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60师“75.8”中原抗洪琐记

  • 时间:   2023-08-05      
  • 作者:   王晓兵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     
  • 浏览人数:  2303

19757月中旬,20军全军车运进驻河南原1军营地。军部驻开封。58师驻许昌。59师驻商丘。60师驻信阳明港。河南对于20军而言,不算陌生。解放战争时华野1纵在鲁豫皖区域反复征战,与河南人民有深厚感情。

初到明港,60师部队忙于安顿。与金华那稍分散的营区不同,原13师的营房集中连片,各团与师部紧挨在一起,全师一个大围墙。营门朝南,师部在前,师直和各步兵团依次排列,炮团在西面。隔了围墙和一座小山坡,就是坦克11师的地界了。

8月上旬,河南连降几天暴雨,当地人说这雨不多见。确实,下到最大时,我正在防化连,与所在的师教导队仅为前后营房三十米远的距离,硬是跑不过去。那雨点有小鸡蛋大(不是冰雹!)降下来的速度极快,砸在脑袋上和石子儿一样疼。

等雨稍小,全教导队人马乘车去位于确山境内的山水库附近看地形,住进一处生产队的仓房。雨越下越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半夜,全队惊醒,听到巨响,我感觉是类似新安江水坝泄洪时的那种轰隆声,但比那响得多。天亮雨小了,我们发现洪水从山水库的大坝溢出,大坝下游的河道被洪水切割,露出了基岩,模样狰狞。下游还看到冲毁的公路,被卷走翻倒的车辆。队长也顾不上看地形了,命令全体上车回营。时为197588日。

回到明港营区,营区基本空了,全师除了已经撒出去野外驻训的部(分)队,已经全体出动赶赴灾区。这时我们这车人才知道不只山水库垮了,最关键的板桥水库整体垮塌,几亿立方的水量瞬间吞没了下游村镇,冲毁了西平、遂平县城,酿成巨祸。洪灾还在扩大,淮河大堤本来是用来挡水的,现在成了阻水的。灾区水位不降,灾民水深火无,急需救援。

60师由师长毛张苗率领奔赴驻马店地区。临行前布置教导队返营后留守营区,协助救灾的后方工作,原定教学准备工作暂停。这样我们就成为60师师直唯一没有直接参加抗洪救灾的建制单位。我们成了信息中心,各路信息及时传来,在这里汇综。再送到该去的地方。

我了解到毛师长率部队乘车出发往灾区赶时,起初还能行车,再往前时水淹过路基,不多久水已淹没轮胎,无法再行。随即大批灾民涌来,形状不堪,几乎全裸。原来当地人有裸睡习惯,洪水瞬间冲到,屋倒房塌,根本来不及穿衣。未冲走已是幸运,何论衣裤。毛师长当即命令部队下车涉水前进,所有干部战士除身上已穿着的衣裤,全部留给现场灾民。灾民哭声震天。感谢菩萨兵。60师赶到驻马店地区,师部成为河南省抗洪救灾指挥部驻马店分指挥部,全师全力救灾。

近年《中国天气网》披露了当年灾情一些细节,题为《75·8,驻马店人30年不醒的噩梦》。说到:“197588日凌晨,因台风北上引发特大暴雨使板桥水库发生垮坝,驻马店几乎所有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无论是垮坝水库的数目,还是死难者的人数,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的同类事件。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洪水成了人类的墓穴。”

75·8灾难的见证者和幸存者说;“老百姓都说是倾盆大雨,我说比倾盆大雨要大的多,是倾缸大雨。”(原河南省驻马店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 孔繁斌)

“就这样往上看,那是啥东西那么高,洪水真像个山头一样一下扑过来了。我那时候一直在水里,当时已经10几岁了,下身整个光着,一丝不挂。抓住一棵树,就我一个女的,其他都是男的,也不好意思向上爬。后来,还是树上的人说,这时候别讲究那么多了,保命要紧,我才爬上去。”(幸存者 王秀娟)

“在下雨之前,我从板桥水库边经过,看到库容太满了。也想了一下,要是下大雨,溢洪了怎么办?灾难发生后,在我们村里面,死亡率占51%。”(幸存者 陈新广)

据当时的影像资料记载,在灾难发生后,前去了解灾情的调查小组成员在灾区看到的这样的景象:大水肆虐的灾区,人和牲畜的尸体随处可见。尸体在烈日下腐烂,一层可怕的烟雾便升腾而起。板桥水库管理局院内,一颗两人合抱的大树被冲出近20公里,水库下游2公里三千多人口的板桥镇荡然无存。14个公社133个大队的土地遭到了刮地三尺的冲击,黑土全部被刮走,令人毛骨悚然的黄色望不到边际,在灾区的火车站,可怕的情景令人难以置信,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9个火车头和1180节车厢被冲坏,40多公里的铁轨被掀翻并被扭曲成麻花状。

