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薛门五勇士”:母亲薛和与她的兄弟姐妹

  • 时间:   2021-11-17      
  • 作者:   崔亚莉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     
  • 浏览人数:  1275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母亲和她的四位兄弟姐妹参加了新四军,有三位为争取民族解放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母亲的乡亲称他们为:“薛门五勇士”。

    母亲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青阳镇。青阳镇位于江阴南部,从明代始就依托京杭大运河发展为重镇,到近代是运输发达、金融发展、重视教育、现代工业萌芽的强镇。“十里洋洋一片薛”,彰显了薛姓在青阳地区的重要地位。

    据青阳薛氏族谱考证,母亲这支薛氏,是南宋从安徽凤阳迁入,到明代一位薛氏先人官位至江西按察司副使,抵抗倭寇屡立战功,后人尊称“副使公”,他的后裔散居青阳镇等地。母亲“薛门五勇士”就是明代抗倭副使公的嫡裔,他们都出自青阳西庄村,分别是薛克凡、瞿淑夫妇,薛和、薛平、薛俊生三姐弟。薛克凡与薛和是堂兄妹,他们的父亲是亲兄弟。家乡薛氏后人一直在寻找五位新四军战士。直到2020年才找到我,了解他们的事迹。

一、堂哥堂嫂为民族大义而献身

    薛克凡1917年出生,少年时在家乡读书,聪颖好学,富有正义感。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东三省,他上街演出活报剧,宣传抗日抵制日货。1937年他在无锡火车站工作,此时他接触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并结识了同为抗日进步青年瞿淑。

    瞿淑出生于1914年,是江苏靖江县靖城镇人,瞿家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当年瞿家大厅,是现在书香浓郁的靖江图书馆。瞿淑在靖江县立浚化女子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后转学上海江湾国立劳动大学附属小学读书,1932年初中毕业。同年考入镇江中学高中部师范科,1935年毕业,先后在靖江、江阴和南京等地担任小学教员。她求学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宣传革命。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薛克凡、瞿淑基于民族义愤,双双毅然辞去工作,离开家乡,到武汉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同时结为连理。同年底,他们一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分别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瞿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们先后毕业,分配到河南衡阳,薛克凡的公开身份是河南省衡阳火车西站站长,瞿淑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共同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他们秘密接受八路军南岳办事处领导,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营救被捕的同志。不久,薛克凡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因策动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国民党军警追捕,转移到广西桂林。瞿淑也受到国民党军统特务监视。为了党的事业需要,她忍痛将独生女儿蓓蓓,寄养在梁漱溟的保姆家中,随薛克凡而去。经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介绍,他们参加新四军。1940年8月,历经艰险,抵达皖南。薛克凡任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军需处主任,瞿淑从事民运工作。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他俩同时被捕,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薛克凡编入“军官大队第三中队”,瞿淑编入“第五中队第三区队”。他俩坚持革命气节,针锋相对地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瞿淑被狱友推选为女生区队党组织负责人。同年9月,上饶集中营把所谓“最顽固分子”都集中在一个中队,加以法西斯管制,薛克凡、瞿淑都在其中。

    1942年5月,日军进犯浙赣线,直逼上饶,集中营迁往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6月17日,在崇安县赤石镇,难友利用渡河的有利地形和时机举行暴动。国民党军统特务疯狂镇压,19日,在赤石虎山庙附近的茶山空地上,对80多名革命志士进行集体大屠杀。瞿淑、杨瑞年等七位女同志,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高唱庄严的《国际歌》中英勇就义。而她深爱的丈夫,则在半个小时前,被集体枪杀在距此不远的茶林空地里。薛克凡、瞿淑夫妇双双遇难,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遗骸葬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赤石暴动烈士公墓。

二、母亲踏着堂哥堂嫂的脚印参加革命

    母亲一生敬仰薛克凡、瞿淑烈士,他们是母亲参加新四军的领路人。母亲薛和1919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从小聪明好学,小学初中连跳两班提前毕业。上初中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无力再供其上高中、大学。1934年她15岁考上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学校免学费、提供伙食和住宿)。该校入学、升班考试都极严格,淘汰率很高,一旦毕业即可被推荐到大医院担任护士长。母亲性格乐观活泼,虽然在全班年龄最小,但她是家中的长女,已经懂得努力学习顺利毕业,早些工作补贴家用,帮助小四岁的妹妹和小八岁的弟弟完成初中学业。

