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019年新四军研究会提出编写新四军各师简史的要求,我们浙东分会在2019年7月15日成立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创建和发展沿革》一书的编委会,本书的编篡就是为了续写浙东纵队红色家谱,讲好浙东纵队红色故事,使我们新四军研究会的会员和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
百年辉煌映照铁血荣光,从新四军浙东纵队到一纵三旅,到华野一纵三师,到二十军六十师,直至目前的中部战区第八十三集团军陆军合成第六十旅,这支部队是一直传承沿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新四军种子部队之一,所以我们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从创建、发展至沿革到现在的历史做了一个概括介绍。本书借鉴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军史》《六十师抗日战争部分、解放战争部分、抗美援朝部分》和《步兵六十旅简史画册》等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战例和英雄事迹。在两年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曾五易其稿,编写过程也就是反复阅读、选择、整理历史文献的过程。在本书和《铁流》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我看到浙东纵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事迹,使我深受教育。
我感到这支部队的故事,集中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立党为公,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曾任浙东纵队金萧支队支队长的开国中将彭林同志,红军长征前后,他曾历任团、师和模范师政委等职,他在作战中沉着指挥,机智行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经历了艰苦卓绝的2万5千里长征,全面抗战爆发后,彭林随张爱萍同志由延安到上海任上海军分会第3科科长。后在浙江的抗日斗争中,他在多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依然牢记党的教导,不负使命,坚持独立开展工作,发动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战胜一次又一次困难,度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斗争的胜利。他坚强的信仰,顽强的斗志意志,使我们深受感动。
1946年6月7日,在三旅奉命配属一旅攻占泰安。老战士丁永清写到:就在猛烈的枪炮声中,我们的一个排抱着棉被,冲过河床,冲向城墙,城墙上的敌人也被我们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只能往城墙下扔手榴弹,城墙脚下炸得硝烟弥漫,当时把三只长梯连起来可及城墙顶部,因此几个战士抬着梯子,在城墙脚下,把梯子靠上城墙并死死扶住。这时我所跟随的第二梯队冲锋了,敌人的火力更猛,我冲出民房,几步路就跳入河床,正当我要跨上竹梯时,被后面来的人一把拉住,说:“让我先上!”这是谁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旅政委何克希同志。何克希政委在抗日战争中曾任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我十分敬重他,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我们虽是第二梯队,处境也很危险,想不到他竟亲临火线,只有共产党军队的高级指挥员才能做到与战士一起冲锋陷阵。
再说说林达烈士,他是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干部,作战勇敢,在奔袭被顽军占领的横坎头的战斗中,他作为三支队政委,带领部队成攻击队形散开,勇敢地迎着敌人的弹雨大步跃进,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也个个争先恐后,一鼓作气拿下敌人阵地。1947年林达出任九团团长,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部担任界牌、天马山阻援任务,敌25师不断向我阵地猛攻,九团伤亡很大,但林达表示绝不后退一步,他坚持靠前指挥,终于守住阵地。在总结大会上,叶飞司令员对此给予高度评价。7月,林达团长在鲁西南率领九团强渡沙河时,遭敌机扫射,中弹牺牲。1947年初,他在鲁南行军途中遇到妹妹,当妹妹问到哥哥个人问题时,他说:打仗是要流血的,我们的几个副团长已经牺牲,我也应该有牺牲的思想准备。妹妹林培急忙说,别这么说,哥哥你不会的。林达笑笑说: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嘛,还忌讳讲死?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死,也是值得的。
