。
1947年1月20日,鲁南战役胜利结束后,我纵队改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旅改为师。我们一纵三旅的教导营扩编为一纵的教导团;还成立了炮兵团。
这年的1月下旬,我以教导团模范学员的称号毕业,被分配去炮兵团工兵连当文化教员。那时我政治热情很高,但“老虎啃天不知从何下口”,加上天天行军打仗,既没有黑板又没有粉笔,真不知怎样上课。一天早晨,连长贺化铨在树林里把部队集合起来,把事先向老百姓借来的一块门板靠在树干上,十分和善地对我说:“文化教员,你来得正好呀。你看咱们许多战士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太需要学习文化了,我代表同志们欢迎你。”当时部队已由值星排长整理好,个个枪靠右肩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听连长一说,立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顿时不知所措,向战士们行了个军礼,微笑着表示感谢,可脸上是火辣辣的。因为我只是一个初中生,没有多少“本钱”。正当我不知所措时,连长就地拣起一块土圪垃在门板上写了一个“贺”字,说:“我姓贺,恭贺新禧的贺,也叫加贝贺,下面请文化教员给你们上文化课。”我茅塞顿开,也迅速拣起一块土圪垃,在门板上写了一个“钱”字,并说:“我姓钱,是金钱的钱,大家没有钱可以找我。”逗得大家轰堂大笑。我又说:“在旧社会是有钱能买鬼推磨,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可见钱是个宝。”正当战士们凝神静听之际,我突然发问大家:“为什么我们工人农民没有钱?工人整天干活累得腰酸腿痛,却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农民兄弟辛苦一年却吃不饱肚子,这是为什么?”我稍作停顿,接着说:“就是因为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共产党、解放军就是领导工农民众起来闹革命、搞土改、求解放的。”课间休息时,战士们就在地上用草棍子比划着学习写字,不断有人问我他的名字怎么写,我都一一作答,就这样我既教识字,传授文化知识,又向他们进行了阶级教育,是文化课又是政治课,打响了“第一炮”。不仅战士们喜听,还获得连长、指导员的好评。
从此在领导的支持下,我见缝插针地给战士们上文化课,学唱革命歌曲,讲时事政治等,既锻炼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又不断地为活跃部队提高战斗力作出了应有的努力,还学会了作些群众工作。
记得在郯城往李家庄去的路上,我工兵连有架桥的紧急任务,河约20米宽,两边已结成厚冰,但中间还有5、6米的水面,水深齐腰,如果没有桥,大炮根本过不去。连长组织一部分战士去砍树并亲自率领班排长分头下水打桩,我带领几个战士进村找村干部(新解放区)求援,召集乡亲们开个动员会,讲明我们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打老蒋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要解放全中国。眼前我们炮兵部队要架桥过河,恳请老乡们帮忙。
会后几个村干部带头摘下自己的门板,有的还砍下自己的树送到河边,乡亲们看到战士们穿的单衣在寒冷刺骨的冰水中打桩,衣服湿了立即结成冰,都对战士们的吃苦精神赞叹不已。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不少青年奋不顾身也跳进水里帮助架桥。桥桩打好了,但没有铁丝和绳子,这可急坏了大家,我又动员乡亲们回去找绳子,不久就有老乡送来了一些拉牲口用的绳子,有的妇女把纳鞋底用的麻绳都送来了。我们用麻绳和柳条扭在一起当绳索,最后终于及时的完成了架桥任务。
事后,连长给我请功,记小功一次;指导员也宣布:缩短我半年的入党候补期。
这,对我这个渴望建立功勋的新党员来说,是多么大的激励和鼓舞啊!
浙东分会 钱志铭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