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四军老战士鲁冰诞辰一百周年。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秘书、司令部办公室主任。
回顾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屡进军旅,两次打入敌内侦察军情;他亲身经历新四军军歌创作全过程;他血染沙场,身中6弹,却奇迹般地捡回性命;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生死考验,在战火纷飞的革命熔炉里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军级干部……
一
鲁冰是我的亲叔叔,原名梁仪,出生于温岭县太平镇北门街(现温岭市太平街道北门街)。1921年农历正月半,他生于一个进步的城市贫民家庭。
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以教书为业,兼做其他,爱读书,手不释卷,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诲人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践行。然而,微薄的薪金难以养活全家老小,幸亏我祖母是远近闻名的刺绣好手,常以针线活增添收入,让一家人勉强糊口。大革命时期,她曾为地下党站岗放哨送情报。抗日战争的时候,她还担任过中共台州特委联络站负责人。
梁仪的大哥是大革命时期台州早期的共产党员,温岭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二哥也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梁仪从小就立志要有一番作为。后来,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
梁仪15岁考入温岭新闻报社当练习生,参加了进步青年读书会,学习了印刷技术和许多政治文化知识。
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温岭与全国各地一样,在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指引下,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梁仪率先参加由叶亮、梁辉南、李先导、赵任等一批老共产党员发起组织的抗日救亡团体——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并在其中担任宣传股长。
“青战团”的主要任务是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激发人民大众的怒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汉奸、走狗、卖国贼,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当时的宣传非常活跃,“以血肉保卫民族”的大标语及墙报漫画遍布全县大街小巷,抗日救亡的歌曲、戏剧到处演唱,让闭塞的温岭民众感受到抗日的气氛。
“青战团”的成立及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宣传,充分显示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抗日救亡团体,是推进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力量,亦是国统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缩影。
1938年6月,梁仪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温岭县“政工队”建立党组织,梁仪出任支部书记。
正当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时,国民党反动派接纳了日寇“诱降”政策,不择手段地打击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2月,国民党温岭县党部奉浙江省执行委员会指令,下令解散“青战团”。
为要求当局收回成命,“青战团”团员和进步青年700余人,于1939年元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的斗争。他们在圣庙里由王之景(王槐秋)作请愿斗争动员后,高唱抗日歌曲,高呼抗议口号,上街游行示威。
梁仪、王绍华、王国梁扛着“青战团”团旗和“抗议非法解散青战团请愿”横幅,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还一路散发《抗议非法解散“青战团”告全县同胞书》,所有参加游行者每人各执一面标语旗,声势空前,沿城区主要街道直达县政府,要求当局收回成命,沿途群众挤满街头,表示支持。
游行队伍到达县政府大门口时,遭国民党军警刺刀的阻拦,还要收缴“青战团”团旗及横幅,游行队伍随即高呼“我们要爱国”“我们要抗日”“还我青战团”“士兵们,枪口要对外”“打倒汉奸卖国贼……”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梁仪、王绍华、王国梁为护旗与国民党军警发生冲突,被强拉进衙内拘禁了三个小时。时任县长李元怕发生流血事件,同意“青战团”派代表谈判。由于国民党反动派调兵镇压,谈判无结果,请愿斗争失败。