    1937年七七事变,母亲堂哥薛克凡、堂嫂瞿淑奔赴延安抗日,途经南京见到母亲时,鼓励她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打鬼子。1937年11月20日上海沦陷,同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将首都和政府机构迁往重庆,南京中央护士学校也随之撤退。1938年初,薛克凡、瞿淑在延安陕北公学结业后,分配到湖北从事地下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得知母亲随南京中央护士学校撤退到长沙,告诉她去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参加八路军。母亲悄悄告诉同学陈凤琴、缪文,秘密地来到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徐特立同志向她们介绍:南方刚刚成立的新四军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你们可以去投奔。母亲和陈风琴被说服,于1938年2月赴南昌参加新四军,成为创建新四军卫生工作的高级护士。缪文则坚持打鬼子一定要去延安,徐特立同志给她办理去延安的手续。

 三、母亲在新四军前线医院结识父亲崔义田

    19382月新四军军医处成立并建立门诊部,母亲任护士。

    同年6月新四军成立后方医院, 医院位于军部后勤所在地安徽泾县小河口,大家便亲切地称为小河口后方医院,这是新四军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军长叶挺、参谋长张云逸等首长都极为重视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张云逸参谋长对院长甄选有明确的标准:有抗日信念,有野战医院工作经验,优秀的外科医生。从而任命在沈阳医学院1935年毕业后不甘心当亡国奴,流亡关内寻求抗日的军队,有野战医院外科实践经验的崔义田为院长,组建医院。

    崔义田院长带领医护人员,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把一座旧祠堂改建成门诊部、化验室、手术室、病房、病人浴室等一应俱全的部队医院,而且建立健全了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整个医院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听说新四军建起了后方医院后,急切地到医院参观,并兴奋地把这所医院誉为她在中国各战区看到的最好、最正规的伤兵医院。1939年3月,周恩来副主席到医院慰问伤病员时对崔义田说:“你们在战时,在山沟里能建成这样一个医院,很不容易啊!”母亲和她的同学满怀热情投入到建院的工作中,她们在新建的毛竹屋前合影留念,各个穿着新军装,剪了干练短发,建院劳作晒黑了皮肤,飒爽英姿,与她们一年多前在南京中央高级护校时,文静矜持的护士小姐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母亲和同学唐求、赵国宝工作表现好,又是南京中央护士学校的毕业生,被选为崔义田院长手术室助手,母亲学习麻醉,后任麻醉医师。另两位同学直接学习开刀手术,三年后他们成为新四军陈毅、粟裕战斗部队旅一级的卫生部长。母亲进步很快除手术室工作外,1939年1月担任新四军军医处第二期医务干部培训班护理学实习课教员。同年4月任军医处第三期医务干部培训班班主任、护理学及实习课教员,其开办地点在泾县肖家祠堂。

    1939年8月底母亲与往时的同学、现在的战友唐求、赵国宝等20余人跟随崔义田院长,来到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战斗部队。

    前方战斗部队环境极为艰苦,但也锻炼人。他们有陈毅司令员在政治上的指导,有粟裕副司令员在军事方面的教育,不但适应了行军打仗的生活,而且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建立健全战斗部队的卫生管理机构,为战斗部队服务,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母亲在成长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母亲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军医处担任医政科科长,并且依然是崔义田军医处处长手术室麻醉师。

    1940年10月爆发的黄桥决战,是开辟苏北新四军根据地的决定性一战,战斗激烈。战斗中伤员救治工作由崔义田处长组织指挥,亲自为伤员手术,并将国际最新的战伤医学付诸实战,创立军医处指挥部和前线救治部在距战斗前线10华里的位置立足,创造了救治伤员分拣制度等,使得战役中近千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及时手术。其中母亲是重要助手。

    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后,成立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崔义田是军医处处长,母亲是军医处医政科科长;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成立卫生部,崔义田任卫生部副部长,母亲是卫生部医政科科长。

    母亲从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一直在崔义田领导下工作,逐渐建立感情,1942年经组织批准结婚。

四、母亲引领弟妹加入新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部人员损失巨大,叶挺军长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牺牲。母亲的堂哥嫂也都被俘,长时间没有他们的消息,母亲非常着急惦记。离家四年与亲戚朋友都失去联系,此时家乡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亲属受到日伪政府的监视,妹妹薛平远避大后方在四川财务学校学习,弟弟薛俊生躲避到浙江念中学。

