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论铁军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 时间:   2018-05-23      
  • 作者:   陈昊苏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134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主力之一新四军,从193710月成立,到19471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十年间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战功,流传后世,人民给这支军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奋斗牺牲的光荣传统以热情赞许和崇高评价,誉之为铁军。我们是铁军的传人,为这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及以后岁月中写下的光荣历史感到自豪!谨向创建并率领这支部队的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及全体英雄将士致以崇高敬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表达深切缅怀和无尽追思。

铁军的征战历程

一曲军歌,随着新四军的东进铁流,传遍吴头楚尾,唱响大江南北。它不仅彰显了新四军将士的壮志豪情,而且讲述了这支军队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北伐军第四军,红军第四军,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游击队就是抗战铁军新四军的奋斗前身。

19377月全面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担负起华北敌后抗战的使命;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整编,成立新四军,执行东进华中在前线和敌后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作战任务。新四军继承两个第四军的铁军传统,将在抗日战场上展示身手,为国家独立自由和民族解放复兴的事业奋斗到底。1012日新四军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抗日革命军队就此诞生。军歌唱响了全军将士的战斗心声: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8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对正在开展的抗日战争的进程作出精准判断和科学预言。他指出,抗日战争作为持久战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新四军的征战历程,大致上是围绕着对华中敌后的争夺,按战略展开、战略坚持、战略反攻的顺序,分三个阶段依次推进。

第一阶段,在战略防御的背景下向华中敌后进军,实行战略展开。19378月日军向华中大举进攻, 1213日攻陷南京。到1938年初,华中大片国土沦陷。新四军部队完成集结整训之后,迎着国民党的溃军,向着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域部署战略展开。第1、第2、第4支队相继挺进敌后,在江北江南取得首战蒋家河口和韦岗伏击战胜利,以后一系列的战斗捷报传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实战鼓舞了华中和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第3支队留在皖南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拱卫军部,也取得优异战绩。新四军在华中的抗日作战行动全面展开,在得到八路军南下部队的有力支援之下,短短两年时间即由初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新四军成功地在大江南北、淮河两侧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初步打开华中抗战的局面。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一度顺利开展。但国民党方面对于新四军的发展,仍然充满疑忌,他们严格限制新四军作战地区,多方削弱新四军实力。当正面战场压力有所减轻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日渐壮大即不能容忍,滋生仇视,他们腾出手来,开始频繁制造摩擦冲突。毛泽东在发出著名的五四指示中,要求深入敌后的新四军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根据地。新四军各部队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全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成立江北指挥部、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对日作战范围不断扩大,部队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为了坚持抗日被迫反顽。194010月,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苏北指挥部所部奋起还击,进行了黄桥自卫作战。八路军一部进入苏北,新四军各部在淮南、淮北、苏中、苏南都得到迅速发展。

这年117日,新四军北上部队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陈毅写下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的豪迈诗句。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宣告成立,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就这样,新四军在正面战场总体失利不断退却的形势下迎敌而上,向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第二阶段,面对日伪顽的夹击围攻,坚持华中敌后抗战。1941年初,新四军军部按国民党方面的要求向长江以北转移,在通过国民党防区时,突遭顽军重兵包围袭击,造成重大损失。这就是17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军长被国民党军扣押,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领导人牺牲。随后国民党方面宣布新四军叛变,撤销其正规军番号,并声称将叶挺军长交付审判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一事件充分暴露出国民党顽固派背弃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反动立场,遭到国内外进步力量的一致反对。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抗战民族大义,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予以愤怒声讨,严正反击。中央宣布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陈毅为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虽然在皖南蒙受了惨痛损失,但在国内外赢得巨大同情。国民党顽固派的乱命使新四军失去在国民政府军队系列的合法地位,但却成为中共中央直接领导指挥、名正言顺的人民抗日武装。战斗在华中的新四军、八路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7个师和1个独立旅,总人数达到空前的9万余人,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新的征程。