三
鉴于梁仪等人在斗争中暴露了身份,为保护他们的安全和保存骨干力量,温岭县委经特委同意,介绍梁仪、王绍华、王国梁、郑放宇、金源祥五人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受训。
由梁仪带队,他们持特委秘密介绍信,于1939年1月3日离开家乡,一路辗转,绕过国民党层层封锁,于18日到达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被分配到教导总队,编入入伍生二队受训。
一个月后,军部专为培养政治、文化工作者的文化队招生,梁仪和王绍华同时被录取。
文化队人才荟萃,队长何士德是音乐家,副队长邵惟是戏剧家。文化队开设的主要课目有音乐、戏剧、美术、写作,兼修政治和军事。
梁仪在文化队里表现突出,任支部委员兼宣传组长、二班班长。在文化队受训半年,梁仪的政治理念和人生观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他还经历了《新四军军歌》创作的全过程。1939年3月,在欢迎周恩来副主席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巡视的晚会上,陈毅支队长用法语唱了支《马赛曲》后,对周边的同志说:“如果我们也有支军歌,那该多好啊!”周恩来说:“你是诗人,对我军的历史又非常了解,那就请你先写个初稿吧!”陈毅欣然接受。
之后,文化队组织军歌创作班子,以陈毅在《抗战》上发表的诗作《十年》为基础,集体进行再创作。谱曲任务就落在了何士德的肩上。当时没有钢琴等乐器,只有一把口琴作伴奏,全靠文化队学员的歌喉,一边试唱,一边修改,经过不懈的努力,由集体作词、陈毅执笔、何士德谱曲的《新四军军歌》终于创作完成。
193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8周年纪念日,文化队领导决定,以新创作的军歌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
这天上午,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首长来审听军歌,文化队七八十人集中在陈家大院,随着何队长的指挥棒一挥,“光荣北伐,武昌城下………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威武雄壮的歌声,激昂慷慨,像千百万新四军将士在冲锋陷阵,气壮山河。
唱完这首歌后,首长们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新四军军歌》正式批准通过。陈家大院一片欢腾,掌声如雷鸣,经久不息。
此时,日寇12架飞机窜进云岭中村一带轰炸,硝烟弥漫,弹痕累累,部队和当地百姓都有伤亡。《新四军军歌》在炮火纷飞中诞生。
四
1939年秋,梁仪文化队结业,被分配到新四军繁昌支队政治部宣教科任科员,负责教唱军歌和主编《前哨》报,并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繁昌战斗。
1940年初,第四次繁昌战斗刚结束,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交给梁仪一项新任务——利用与梁仲道的兄弟关系,潜入国民党炮兵14团侦察军情。
当时,国民党第三战区突然调入几个师和5个机械化炮兵团,增兵皖南,扬言向日军反攻,要新四军配合作战。为摸清底细,军领导决定派梁仪前去搜集情报。
梁仪即以新四军中尉副官的名义,换上国民党军服,到屯溪找到哥哥梁仲道。
梁仲道在大革命时期受大哥影响于1926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因“四一二”事变,国民党清党,在白色恐怖形势下,根据组织决定,外出隐蔽。抗战爆发后,一因对日寇暴行的痛恨,二因寻找组织未果,三因生计,经人介绍参加了国民党军,凭一手好字,当上炮兵14团书记官。
兄弟俩几天接触下来,梁仪了解到二哥没有加入国民党,“身在曹营心在汉”。梁仲道对小弟突然来访的目的也能推测一二,于是利用自己负责14团公务联络之便,帮助梁仪搜集所需情报,梁仪随即将得到的情报向军部汇报。
1940年5月,梁仪获悉,金华火车站欲设置伤兵之友社招待所,向领导汇报后,除奸部汤光恢副部长很感兴趣,经请示项英、李一氓决定再派梁仪打入敌内,并对梁仪进行了半个月的通讯、联络和侦察技术的培训,将其易名为鲁冰(以后一直沿用)。
鲁冰离开云岭,踏上了第二次打入敌内隐蔽工作的征程。
鲁冰到达金华后,利用关系顺利进入伤兵之友社,当上了招待所干事。
鲁冰在招待所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竭尽智慧,渐渐站稳了脚跟。正当部队首长指示“继续深造”,积极向敌人内部渗透的时候,伤兵之友社因为经费问题即将停办,鲁冰将被调到江西玉山浙赣铁路局。
此时,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鲁冰无法回到部队。他毅然决定回乡寻找组织,一路跋涉,终于在白峰桥乡公所与地下党接上关系,隐蔽在仙居、黄岩、临海一带开展地下工作。
五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党委正式成立。秋,浙东区党委指示温、台两地,凡暴露身份的干部难以坚持继续工作的,尽量转移到根据地来。时任台州临海联络员的鲁冰,立即将这个指示精神通知黄岩和乐清的地下党员,同时告诉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里的林尧、吴瑛、应钧、郏国森等同志,大部分党员干部撤离后,在监狱的各自灵活应变。接着,他负责安排撤离事宜,先送特委书记刘清杨上四明山,再送特委联络员王槐秋上四明山。1942年12月,鲁冰携王克明、朱想霞、盛里予上了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
