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功业如山 仁爱似水 ——纪念何克希将军110周年诞辰

  • 时间:   2019-03-22      
  • 作者:   高三山      
  • 来源:   浙江省党史办     
  • 浏览人数:  2572

今天,我们在余姚革命老区梁弄隆重纪念何克希将军110周年诞辰,这里曾是将军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也是将军安息长眠之地。将军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崇敬、缅怀和纪念。

何克希,原名和成孝,四川峨嵋人。幼年失恃。祖父是晚清举人,父亲曾任县商会会长。17岁高中毕业。其家族曾对他读书升学寄予厚望,但他却矢志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经车耀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奉党组织的指示,在家乡组织武装暴动,因事泄失败,遭通缉;家族受累,父亲被捕入狱。同年5月到上海,后参加中央特科工作。抗战时期,曾在陈毅和谭震林等先后领导下,和叶飞、吴仲超等参加创建江南抗日义勇军(即“江抗”),曾任副司令员等职;为创建苏南东路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期间,1939年夏,他和吴焜率部奔袭上海虹桥机场,炸毁4架敌机;1940年夏率部东进太仓,途中与日伪军一日三战,重创敌军。两战威震大江南北。1942年7月,浙东沦陷后,为执行党中央开辟浙东战略基地的决策,因陈毅力荐,派至浙东敌后,与谭启龙等一起率部,经三年多的浴血奋战,创建了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将军曾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等职。抗战胜利后,浙东根据地党政军共1.5万人分路奉命北撤,将军一路率部1200余人,在海盐澉浦遭顽军优势兵力的围攻。在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危急关头,将军沉着果敢指挥,将士用命,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北上。此战共牺牲4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将军率部转战华东战场,屡立战功。其中,1947年5月,与谭启龙等率部参加孟良崮围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在这被称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大战中,部队完成穿插、分割、阻敌和反攻的艰巨任务,为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10月,他任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委,翌年4月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第三十五军是由吴化文起义部队改造,并与鲁中南纵队合编而成的新军,担负正面夺取三浦(浦城、江浦、浦口),相机进占南京的重任。而三浦守敌亦有一军,且筑有大量的明碉暗堡、壕沟、鹿砦等坚固的防御工事。经3天4夜激战,击溃守敌;在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的配合、支援下,全军顺利渡江,于4月23日首先攻入南京城,占领总统府。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亡。这一历史功勋和殊荣是与将军的英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从珍贵的历史影视镜头中,看到的占领南京总统府的解放军,就是将军所部第一〇三师三—二团的战士们。

将军在20余年的革命历程中,身经百战,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业绩。叶飞称他为“一代儒将”、“战功卓著”;谭启龙称他是“文武双全”,“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这些评价客观、公允,是将军当之无愧的。

除军事斗争外,将军在统战方面也有骄人业绩,如:1937年7月,他和王绍鏖在嘉兴秘密发展国民党中将吴仲禧入党。吴在淮海战役时为我军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吴还是在台湾牺牲的吴石中将的挚友、革命引路人和联系人。

英雄常经生死地,豪杰都从险难来。将军投身革命以来,出生入死,多次险遭不测,但他又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解放后,将军总说自己是幸存者。20余年间,他不仅没有被捕坐过牢,而且也没有挂彩负过伤。1935年,将军在家乡组织暴动失败后,敌人悬赏4000大洋予以通缉。在党组织和亲友的帮助下,得以安然出川,摆脱敌人布下的罗网。在上海中央特科时,曾多次遭特务跟踪追捕,亦都机智脱险。1938年在武进戴溪桥敌后,一次突遭日军包围搜查,非常危急,亏一当地村民夫妇冒死掩护,才转危为安;而在这次事件中,将军的警卫员英勇牺牲。1940年,在“江抗”时,遭康生猜疑诬陷,密电要处决将军,因谭震林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在浙东敌后,将军3次“单刀赴会”,到反复无常、阴险毒辣的田岫山部做统战工作,田慑于将军的义胆和正气,始终不敢加害于他。何克希将军征战沙场,身先士卒或亲临前线指挥,在枪林弹雨中,安然无恙,毫发无损,如有神佑,他九死一生传奇般的革命经历,亦被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将军历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委、华东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二机部部长助理等职,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西北核工业基地的建设,筚路蓝缕,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开创性工作。1966年奉调至浙江。曾任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粉碎四人帮后,曾主管省政协对台工作,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成绩斐然。

将军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严于律己。他不以贵贱、亲疏识人待人,唯以真理和道义与人交往。将军花甲之年回到浙江,不久文革开始,刘英烈士的遗孀丁魁梅被打成“叛徒”,长期靠边受审查,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将军夫妇与她素昧平生,仍常去看望、安慰他,后来彼此成了知交。著名作家黄源,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时,曾任鲁迅学院院长,是将军的老战友老部下。1957年错划为右派,摘帽后,和一切过往亲友已断绝往来。但是将军却主动登门造访,晤谈甚欢,过从甚密。黄说:“知道我底细的战友还是有的,但同住杭州,来往这样密切的,仅克希同志一人而已。”文革时,将军的家成为受冲击战友子弟的避难所。谭启龙之子说:“我一路受够了冷眼,到你家才得到温暖。”平常,老部下、老区群众和烈士亲属有困难找上门,将军和家人总是热情接待,尽可能地为他们排难解忧。可以说,这样的感人事例举不胜举。将军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素来为人敬重和称道。何克希将军在部下的眼里,是位平易近人、言行一致、可亲可敬的好领导;在爱国民主人士的眼里,是位廉洁奉公、实事求是、肝胆相照的共产党人;在子女的眼里,是位重仁重义、表里如一、引以为豪的好父亲;在妻子的眼里,是位亦师亦友、追求真理、相敬如宾的亲密伴侣。将军百战沙场,战功显赫又为人若此,可谓至矣!                                                                                   将军自1935年离开家乡后,至1982年去世一直未能重返故里。他把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青山有幸埋忠骨”。梁弄革命老区青山巍巍,绿水荡漾,风光无限。何克希将军,安息吧。

                                                                                                                                    

                     作者系浙江省党史办原副主任 高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