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情缘

  • 时间:   2019-01-10      
  • 作者:   严晓燕      
  • 来源:   严晓燕     
  • 浏览人数:  1106

我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又是一名军人。别人家的孩子是听着摇篮曲长大的。而我是听着父母亲哼唱着战争年代的军歌长大的。那充满激情的、抒情的、欢快的旋律和着父母亲那浑厚和谐的男女声二重唱的歌声,早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我本以为自己很了解父辈们在战火硝烟的年代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但是,当我听了父亲100多盘口述历史的录音带,听父亲的战友们给我讲述许多惊心动魄的、催人泪下的、充满智慧的战斗往事;当我认真阅读了长辈们给我寄来的大量珍贵的文字资料。才发现父辈们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远远超出我原来的想象。
  我怎么也想不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武器装备会那么差。在此举三个例子。
  1、皖南事变以后,我的父亲严振衡被分配到新四军一师司令部任侦察参谋,部队竟然没有武器发给他。当年,一师侦察科就两个人,冯伯华科长和侦察参谋严振衡。
  父亲回忆说:“从皖南来,我赤手空拳,手中没有武器。冯科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心爱的德国造毛瑟牌驳壳枪,连同40发子弹一起送给了我。科长说:‘你以后的任务很多,冒险的事不会少,你需要支好枪,这支枪就发给你。’我一再拒绝接受,我知道在战争时期,有一支好枪对一个军人是多么的重要。科长说:‘你不要再让了,我熟悉敌我各方情况,战时不能离开首长左右,首长一般也不会随便派我出去。你却不同,因此,你比我更需要这支枪。’ 当时,干部最心爱之物就是抢。都希望得到一支呱呱叫的新手枪,而科长为了部下的安全,从工作出发,竟然如此割爱,自己成了无枪的科长,这是多么真挚可贵的战友之情啊!我接过这支枪和40发子弹视如珍宝,爱若生命,它一直伴随我度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斗岁月。”
  2、原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部黄庆义副部长,在回忆斜桥战斗的文章中写道:“我们上屋顶一看,与我一营对峙的日伪军正处于我瞰视之下,完全暴露在我有效射程之内。于是,我们立即开火,以准确的瞄准射击消灭敌人。可惜的是我们配发的子弹很少,步枪手只有几发好子弹,其余则是”翻过底火“的子弹,(利用子弹壳装上土弹头、土火药和土底火),能打响的约占一半,且射击精度很低。轻机枪子弹也只有三梭子,其中有一梭子好子弹,其余两梭子是劣质的,无法打连发,只能以点射杀伤敌人……” 3、我采访父亲的老战友,原新四军一师青年科科长林晖叔叔说:“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土造的手榴弹,不像外国制造的手榴弹爆炸后能炸成很多碎片,我们土造的手榴弹常常只炸成几块,因此,威力就小很多。而且,土造的手榴弹遇热会引起自爆。我就亲眼目睹过两次这样的事故。
  一次行军途中,与我只隔一个人,一位刚刚补充到部队的解放战士没有经验,把土造手榴弹紧紧地绑在身上,突然土造手榴弹冒烟了,想把手榴弹取下来已经来不及了,为了同志们的安全,那位解放战士迅速跑出队列,扑倒在公路旁,用自己的身躯压住手榴弹,手榴弹爆炸了,那位解放战士牺牲了。”
  当我得知父辈们是在如此差的装备下与日军、伪军、顽军、土匪、封建会道门大刀会进行顽强的战斗,奋勇杀敌;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想尽各种办法办学校,教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学文化;在我军药品急缺的情况下,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治疗;为百姓们排忧解难;并同人民群众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大力改造地形,使苏中的地形有利于我苏中军民作战,而不利于敌人的行动。
  通过近十年整理父辈的历史资料,我才懂得,在抗日战争八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紧紧地和中国的老百姓站在一起,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奋勇杀敌,坚持原地斗争,决不后退一步,用血肉之躯铸成钢铁长城,捍卫了国家领土,保持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正因为这样,中国的老百姓才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新四军。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中国的老百姓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支持解放军。
  我被父辈们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心灵深处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我写的剧本名字叫《情缘》,我要将父辈们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如何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党、忠诚于战友、忠诚于自己爱人的感人故事写成影视剧本,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历史。

                                                  

        一师分会 严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