新四军处在日伪顽三方夹击的严酷环境下,坚持对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的作战,在敌我相持的背景下经受残酷的战争考验。日军停止了正面战场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采取以拉为主的诱降手段,同时更加重视收编利用伪军,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侵略方略。华中日军一半以上对付新四军,伪军则全部用于对新四军作战。日伪军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在江南和苏中则进行所谓清乡。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顽固派更加积极地与新四军制造摩擦冲突,对新四军的进犯袭击时有发生。新四军不得不在两面作战的严峻形势下苦斗血战,反扫荡、反清乡、反摩擦成了军事斗争中的常态。一时间,根据地受困缩小,苏南东路、豫皖苏边区大部丧失,苏中、盐阜、淮海等根据地也日益被分割和压缩。华中敌后抗战的斗争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

新四军全面贯彻党中央确定的建军工作方针,除坚持并加强对日伪顽的军事斗争之外,在根据地建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进展。遵照党中央指示,全军开始整风运动,深入学习理解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正确路线方针,提高革命化党军建设的觉悟,并不断在斗争的艰苦实践中壮大自己。到1943年底,新四军实力发展到主力12万余人、地方武装37千余人,成为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

第三阶段,实施战略反攻,在华中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4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北华中乃至全国的敌后军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已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出现根本性转折的影响下,中国敌后战场也进入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19443月,新四军1师在苏中发起车桥战役,打通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块根据地的联系,这是华中我军实施局部战略反攻的序幕。此后,新四军各师都积极开展反攻作战。1师、6师部队还南下建立苏浙军区,取得天目山反顽战役的胜利。同时,新四军也开始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预示着在敌后战场上,新四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能够进行决战的主力已经成长起来。

19458月,日本侵略军走到战局的尽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下达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命令。国民党蒋介石却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各部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接受日军投降。毛泽东、朱德立即予以驳斥,认为这是背叛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乱命,暴露出国民党反动派仇视人民军队的本质。新四军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部署了包括两淮战役、盐城战役、高邮战役等反攻作战,扫清了日伪军的徒劳反抗,最后解放了华中广大国土,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总计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4万余人,俘日伪军12.42万余人,建立了地跨7省的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8块抗日根据地,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00万。新四军从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主力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

新四军战斗的华中地区,是日伪统治中心和指挥中枢所在地区,是日伪赖以生存、扩大战争的补给基地。新四军据局部而扼全局,将日伪的后方变为前线,牵制和消耗敌之有生力量,阻止敌人对战争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挫败了日寇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图谋,对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特殊贡献。

新四军在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造就了一大批治国治军治党的领袖人才和领导骨干,开辟创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成为未来新中国的基石之一。华中人民的子弟兵新四军创建新中国的不朽功勋,与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同在,永远铭刻在新中国的历史丰碑之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的征战历程并未终结。面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严重威胁,新四军坚持自卫立场,继续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新四军第3师奉命与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一起向东北进军,为解放东北作出重大贡献,以后成为我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之一。新四军军部奉调北上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合并,所部与山东军区一部组成山东野战军,把新四军的征战地域延伸到山东。19471月,山东野战军和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以及山东军区部队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兼华东军区,在华东战场上南征北战,赢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四军奋战十年,结束了自己作为抗战铁军的光荣征战历程,又开始了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军的又一段光荣征战历程。

铁军的致胜之道

新四军的成长壮大,并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之一。新四军刚刚组建并进入华中抗日战场的时候是一支弱小的部队,到了抗日战争临近胜利的时候已经成长为在华中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力部队。侵入华中的日军最后败在新四军的手下,国民党顽军背信弃义发动 “围歼也不能阻止新四军胜利前进的步伐。新四军成为毛泽东所赞誉的华中人民的长城。陈毅在1942年说过:四年抗战的经验,证明日本帝国主义是一个凶狠的敌人,也更证明新四军是一支不可克服(战胜)的军队。因为新四军起初很弱小,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把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了。

新四军作为抗战铁军的致胜之道,头一条就是坚决抗战,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从诞生第一天起,新四军就坚持民族大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毅然奔赴抗战前线,并深入到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华中敌后,为光复国土而浴血奋战,不惜付出最大的牺牲。有了这一条,新四军就和国民党内部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顽固势力区别开来,就赢得了敌后在日军铁骑下遭受蹂躏压迫的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支持,也赢得全国军民的敬佩和赞扬。有了这一条,新四军就抓住了由弱到强的发展机遇,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20倍地发展了自己的队伍,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光荣胜利。坚持抗战,充满着艰险与危难,新四军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不仅要和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及所谓曲线救国的伪军进行对垒作战,还要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冲突进行周旋较量,以维护自己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阵地和权利。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对新四军军部进行围歼时,新四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起坚决反击,同时宣布不变的初衷,进行与日本侵略军作战,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国民党顽固派自以为得计,替日本侵略军完成了袭击新四军军部的计划,但在实际上却并不能阻止新四军抗战到底的顽强意志,也改变不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顺利发展的现实。历史做出公正的裁决,新四军因为坚持抗战,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在通往胜利的大道上奋勇前进;而破坏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却丧失人心,最后被人民所唾弃。

