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点滴的回忆 永远的怀念 ——缅怀敬爱的父亲史开锡

  • 时间:   2020-12-02      
  • 作者:   史康健等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     
  • 浏览人数:  876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快6年了,但是父亲的身影却从未在我们记忆中离开,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们脑海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父亲不仅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也用自己一生的奋斗经历,教育我们成长,他的生命历程也在子女心中树立起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祭奠父亲,追寻父亲前进足迹,缅怀父亲生活战斗的一生,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

父亲史开锡1920年2月出生在安徽淮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清贫,生活困难,衣食无着,很小就给人放牛。稍大一点就给人家扛活、打短工来维持家庭生计。

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在1940年初参加了新四军,入伍后随部队在以安徽定远县为中心的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1943年,经不断重组整编,父亲跟随部队编入新四军第七师。此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与日伪军“扫荡”、“蚕食”作坚决战斗和反对国民党顽军制造“磨擦”的斗争。在抗日战争中,七师各部建成巢(湖)无(为)根据地和开辟了含(山)和(县)桐(城)东游击根据地,犹如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消耗了敌有生力量,扰乱了敌军后方,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父亲随大部队于1945年10月撤离皖江地区,开赴鲁南,阻击国民党军沿津浦路北犯,并肃清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先后参加临城、枣庄等战斗。

新四军在极为艰苦环境下与日伪军作战,父亲也始终战斗在一线前沿,与敌人展开面对面殊死战斗。父亲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成长,一步一步成长为基层指挥员。记得父亲曾经讲过一段侦察敌情抓“舌头”的故事,去一次父亲和战友奉命侦察敌人兵力、火力配置任务。他和战友化装混入村镇,日渐擦黑,他们盯住一个从饭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包东西的敌军,一直尾随其后,来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看看四下没人,父亲迅速扑了上去,用驳壳枪把猛击敌人头部,将其打晕,并和战友迅速制服敌人,用麻袋套住俘虏,迅速往外撤出。等敌人发觉,开枪追击时,父亲他们趁着天黑掩护,钻进树丛,胜利返回。在交付俘虏时,发现俘虏手里还抓着那个纸包,包里竟然是牛肉,不过这包牛肉倒成了额外战利品。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的新四军第七师部队改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七师,于1946年重新编组后参加涟水保卫战和宿北等战役。1947年父亲跟随部队转战齐鲁大地,先后参与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1948年参加胶济路西段作战,攻克张店、淄川等地。4月至5月间,在胶济路中段作战,在西线连续8天阻击济南国民党军东援,对确保潍县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948入冬,父亲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渡江战役后,父亲随部队进至皖南,任歙县县大队大队长,执行剿匪任务,歼灭大批国民党游杂武装人员,为巩固皖南新区打下了基础。战争年代,父亲出生入死,冲锋在前,英勇战斗,多次负伤,他的大脚趾被打断,留下残疾,膝盖中的一块弹片一直无法取出,伴随了父亲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当人们在享受和平带来的稳定安详快乐的幸福生活的时候,父亲他们却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军委指挥,两次跨出国门,与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做拼死抗争,并取得了最后胜利,书写了新中国战胜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新篇章。

1952年2月,父亲所在的部队整编为解放军铁道工程第11师,年底受领入朝命令。知道要奔赴朝鲜执行抗美援朝任务后,父亲没有犹豫,他毅然告别亲人,留下只有六个月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和战友们一道会同大部队入朝参战,执行抢建铁路线任务。在朝鲜时期,条件非常艰苦,天寒地冻,锹镐刨下地面就是一个白点,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施工主要靠人力的情况下,父亲合理指挥调配各连兵力,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施工进度。父亲曾说:“最讨厌的就是美军飞机,时常飞来扔炸弹,扫射,还有定时炸弹,给部队造成许多伤亡,也给修路造成极大困难。”面对美机轰炸,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与敌斗争,运用你来我藏,你走我干,你轰炸我抢修,白天防空干,黑天集中突击干,黑白颠倒干等办法,与敌人周旋,适应战场环境,确保任务的完成。据史料记载,从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的33个月中,美军为阻止我军后勤补给,瘫痪我后方运输,集中了70%的空军兵力对我军实施“绞杀战”,对三八线以北的我军运输线进行大规模、持续性轰炸……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铁道兵官兵们冒着美机轰炸,伴着随时爆响的定时炸弹,修复铁路线,再炸断,再修复,用血肉之躯,誓死保卫了钢铁大动脉的畅通,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山河在”的奇迹,铸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65年夏季,铁道兵13师奉命接受援越抗美的光荣任务,全师各部队在加强高炮、工程、运输、医院等部队后(对外称呼中国援越抗美后勤部队六支队)开赴越南。当时已是铁道兵13师64团团长的父亲带领全团(对外称呼六支队第35大队)随全师由云南出境,奔赴战场,在越南执行修建8号公路(老街至孟康)、10号公路(老街至巴丹)、12号公路(班南贡至西庄)任务。在越南期间,父亲和他的团队面对美机轰炸、敌特袭扰、恶劣气候、险要地形等战场施工环境,历经生死的考验,战胜了数不清困难,历时三年多,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凯旋回国。他们的经历可以用团里李云强工程师编写的一段顺口溜诠释出来:从和平走上战场,丛林里安家,无墙茅草房,竹板当作床,雾雨漂进房,蛇兽常窜访,阴暗又潮湿,竹笋长床下,日穿潮霉衣,夜盖潮霉被,敌机扫射投炸弹,冲击波夹弹片,地上蚂蟥毒蛇袭,钩状螺旋体,染上命归西,四季脱水菜,板鸭罐头鸡,黄豆花生米,腌菜萝卜条,皮肤脱层皮,抽的重九烟,喝过茅台酒,老街黄连到封土,巴丹莱州奠边府,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日夜施工抢修路,高射机枪打落敌机,云南金平出,广西凭祥回,六五出六九回,不怕苦不怕死,三年抢修三条路……

在国家建设时期,父亲参加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襄渝铁路、京原铁路、沙通(京通)铁路建设,参加了江汉油田大会战,以及唐山大地震后支援天津震后重建等任务。在新建铁路线上,铁道兵承担的任务,大都是地处偏僻,地形险要,地质结构复杂,环境危险,施工难度大的的线路。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天堑变坦途,铁道兵面前无险阻的铁军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答卷。

今天回顾父亲的一生,寄托我们的哀思的时候,也是缅怀父亲那一代人,那些为建立新中国、为祖国建设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父辈们。缅怀他们面对烽火硝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战胜一切敌人的铁血军魂的英雄主义精神;缅怀他们听党指挥,赤胆忠心,忠于使命的坚定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缅怀他们共赴国难,保家卫国、捍卫和平、向死而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缅怀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完成任务的拼搏奉献精神。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在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史康健 史玉琳 史玉兰 史悦溪 史方勇 史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