灾害成因和详情请各位查阅《中国天气网》的这篇系列报道文章。这比我当时收集的信息权威。

有资料说,板桥水库管理局曾三次向河南省委和省革委发出特特急告急电,并紧急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但不及回复,水库已经开始决口。

8日凌晨130分,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铺天盖地向下游冲去。仅仅6个小时,板桥水库就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至遂平县境内时,水面宽10公里,水头高3-7米。昔日人欢马叫的遂平县城,顷刻之间一片汪洋。 沉睡在梦乡中的人们,在浑然不觉中变成沉溺水底的冤魂。洪水呼啸着向下游奔去,所到之处,水库垮坝,堤塘决口。决口的洪水与上游来水合二为一,汇合成更大更猛的洪水一路狂奔,铺天盖地的淹没了下游的城镇和乡村。

后来统计,整个驻马店地区96%的面积受灾,许多地方一片汪洋,平均水深3-7米,300多万人口被围困在洪水中。直至此时,驻守在板桥水库的34450部队才接到命令动用炸药炸开刘埠口小洪河左堤、洪口(大洪河和分洪道之间的口地)圈堤及河上阻水堤坝分洪,但为时已晚!

几天之内,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9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 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 101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洪水直接致10多万群众死亡。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 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我在这里只谈我当时知道的60师的情况。

60师部队的数千人马分布在驻马店地区各水毁工程、危急地段和淮河大堤,一开始以救人抢险为主,接下来以加固险坝与破障排水为主,再后来以救助灾民、维护灾区秩序为主。而贯穿全程的,是清理、掩埋人畜尸体,预防大疫。

60师初到中原,尚在适应时期。紧急开进,涉水救灾,没有任何救生器材设备,只是到后来才有部分空投橡皮艇。洪水中救人难度极大,危机四伏。亏得60师在南方年年进行游泳和武装泅渡训练,干部战士识水性,奋勇救人,使大批灾民免遭没顶。当时就有灾民合掌称颂,说新来的解放军不但是菩萨兵,还是水龙王派来的,个个会水。原来的兵(指1军部队)是火龙,河南连年闹旱灾。这不,火龙一调走就下大雨发大水。水龙王一看不好,就派这些水龙兵救俺们来咧!这话真的有依据,我们在山水库见到的远处那翻倒的卡车,其实有些还连着大口径火炮。炮2师有一个营在那儿野外驻训,突遭洪水,不及转移,车炮人全被卷走,大多干部战士不会水,损失惨重。

宿鸭湖水库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西7公里的汝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4640平方公里,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湖,扣除上游薄山水库控制面积,区间面积4160平方公里。19582月开工,7月初建成。水库的刘大桥引洪道扩宽工程196912月开工,19757月刚完成。8月就发生特大洪水,工程又遭到严重破坏。水库险情频发,局部坝段发生塌坡、坝身土沸、裂缝渗水。而且坝上堤上挤满逃生的灾民。抢修宿鸭湖水库刻不容缓。兴许因为180团在丹阳湖农场维护过大堤,在湖州修建过混凝土被覆工程,全团被使用在宿鸭湖水库抢险和修建临时渡汛工程。经180团全团干战努力奋斗,从中央防总到当地灾民最担心的宿鸭湖水库溃坝问题得以避免。要知道19758月,宿鸭湖水库总入库洪水量达19.6亿立方米,最大库容12.61亿立方米,是两个板桥水库破坝时的库容量,若发生破坝溃堤,不但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灾受损,已经经历灾难的灾民,还要二次遭难,不堪想象。

178团在战争年代擅长机动作战,一江山岛又勇猛攻坚,这次主要担负机动抢险,哪儿有险去哪儿。中央防总鉴于洪水不退,大批群众仍在水中,急令炸开淮河大堤往安徽境内泄洪排水。178团工兵排和2机连承担此项任务。淮河两岸同时进行爆破工程,对岸由安徽省军区工兵部队负责,河南这边由178团负责。对岸在淮河大堤开挖壕沟埋上成吨炸药实施爆破,费工费力费时还费炸药。178团采用挖梅花桩方法深层装药爆破,省工省力省时还省炸药,工效是对岸数倍。中央防总干脆把淮河两岸大堤的炸坝任务,都指定178团执行。178团的战士乘坐武汉军区空军派出的直升机,蜻蜓似地飞行在淮河两岸,这儿点一下,炸了,那儿点一下,又炸了。这步兵团的兵干工兵的活,硬是气死羡死工兵部队。