致胜之道的第二条是听党指挥,坚持不变的军魂,在党的领导之下英勇奋战。全国性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16年,经历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成为中国革命的成熟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像一位坚毅沉着的舵手,掌握着中国革命航船的方向。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具有顽强的战斗力,确保了正确的方向得到执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为抗日战争制定了胜利前进的战略方针,他们时刻关注着整个华中抗日斗争的全局。在新四军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都发来明确指示,为军事斗争及整个敌后工作的全局指示方向。新四军各部凡是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的地方,都不断赢得发展。也有一些局部贯彻中央指示不够坚决甚至发生偏离,那里的斗争就出现失误,招致重大损失。1939年刘少奇受中央委托到华中领导敌后抗战斗争。他坚决贯彻中央方针,放手发展抗日进步力量,积极推进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坚决抵制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的打压,全力应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军部重建和华中敌后抗战的顺利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跟着党中央前进,新四军就无往而不胜。

致胜之道的第三条是争取人民的拥护,永远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毛泽东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新四军作为人民的军队,和工农红军、八路军一样,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建军的根本宗旨,这也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曾写过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这个传统在整个新四军的斗争历史中一直贯彻着,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向解放战争延续。新四军最早的成员是参加过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员,都是南方游击区的工农群众。进入华中敌后,大量的江淮子弟参加新四军,后来新四军活动地域延伸到整个华东,又有大量的山东子弟加入。华中人民曾流传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说法。他们知道新四军是代表他们的利益与日伪军作战,有良好的群众纪律,处处为人民群众谋生存、创平安、造福利。在敌人的疯狂进攻面前,新四军宁可蒙受巨大的牺牲,也要维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四军所到之处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投入胜利的抗战之中。新四军执行的政策,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让人民群众翻身,当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日伪顽与新四军的纠缠血战之中,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新四军。有了这一条,新四军就拥有了战胜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以上三条致胜之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新四军具有忠诚的品格,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共同构成了新四军能够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个层次的重要基石。

下面还有三条,涉及斗争艺术的把握和运用,包括战略战术、建立根据地和壮大统一战线。它们表明了新四军作为抗战铁军,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前进,以高超的胆略和智慧,驾驭着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

第四条,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军事斗争中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的战略战术,是以游击战为主,结合华中地区的历史地理特点,创造了在平原水网地区的游击战术,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在反扫荡、反清乡、反摩擦斗争中,有很多精彩运用的案例。到抗战后期,随着我军实力的增长及整个战争形势的演变,逐渐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过渡,预示着我军在解放战争赢得胜利的前景。

第五条,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为战争博弈奠定胜利的社会物质基础。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独特创造,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加以成功地运用,也创造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刘少奇1939年抵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时,曾明确指出建立人民拥护的抗日政权,给党和军队安好家,对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根据地建立了人民的政权,部队就可以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补给,集中力量作战,也可以随时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组织起来保卫并建设自己的家园。人民群众在这个家园里受到基本的政治训练,成为有觉悟的人民,开发出战争伟力最深厚的资源。新四军将士则在根据地得到锻炼,大批治党治国的优秀人才得以成长,为以后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统一战线方针的运用,团结各方面进步势力,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日伪顽的夹击下,华中抗战形成犬牙交错的斗争形势,新四军面对的敌对势力异常复杂,但同时,也有广大中间势力存在,还有支持我党我军的进步势力。新四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一切主张抗战的人士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其中有爱国士绅、国民政府上层官员、开明地主等等,还有很多知识界人士。他们赞佩我党我军坚持民族大义,成为敌后抗战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坚定支持者。194010月陈毅在黄桥战役中运用成功的统战策略,使我军面对强敌而取得胜利,就是一个典范。