鲁冰到四明山后,参加了攻打梁弄的战斗、奉化北溪自卫反击战和攻打东西岙蜻蜓岗的战斗。
1944年春,鲁冰调任五支队八中队政治指导员。4月的一天,敌人以5个突击营3000余人为主力,纠合浙江保安2个团,挺进第四第五纵队,以及当地一些土著部队,四处骚扰,一起围攻留守在四明山的新四军部队。
当时,鲁冰的八中队只有100来人,坚持在茶坑山顶阻击敌人。他们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激烈战斗了3个多小时,击退全英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的三次进攻。
夕阳落山时,敌人突然又从鲁冰阵地的左侧发起进攻,向八中队包抄过来,轻重机枪齐发,弹雨如流。鲁冰不幸中弹6颗,左肩、右腿、左胸各中2颗,腿上的伤口比手掌还大,两根肋骨被打断,一颗子弹还嵌在左肩骨。
当时中队没有担架,中队长命4名战士抬着鲁冰撤退。但眼下战斗正激烈,正需战斗员,鲁冰坚决不同意。他咬着牙,极力忍着疼痛,由通讯员扶着随部队走了3.5公里山路。撤到部队救护站包扎伤口时,他因流血过多而昏迷。
为躲避国民党部队搜查,鲁冰被藏在深山的茅草丛中7天7夜,农家大嫂天天拿米汤喂他,在这位大嫂的悉心养护下,鲁冰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国民党部队退走后,部队派出一个连寻找鲁冰,把他抬到司令部医务所时,他的伤口已经腐烂。
鲁冰养伤半年,多次转移、隐蔽,伤未痊愈就回归部队,任三北自卫总队特派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鲁冰便辗转在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北撤山东后,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历任纵队保卫科长、一纵二队保卫科长、后方留守处主任等。任归队管理处政委时,鲁冰工作突出,荣立二等功。
淮海战役后,鲁冰奉命调任20军政治部保卫部地方科科长。
渡江战役后,部队到达江南地区,发现许多打着民主党派旗号冒充解放军的案件。鲁冰大胆地率部队,说服这些自称民主党派的“解放军”解除武装,不听说服的则采取强制手段解除他们的武装,这对稳定当时的局势影响很大。
后来,他所在部队进军上海,解放湖州、嘉兴、杭州诸地。
六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鲁冰奉命随九兵团出征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联络部任职,与美帝国主义展开面对面激烈的斗争。
1953年春,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鲁冰调到华东公安部任人民防空处处长,后调任中央人民防空办公室工程技术处处长。1958年,鲁冰任宁波地委公安处处长,1966年被调至中央办公厅,1975年调任交通部公安局长。
1979年春,鲁冰奉中央军委调令,随叶飞司令员到海军重新入伍,又一次穿上军装。
叶飞受命担任海军司令兼政委,主要任务是整顿海军。鲁冰到海军后,担任党委秘书、司令部办公室主任。他上任后,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了解、掌握干部队伍中的真实情况。负责接待上访时,他认真听取申述,将上访人的情况如实向党委报告。
鲁冰在海军四年,经历了平反冤假错案、随叶飞出国友好访问、接待外国舰队来华访问等重大事件。
1983年夏,鲁老办理了离休手续。在离休后的二十多年里,鲁老发挥余热,为抢救新四军史料不遗余力。
他担任新四军史料丛书领导小组成员八年,出书12册;担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在叶飞将军领导下,筹集基金120万元,拍摄纪录片《铁的新四军》;创办了《铁军》杂志;组建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员达3000多人;创刊《铁流》杂志,出版10期;建新四军林于卢沟桥畔;协助拍摄《新四军》电视剧三部;组织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艺术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新四军史料网站;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建新四军史料库……
他还多次应邀参加温岭、黄岩、临海的党史座谈会,畅谈当年开展地下工作的盛况;他曾在北京组织振兴温岭经济联谊会,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不辞辛劳……
2008年,鲁老在海军总医院的病房里观看北京奥运会后,终于休息了。
海军干休所领导给他穿上上白下蓝的海军制服,在“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的军歌声中,鲁老永远地告别了战友和亲属。
梁学平
2021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