成百上千万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活下来后,吃饭就是头等大事。那时没有现在的方便面、压缩饼干,连馍都来不及做。信阳、洛阳等灾轻地方的老百姓家家生火,户户冒烟,有手艺的摊煎饼,手艺差的摊大饼,再没手艺的烤面团。烤熟了就装进麻袋送到集中点,再领上面粉回家烤第二轮。煎饼大饼面团被装上直升机往大堤上送,一开始机降卸下再行分发,后来有灾民开始哄抢干粮,不等直升机停下就蜂涌而上,险况连连。于是不再机降,改为悬停,战士们将干粮麻袋一包包抛下堤面,下面灾民不顾被砸中的危险,看看扔完了,一涌而上。178团把该炸的大堤炸完了,对直升机性能也熟透了,干脆就让178团继续乘直升机负责空投。李新店机场的飞行起降密度,最高峰时达到三分钟一架。空投到最后,战士们连抬起麻袋扔下去的力气都使完了,只好坐在机舱门口或空投口,用脚将麻袋踹下飞机。他们应该是我军最早的陆军航空兵部队。

灾民要吃更要喝。八月的天气,野外的环境,堤面上没一处树荫,没水喝咋行?不是有漫到脚边的满世界的大水吗?那还能喝?污染了,人畜尸体浸泡几天了,你敢喝?于是各连的卫生员各管一段,给灾民分发净水片、消毒剂。那些水桶脸盆饭碗水杯都是救灾部队分发的,还要提醒灾民清洁保管。尽管拥挤不堪,还是要挖野战厕所,防止粪便污染。后患最严重的问题是人畜尸体的掩埋处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孟良崮之战后当地发生了瘟疫,那还是局部范围的。这次是多大的范围?

1803连单独执行勤务多年,先是军农种田,再是工程施工,然后在衢州机场执勤,军训较少,水性较弱,连队刚归建。但3连有一项优势:使农具的活,比他人强。于是3连被确定为掩埋与消毒分队。无数的人畜尸体被洪水冲刷到下游,汇集到宿鸭湖水库堤坝被阻,堆集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粉红色的厚厚一层。具体的掩埋细节我不说了。只告诉你吧,到最后那些尸体连单独用草包一裹就地安葬的待遇都没法有了,更不用说一开始还能每人一只麻袋单独下葬。最后那些尸体已高度腐败,抬手手断,抬腿腿掉,一锹土上去噗的一声肚子的腐水冲上半空。只好就地盖上草包堆土掩埋。部队撤离前调来挖掘机推土机,将这些浅埋腐尸重新深埋。防化连负责大范围消毒洗消。3连打下手。

3连全连干部战士无一例外患过三种疾病:一是红眼睛,肿痛流脓;二是拉肚子,腹泻呕吐;三是烂腿裆,血肉模糊。

摘录几则1801连和3连指战员的回忆:

“八月八日晚上,瓢泼大雨,我们连队在饭堂开会,解散后回班排水已膝盖深。第二天看到天上有直升机飞来飞去。后天听说发大洪水了,几个水库坝倒了,老百姓受灾了,部队接到命令抗洪救灾。出发时好象晚上,我们连队在齐腰深的水里探索前进,走了大半个晚上,又累又饿。”

“八月十日,我们三连从驻马店不到的集结地出发时已是傍晚。官兵们冒着瓢泼大雨,踏着泥泞,不当回事的急行军。到后半夜,许多战士是一边打嗑睡一边行军的。天亮后,途中见到的灾情让官兵的心情沉重万分。京广铁路的铁轨扭成麻花状;火车车头被洪水冲得离开铁路有二百多米远;远处宿鸭湖湖面飘蕩着好多被洪水冲断脱离列车的油筒及其他杂物。到达宿鸭湖大坝我们连巳是上午八点左右,官兵们顾不得吃早餐就投入了加固大坝的工作。中午饭由于炊事班一时办不到做饭的干柴火,因此中饭是分散在附近当地老百姓家里吃。当地百姓虽然房子未冲走,可庄稼已是颗粒无收。连长指导员指示各班把我们所带的米袋分一半给当地老乡,并且中午饭每人付给老乡家2角钱,做到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记得,我们是十号晚上走在宿鸭湖大坝上,整整走了一个晚上,天亮时才开始搭帐篷,筑堤坝,然后帮灾民收庄稼等重建家园工作。后来回到驻马店装煤炭等物资运往灾区,一个多月与家里中断联系,急得家里接连发了二份电报。”

    抗洪一结束,60师班师回营,立即投入军训和营区建设,也没有组织抗洪行动总结,该干啥干啥去了。事后得知,除了师工兵营舟桥连荣获一等功外,全师参加抗洪的数十个建制连队,没一个参加评功受奖。为啥?没评也没报呗!在60师干部战士的潜意识里,抗洪这些事儿都不是事儿。全师没有牺牲一人,齐装出发,满员归营,这就行了。上级让报功,就拣一个舟桥连上报就行。不象有些部队,宿营地选择不当,洪水突发,炮毁人亡,自救不暇。总结时反倒立功受奖。

75.8”洪水之后20多年,1998年长江大洪水,60师是济南军区第一支奉命参加抗洪的部队,全师被拉上长江大堤抗洪救灾,中央军委给60师记集体二等功。我想,这也是继承了当年60师前辈的光荣传统的结果。

 

     浙东分会 王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