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小延安”的召唤

  • 时间:   2020-10-29      
  • 作者:   贾克功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     
  • 浏览人数:  54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的父亲贾克功曾亲历了那场战争,2011年建军节前夕,我和已经94岁的老父亲闲聊,谈到他是如何走上抗日道路的。以下是父亲回忆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

1937年夏,我考入河南省确山简易师范学校的备取第3名。当时,我们那里只有两人参加考试,我和小王庄的王培全一同去的,只记得王培全没考上。先前,我在家里已读了6年私塾,有些基础。具体考试内容记不住了,好像也考算术,不过当时以考语文为主。

1937年秋天,我拿着上学用的行李,走在前往确山简易师范学校的路上,看到杨店和确山县城到处贴着、刷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亡国奴,不如丧家之犬”的标语。这是我初次接触抗日的道理。我们在确山简易师范学校里上学期间,听到高年级同学段思贤说,那边有抗日的队伍,打日本人很坚决。他指的是竹沟(竹沟素有“小延安”之称,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4位副国级领导、6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多位将军)。段思贤在学校给我们讲了很多竹沟部队里人人平等、官兵一致和痛打日本鬼子激动人心的故事,让我有很深的印象。

我们上学没多久,日本人就打来了,学校停课,学生都放假回家,1938年初,我也回老家陈桥村了。

放假回家后,我还想继续上学,就去了离我家25里地的明港镇读书。起初家里也同意,后来又不叫去了,反倒是去了就近的王堂小学读书,在王堂小学我看到申性初先生在这个学校教书。因我在考取确山简易师范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读私塾时也是申性初先生教的。我和申先生较熟,这次在王堂小学学习期间,申先生约我一起搞抗日募捐。我们先是找保甲长说抗日募捐的事,保甲长通知村民,然后我们就去收集募捐。后来我到竹沟参军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听说申先生就是共产党员。

1938年初夏,我刚好20岁,在陈桥村附近,找一些当天能步行返回家的村子,我一个人背着一个能装50斤面的口袋,一户一户的征收着粮食,把收来的粮食卖掉,将钱全部交给申先生,由他再交给抗日队伍。当时的抗日队伍中,有很多是国民党军队的伤病员,是从郑(正)阳撤退下来的,因我们离明港近,在铁路线附近我们接待他们,为他们安排食宿和治疗。申先生给我发了一个袖章好像是“同志会”,具体记不清楚了,我们戴着袖章宣传抗日。在王堂小学申先生还介绍我认识了卢会民和崔汉杰,后来他们俩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一般我8至10天征收一次粮食,除了豆子,给我米面我就不接收了,因为我只有一个袋子不方便拿也不方便卖掉。我每次最少也要收到7、8斤才行。

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发展党员是秘密的,我入党时没写入党申请书,也没入党宣誓。我记得当时崔汉杰在王堂小学帮我填写了一张表后告诉我,加入共产党的事要保密,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要说。一个月后,崔汉杰通知我在杨店参加党小组会议,会上有10几个人,也没进行入党宣誓,也没说我的入党时间,就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我不知道入党要什么条件,但我知道我是积极抗日的,不分白天黑夜和申先生在一起为抗日做工作。我恨透了日本鬼子,是他们侵略我们的国家,到处杀人放火、狂轰乱炸;是他们让我不能上学读书。

   1938年10月,听说竹沟部队向地方组织要党员。那个时候,党员少,我就毫不犹豫报名了,回家请示我大娘,说我要到竹沟去当兵。大娘跟我说,你以前要去延安,大娘没有把猪卖了给你作路费,挺后悔的,现在去竹沟,大娘同意。并给了我一个袁大头,让我就回家准备东西。大伯家是整个家族的老大,只要他同意做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我回家取了一件棉衣、两个馍包裹好,在我入党介绍人卢会民的陪同下,告别了父母和亲人,前往“小延安”竹沟,从此走上了参加新四军抗日的道路。

陈桥村离竹沟100多里路,我拿着组织上给我写的介绍信,一人经过一整天的步行打听着来到竹沟镇新四军8团留守处新兵培训基地。新四军孙喜奇接待的我,他看完我带的介绍信,就把我交给部队的陈少敏大姐,安排我受训,在新兵队里3个月的时间,我们接受了正规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刘少奇还专门给我们讲授《支部工作》。   

我生长在偏僻的小山村,幸运的是能上学,上学后遇到的老师又是地下党员,走上革命的道路看似偶然,但我认为在国破家亡的特定时日,这是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所应该选择的唯一道路。

那时咱们老家有句土话:三辈子不读书,家里乱成一窝猪。我们陈家已经好几代因为穷,读不起书了。我是家族的长子,虽然身体弱、个头小,大伯还是出钱供我读书写字、学习文化,是日本鬼子逼我上了竹沟,参加了共产党的革命队伍,是党和革命队伍培养教育了我,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念。


贾克功口述  李来平整理 

                                       (5师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