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玉将军喜欢诗,从年轻起,就抓紧余暇时间写诗,离开领导岗位后写得更多,出版过《京淮梦痕》《足茧千山》《心羽飞虹》《沧桑云影》等诗集。他的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深厚,艺术娴熟,颇为人喜爱。我们在他的诗中读到一些写爱情、婚姻的诗,特别是写他和夫人王昭大姐的,可以说是情诗,感到很有意思。这些诗,最早的写于战争年代的恋爱时期,最晚的是在近年,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连缀起来,是一曲悠长的情歌;铺展开去,是他们丰富经历中亮丽的画幅;细细品味,又有着美好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诗是抒情的,尤其恋爱中的人,往往用诗这种形式表达满腔炽热起伏的爱潮,倾诉语言难以叙说的心曲。青年时的周克玉也是这样,《明月还会亮》就是一首恋歌。诗曰:“狂风掀恶浪/乌云黑茫茫/人民眼睛亮/跟定共产党/花儿依然香/明月还会亮/消灭反动派/遍地映红光/那时你和我/相逢诉衷肠/王贵李香香/我俩的榜样。”没有缠绵悱恻的情话,没有爱呀想呀的蜜语,和那个时代一样朴实无华,回响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移的胜利信心,一句“王贵李香香,我俩的榜样”,借用长诗《王贵和李香香》里主人公的名字,包容了所有的志向和深情。
周克玉出生于江苏盐城阜宁县偏僻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辈倾其全力,送他进了收费低的学堂,断断续续读到小学毕业,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不久,新四军到盐城,为他提供了读中学的机会,他在中学里加人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即在区里做青年工作。这个时期,他认识了也在同一个区里做妇女工作的王昭。这位少女也出生于穷苦人家,几个月大就被送给人家做养女,后来这家生了男孩,她更不被喜爱。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她坚强和叛逆的性格,促使她早早地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个青联主任,一个妇联主任,经常在一起开会、交谈。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时间长了,便产生一种超越一般同志关系的感情。
这种情感的出现,使一向处事认真诚实的周克玉高兴,也使他感到苦恼。因为很小的时候,父母已经给他订了娃娃亲。他一方面向家里提出退婚,一方面如实地把一切告诉王昭,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想到,此事一挑开,却使他们原本朦胧的爱情明朗了起来。王昭还利用下乡的机会,编个假名字登门探望周妈妈,劝其同意儿子解除婚约。就这样,他们公开相爱了。后来,周克玉调到县里工作,王昭仍在区里,虽然相隔并不遥远,但连绵烽火使他们难得经常见面,于是书信往来就多了。周克玉用粗糙的牛皮纸订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将心中的思念以诗的形式写在上面,《明月还会亮》就是其中的一首。这个小本子,王昭大姐一直像定情信物一样保存至今.我们读着上面的诗,仿佛听到了周克玉那时的心声。一次,王昭几经周折找到了分别一年多的周克玉,见面刚对坐不一会儿,就传来枪声,敌人打了过来。身为指导员的周克玉,立即带领全连战士向外冲,到村外才想起王昭没出来,就想带一个班打回去营救未婚妻。区队长虽然理解他的心情,但还是劝止住了。周克玉以为王昭牺牲或被俘了,便带着痛心和仇恨投入新的战斗。王昭和她的一位女友,在房东大嫂的掩护下脱离险境,后来在苏北军区文工团当分队长。一年后的南下途中,他们才偶然见了一面,也只是站在田埂上说了几句话,便又投入各自的工作。那情景,那心情,大概是今天的年轻人难以体会到的。有记者曾开玩笑地问王昭大姐:“他把你丢了,你不生气吗?”王昭大姐说:“那时候的女孩子与现在不同,我根本一点儿都没想到埋怨他,反而觉得他很英勇,更喜欢他。”
经过战火考验的爱情更加坚贞。穿过枪林弹雨的恋人,终于结成伴侣。1952年,周克玉和王昭结婚了。可是不久,周克玉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尽管怀孕的妻子支持他,他却仍然心悬牵挂,把想说的话,诸如怎样锻炼提高自己、怎样保养身体、怎样看好孩子、读什么样的书等等,一条条写在一本纪念册上,作为“遗书”留给妻子。这虽然不是诗,但比诗更优美,它是爱的旋律和音韵。这本纪念册,王昭也一直珍藏着。
在他们结婚60周年的时候,已经年过80岁的周克玉写了一首《钻石谣》:“周庄王庄陈良庄,阳桥涂桥华阳桥。落难孤女幸运儿,烽火钻石两心雕。”诗的第一二句,巧妙地把他们生长、工作、恋爱、结婚的村庄名串连起来,三四句点出他们的身世及走过的岁月,让人读之回味,心为所动。
从时间上计算,这首诗距写作《明月还会亮》已60多年,当初的年轻恋人已成为霜染鬓发的老年夫妻。这其间,该有多少风风雨雨,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稀释,反而像陈年佳酿,越来越香,越来越醇,正如王昭大姐所说:“这么多年风雨同舟,我们俩始终没有变。”应该说,也有变,那就是越变爱得越深沉。
过生日,也是他们寄托真情的时机。王昭过生日,周克玉欣然写下一首《戏祝老伴58岁生日》的诗:“颠簸辗转城与乡/终究未改村姑样/征衣虽脱心依然/发白更见真情肠/一肩何惧内外重/两手勤育新花香/儿孙同祝寿无量/百年嘘问共安康”周克玉过生日,王昭画了一幅祝寿的画,画面上是两个鲜嫩的桃,颇像两颗偎依的心。周克玉为之题了一首诗:“此桃绝非凡人栽,蟠苑瑶池特意赉。一片丹青千年愿,两心相映百寿台。”读着诗,看着画,人们眼前总会出现这对恩爱夫妻的形象。
一次,周克玉出国访问,这时,他们都已年过花甲,王昭大姐是怎样为他送行的,不得而知,周克玉却用诗记述了夫人的关心,题为《叮咛》:欲出国门万里行/行前老伴细叮咛/细检衣扣紧不紧/又摸领带平不平/“勤梳头发勤整衣/大事小事多留神/上梯举步昂起头/下梯伸腿看分明/登机乘车缓半步/平平安安回京城”/我望老伴满脸笑/恍若当年别柴门。
出访在外的周克玉,也时时想着夫人王昭。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时,率总政歌舞团出国访问演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当有人回国,他都带一封信给夫人,只要有机会,他都要亲自为夫人买一件礼物。
周克玉家的墙上挂着一些画,不少是王昭画的,他题的字或诗。颇有造诣的画,配上刚劲的字,让人产生颇多的联想和感慨。有一对青年人新婚时,王昭以画祝贺,周克玉题诗曰:“不用绿叶扶/苦寒共争春/炼得骨节硬/还靠根底深。”这是对新婚夫妻的由衷祝福,不也是他们夫妻道路的真实写照吗?
三师分会 李殿仁 吴纪学
上一篇: 津浦路上受降记
下一篇: 鲜为人知的我党领导的海上抗日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