    母亲的小弟弟薛俊生,1925年11月出生。8岁在青阳镇小学学习,学习成绩优秀,14岁跳班进入青阳中学,因姐姐薛和参加新四军,受到伪政府的监督骚扰,躲避到浙江省立临时浙西一中初中部二年级学习,成绩优异。

    在新四军遭受挫折时,母亲动员他参加革命。薛俊生于1941年9月8日参加新四军,1943年1月成为预备党员,1943年4月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薛俊生参军后,在新四军(苏中)一师抗日军政大学九分校受训毕业,加入战斗部队。1941年12月9日参加三仓河战斗负伤,被评为三等伤残。后调至新四军军部卫生部材料科、卫生部休养所药房工作。1944年5月,到新四军卫生部药训班受训半年,学习成绩优异,各项工作均评价很高,毕业后回新四军卫生部材料科工作。1945年9月20日部队转移洪泽湖途中负伤,壮烈牺牲,年仅21岁。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陈毅及八位首长为其颁发烈士证明书(烈字第17701号)。

    母亲的妹妹薛平,1922年9月14日出生,1945年财务会计学校毕业。当时抗日战争进入最后时期,新四军迅速扩大发展,同年3月母亲即动员妹妹薛平到新四军投身革命,用所学财务会计知识为抗战出力。薛平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新四军华中银行直属清江支行会计课长,山东军区卫生部供给科会计、总务股副股长,大连工业厅会计股股长,大连纺织厂财务科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科委综合计划处处长,无锡市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中国银行无锡支行行长、党组书记等职。2003年8月4日病逝,享年81岁。薛平是革命战争时期及和平建设时期,优秀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一直在寻找堂哥嫂留下的独女。20世纪50年代中期,通过皖南事变幸存同志,得到了她在四川的消息。母亲立即请她到北京,了解到她的养母对她非常好,虽然养母没有文化,家中也不富裕,还是送她上学念书。母亲征得她养母的同意恢复其父姓薛,她有了新的名字:薛蓓蓓。记得当年母亲请来许多皖南事变中瞿淑和薛克凡的同窗难友到家中聚会,她们都讲薛蓓蓓长得像妈妈,并告诉她爸爸妈妈的英雄事迹。母亲帮助她在老家民政部门确认登记为烈士家属,地方政府照顾其进了工厂,与现役军人结婚。后来她回到了江阴青阳镇见了祖父母,到靖江看望了外婆和二舅。1965年薛蓓蓓患红斑狼疮,母亲多次接她来北京请最好的皮肤科专家治病,但还是因病情严重于1966年去世。母亲很伤心。

    小舅舅薛俊生牺牲去世的消息母亲一直瞒着外婆,20 世纪50年代晚期,小舅舅药训班同学奚峰叔叔不小心讲漏了嘴,外婆非常伤心,两天不吃饭,躺在床上哭泣。全家人都静静地守在床边不敢出声。后来还是父亲崔义田劝慰外婆吃一点东西,并讲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俊生。外婆长叹一声:从1941年俊生离家就再没有看见他一眼,十几年的惦念,“日日思、夜夜想”,如早告诉我早死心。此后我们对外婆更加敬重和照顾,她不仅是外婆而且是烈士的母亲。

 五、“薛门五勇士”名归故里 彪炳史册

    2020年10月我们来到江阴,回到青阳镇,向编修薛氏家谱委员会奉送母亲及她兄弟姐妹的详细资料和照片。又到青阳镇看了外公老宅,再到西庄村看了外公兄弟的祖宅,听邻居讲那久远的故事。薛氏族人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发文《英烈名归故里 重叙薛氏族缘》,深情缅怀英烈。

    家乡老的族谱规矩只记录男丁,女子只是在父亲下有个名字,但是我们的先祖“副使公”是抗倭英雄,“薛门五勇士”是抗日英雄,是薛氏的骄傲。家谱委员会将他们五人不分男女详细记录每人事迹。族人讲,现在安居乐业,家乡繁荣昌盛,都是前人流血牺牲换来的,家乡永远记住他们。

    江阴市政府得知“薛门五勇士”事迹后,委托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江阴园陵管理处与我们联系,我们把母亲精心保存的小舅舅遗物捐献给了江阴烈士陵园,他们为此特地举办了隆重的接收仪式。同时陪我们瞻仰薛克凡、瞿淑烈士的遗物和事迹展览,以及妈妈在上饶集中营纪念馆凭吊时的新闻报道,大家共同缅怀英烈。革命先辈崇高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彪炳史册。

 

                                          军部分会 崔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