1948年豫东战役中,我第三师第七团守卫的柴砦(柴zhai)阵地,由于连续恶战,伤亡重大。这时,全团将可战兵力合并组成20余个步兵班,一面抢修工事,一面在阵地上举行火线宣誓。当敌机再次对我阵地进行毁灭性轰炸,阵地上硝烟滚滚,烈焰腾空,敌步兵在坦克掩护和引导下,以密集队形猛攻上来时,七团政委汪志华亲自到最前沿做宣传鼓动,勇士们跃出堑壕与敌拼上刺刀,迫使敌人后撤。接着,第七团又奉命参加攻打王老集,这时,全团只剩下12个步兵班了,其中有4个班是九连的新兵,连长李阿其手臂被打断负了重伤,指导员范琪接替指挥,在夺回阵地后,范琪又不幸中弹牺牲。营教导员、优秀政工干部夏白,也在突击中壮烈牺牲。第七团勇士们就这样前仆后继,夺取了豫东战役胜利。
第二个特点是不忘初心,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这里我想提一下曾任浙东军政分会书记、四支队政治委员和海防大队政委的吕炳奎同志,吕炳奎出生在富农家庭,16岁时拜嘉定名医汪志仁为师;20岁起,挂牌应诊。由于医术高明,抗日战争前,他在嘉定西部几个乡镇享有医名,有了很高的社会威望。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以行医防身为由,先后购买了10多支步枪,1支手枪和一挺机枪。自发建立了“杨甸民众自卫队”,后发展为嘉定外冈游击队。1939年7月他率部与“江抗”部队汇合,并在青浦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吕炳奎来到江抗东路司令部之后,在随谭震林政委一起行动时,每天晚上谭政委都给他和任天石同志上课,通过十几次课学习,使他提高了对革命的认识,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对革命具备了全面的理论上的认识,从一个爱国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职业革命家。
吕炳奎同志不仅仅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对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组建、恢复和发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为培养新中国医药卫生人才呕心沥血,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精诚奋斗的一生,更是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光明磊落的一生。
前一段网上有不少介绍志愿军一级模范张益仁的传奇故事,在寻找志愿军一级英模张益仁的过程中,张益仁的老战友,我们浙东分会老战士张钦寿及其子女都做了大量工作。张益仁原名田仙禄,2岁丧父,随母乞讨12年,后替富户种田、放牛。1938年3月,被替富人当壮丁加入国民党军,1939年初为日军所俘做苦工,1939年6月送往上海时脱逃流落浦东出家当和尚。1944年10月加入新四军,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178团挺进云岳北侧高地,发现江口洞有敌汽车群和炮兵阵地,就迅速抢占敌炮兵阵地,将敌压缩在狭小地区。敌人用坦克疯狂反扑,我团反坦克连张益仁连长,指挥反坦克连在近3小时内击毁敌坦克、装甲车20辆,全连无一伤亡。张益仁连长被授予一级模范和记一等功。
是我们的人民军队将这位昔日四处乞讨度日的流浪汉、和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将他培养成为一名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
1943年8月,老方丈观察到25岁的四处要饭的先禄表现还好,就让他住进庙内,收下当了徒弟,并随老方丈之姓改名为“张益仁”。
1944年10月的一天,他因念金刚经不认真,又被罚跪,这一幕正好让路过这里的新四军淞沪支队1支队6中队的副中队长张英看到。经询问,得知张益仁从小就跟娘乞讨为生,苦大仇深,于是张英劝他:“不要再当和尚了,跟我当新四军打鬼子吧。”当兵有什么好?张益仁想到自己过去当国民党兵的悲痛经历,便婉言拒绝了。
张英认为,张益仁如果加入新四军队伍一定是个好苗子。于是经支队领导同意,张英又3次到庙里动员张益仁参军,可3次都是失败而归。张益仁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以前在国民党队伍里,每天不是挨打就是挨骂,受尽了折磨,因而再也不想当兵了。最后一次,张英到庙中请张益仁到军营参观新四军部队。部队干部战士和老百姓看到一个和尚来了,既惊奇又友好地聚集在张益仁周围,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给他让座、敬茶,对他这个和毫无歧视,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张益仁觉得像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张益仁由此去掉僧袍、留起头发,走上了革命道路。