以上三条可以说是铁军致胜之道的第二个层次,它有效地应对了在战争博弈中对胜利者的能力提出的要求。

最后,第七条,也是铁军致胜之道的第三个层次,是铁军将士为正义、为人民利益投入战斗的奋斗牺牲精神。战争是血肉之躯的拼搏较量,两军相逢勇者胜,武器装备要由人去掌握、战略战术要由人去运用,最后决定战争的胜负还要看投入作战的指战员能否表现出勇敢牺牲的精神并排除万难坚持到最后。新四军在十年征战中,经历过大小2.4万余次战斗,其激烈与频繁,伴着新四军成长之路,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英雄业绩。19433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24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地区抗击十倍于己日军的围攻,为了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部队主力安全转移,激战12小时,弹尽粮绝后又继之以白刃搏斗,毙伤敌170余人,最后连长、指导员以下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推崇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刘老庄连因而成为新四军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代表。还有许多同样感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典型,如老虎团、铁锤子团、大胡庄连、朱家岗英雄小鬼班、沙家浜连、浙东海防大队;还有在皖南事变中,上饶集中营里的英雄群体等。新四军之所以被人们誉之为铁军,就是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所走过的全部战斗征程,都像钢铁一般的坚毅顽强、勇往直前、敢打必胜,能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压倒,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急关头不屈服,在遭遇挫折时不低头。万千将士的奋斗牺牲凝聚成不屈不挠的铁军精神,造就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在新四军英雄的画廊里,有着无数的英雄群像,上至叶挺军长,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三烈士,罗炳辉副军长、彭雪枫师长,黄道、刘英、邓振询、罗忠毅、廖海涛、彭雄、田守尧、朱立文、巫恒通、鲁雨亭等坚毅顽强、睿智英勇的指挥员,下至以徐佳标、林心平、七女跳崖、九女投河为代表的英雄将士,以及后勤、军工、隐蔽等战线上的战斗员和成千上万支持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老百姓,他们都为新四军的铁军传统写下英雄的篇章,成为革命战争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三大层次,共计七条,成为新四军作为铁军的致胜之道的要点,也构成铁军精神的基本内涵。

铁军的精神传承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十年征程,跨越千山万水,经历曲折磨难,坚持浴血奋战,实力不断提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新四军不仅立下赫赫战功,谱写成英雄的史诗,而且以万千将士的英勇牺牲为我们国家民族、党和人民作出奉献,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那就是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在充满艰险危难的战争环境下诞生,又经过新中国诞生之后66年发展的考验,不断丰富,不断升华。我们现在对于铁军精神的学习研究,在表述方式上可以有差别,不可能也不必要强求统一。应该明确两个基本的层次,第一是对国家、党、人民的忠诚品格,第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作风、牺牲精神。新四军的铁军精神,与我们党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体现,都是我军赖以生存发展不断胜利的宝贵财富,也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杰出组成部分,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直至永远。

我们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们经过讨论,认为可以用以下16个字来表述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听党指挥  热爱人民  精忠报国  奋斗牺牲

如前所说,这16个字实际上是两个层次,一是对党、人民、国家的忠诚品格,二是投入作战时的战斗作风、牺牲精神。新四军用自己十年的战斗历程培育锤炼成这种精神,而且在以后的革命斗争实践全过程中都贯彻着这种精神,这便是我们在现在应特别强调的铁军精神的永久传承。

新四军有一部分老部队现在仍按不同级别成建制地活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行列中,他们是继承发扬铁军精神的中坚。19471月在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的形势下,新四军的番号停止使用,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从那时起,新四军老部队就在陈毅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副司令员、谭震林副政委的指挥下,为解放华东乃至全中国而英勇奋战。随着淮海、渡江诸战役取得胜利之后,解放了南京、上海及华东(除台湾)各省,把新中国的旗帜插遍祖国的东南半壁。新四军调入其他野战军的部队也都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功勋。全国解放以后,新四军老部队驻地已遍及全国,不再局限于华东地区。从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为巩固祖国的海防边防,保卫国家主权与安全,支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文革劫难中与党和人民共同经受考验,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继续为人民创建功勋。所有新四军老部队都在继续书写自己的光荣历史,让铁军的精神在任何斗争场合都放射光辉,在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业中写下了新的篇章。随着新世纪改革开放事业的进步,我们相信并且祝福这样的英雄部队更多地为人民所认识,他们坚守的革命红旗将永远鲜明、永放光辉。