莱芜战役后,1纵部队休整。排长找张益仁谈话,动员他加入党组织,可他嫌做个党员麻烦,开一次会老半天,不愿参加;他这人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只要有饭吃就行,其他不多想。后来,战友李金根又跟张益仁谈心:共产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并要革命到底,这样,不仅我们自己有饭吃,而且所有的人都不会失业,都会有饭吃。就这样,1947年4月,张益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心中有了不仅自己要“有饭吃”,而且更有了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有饭吃”的目标,张益仁的表现就大不一样了。通过学习教育,才知道天下地主都是靠剥削穷人的血汗富起来的。我们现在闹革命,搞土改,就是要让天下农民都有地种,都有饭吃,进而知道了自己为谁扛枪、为谁打仗。
1948年1月,部队在濮阳地区开展了“两忆三查”教育:在接下来的豫东战役中,张益仁就像换了个人样,战斗中冲锋在前,立了一次四等功;在随后的淮海战役中,又立一次四等功,解放上海战役再立一次三等功。
通过吕炳奎和张益仁的故事,使我们看到浙东前辈们的初心,看到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一往情深,我们学习他们,永远跟党走。
第三个特点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充满担当与血性。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是1941年5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七百余人,南渡杭州湾逐步发展起来的。和皖南的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的部队相比,和经过长征的八路军相比,战斗经验和战斗力都差很多。虽然在浙东四年多,也打了几百次仗,但都没有大的战役。澉浦突围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打得最大的,伤亡最多的一次战斗。就是这次战斗,打出了军威,给这支部队注入了敢打必胜的军魂。
浙东部队到苏北涟水后,被编入新四军一纵队,从宿北战役到鲁南战役,从莱芜战役到孟良崮战役,从豫东战役到淮海战役,从渡江战役到上海战役,这支部队所向披靡,越战越强。抗美援朝时,他们把美军陆战一师打得屁滚尿流,涌现出毛张苗、毛杏表、张益仁等大量的战斗英雄。澉浦突围10年后,他们再一次东渡大海,剑指一江山岛,参加了我军迄今唯一的一次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逼得蒋经国亲自来组织国民党残兵败将撤往台湾。
1943年5月,在大鱼山岛战斗中,我海防大队一中队面对六百日伪军,血战浴血奋战了7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70余人,战斗中副大队长陈铁康、中队长程克明、指导员严洪珠等43人英勇牺牲。战斗残酷激烈,气壮山河,战斗中身中数弹的战士施铁山拼力跃出战壕,挥动枪托,狠命地向敌人头上砸去。随即,战士们一齐跃出掩体,在愤怒地喊杀声中扑向敌人,拼刺刀,挥枪托,砸石块,与敌人作殊死的最后拼搏。当日伪军庆幸占领山岗,企图活捉勇士时,一位无名英雄,身怀两颗手榴弹,待日伪军近在咫尺时,拉响爆炸,与敌同归于尽。
1946年12月15日,在宿北战役中,16日凌晨第三旅第九团参谋长俞慕耕率领前卫二营俞慕耕带领二营奇袭曹庄。仅10来分钟,就俘获敌工兵营、骑兵营600多人,接着又击溃炮兵团,使敌顿时陷于一片慌乱中,第十一师师长胡琏受到强烈的震撼。及至天明,敌发觉我孤军深入,兵力不足,急调第十八旅分两路猛攻我第九团二营阵地。战至11时,据守曹家集西侧桥头的第二营四连、六连,陷入敌重围。突围时,俞慕耕参谋长端着冲锋枪冲在前,英勇牺牲,最终两个连队仅40余人冲出重围,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冲出来的同志个个枪管炽热,刺刀滴血。
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第六十师与兄弟密切协同,经过16天的浴血奋战,有力地配合了西线战场的作战,取得了出国第一仗的辉煌胜利。长津湖以南地区追击战中,60师牺牲、战伤、冻伤减员也近一半,第180团二连官兵在阻击中,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官兵全部冻死在阻击阵地上,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该连是志愿军三个“冰雕连”其中之一,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在黄草岭阻击战中,干部战士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誓与阵地共存亡, 180团艰苦奋战2天后,180团全团加179团一个营,团长赵洪济同志牺牲,参谋长重伤,全部从阵地撤下来时,仅剩20余名战斗员。
讲好浙东纵队故事,就是讲历史,讲传统,希望这本书能够起到传承、宣传铁军精神,以革命的历史激励人,以优良的传统教育人的目的,通过学习浙东纵队前辈,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浙东分会 张锐
2021年7月17日
上一篇: 从“冰雕连”到“原木在移动”
下一篇: 庆祝建党100周年毛睿北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