新四军当年征战过的华中、华东革命老区的人民是继续发扬铁军精神的主力。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华东解放区的人民从战争年代起就是我党我军的坚定拥护者,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万年基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的前进,革命老区也赢得了长足发展,日益变得富足起来。现在华中、华东地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基地。老区人民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始终不渝地致力于红色革命传统的光大发扬。新四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留下的遗址遗迹都得到很好的保存,开辟成革命纪念场馆,成为对新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基地。革命传统占据了社会生活中应该占有的光荣位置,而且其影响日益得到提升。老区人民努力把当年新四军英雄们奋战的地方建设成为幸福天堂,以实现牺牲者的宿愿,告慰众多老战士于眼前。这些都显示出弘扬革命传统对于现实生活的进步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赖有地方上的父老乡亲的努力,新四军的铁军精神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华东大地,这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最令人感动的解读。

还有一支活跃在社会上的继承与弘扬铁军精神的力量,那就是以研究新四军历史为主要任务的众多的组织机构和群众团体,包括各级党史部门、学校、工厂、农村的宣传工作部门、新四军烈士陵园、历史纪念馆、陈列馆等,还有各省市新四军研究会等相关的学术团体。在这些单位中汇集了一大批对新四军革命传统有认识、有热忱的研究者和宣传者。他们把传播铁军红色历史、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当成是不容推辞的神圣使命,做了大量的研究宣传教学工作,在社会生活中树立起光荣的旗帜。这里面既有专业队伍,也有很多是自愿从事此项工作的热心人。他们的工作条件一般都很艰苦,要克服很多困难去搜集已经散失的历史资料,要对越来越少的历史见证者进行抢救性采访,要做很多历史材料的梳理辨证,特别还要面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人开展正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革命历史是指导人民前进方向的教科书。党史军史研究者付出辛勤劳动,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向社会提供正能量,表现出崇高志向和坚强毅力。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光大了革命先烈牺牲献身精神。

还有成千上万的新四军革命后代及受影响的众多社会人士,也是传承铁军精神的生力军。在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与新四军将士有着血缘上的联系,由情感决定觉悟,积极响应党领导人民走向解放、文明、繁荣、幸福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感召。这种觉悟也不只是局限于对新四军。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创造出英雄的业绩,激励着革命后代从整体上奋起,以继承前人的事业为自己的崇高志愿。新四军的后代和众多的工农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后代一样,把党和军队的历史当作是自身成长的最重要的营养剂,也是面向新形势辨别前进方向不可缺少的清醒剂,在继承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行动。我们希望能和更多的新中国的年轻一代达成共同的志向,为中国革命传统的继续发扬光大而尽到最大的努力。

革命精神的传承,由于有了上述众多团体、人群的参与,本身就形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它与我们国家作为主流的社会运动、改革创新、民族复兴等结合在一起,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的飞速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个伟大事业中,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对于团结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身就是我们前进力量的来源,也将助力中国梦的圆满实现,并且追随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向着世界和平的伟大方向作出贡献。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是1997年即纪念全国性抗战爆发60周年之际成立的。在这之前的20年间,由于老一辈新四军领导人粟裕、叶飞、彭冲等同志的热心提倡,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在新四军征战故地南京宣告成立。以后有关省市也相继成立新四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成立时间较晚,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本着学习、宣传、研究、服务的宗旨开展活动,在北京的社会各界建立起自己的影响。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将学习、研究、宣传新四军历史传统的成果进行推广,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而且,通过为新四军健在的老战士服务,推动红色文明成果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和谐。一句话,为完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新四军成立已经有78年,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有70年。回顾建军之初和胜利之日,那时候参加新四军的年轻战士到现在还健在,应该已是85岁到95岁高龄的老战士了。就是新四军战士的第二代,有些也到了70岁左右的古稀之年。老战士和老战士的后代都对新四军光荣传统的延续怀着热烈的关切,希望铁军精神永续传承而永葆青春活力。全党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进行努力奋斗。与这两个目标相联系,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也牵挂着新四军成立百年和抗日战争胜利百年的到来。迎接这两个重要历史时刻,将是新四军第三代、第四代后人的任务。我们作为第二代要为他们接续这一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帮助他们接过铁军传统的旗帜,继续前行。

我们要怀着敬畏与感恩的心情践行铁军精神,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以英雄的前辈为光辉榜样,把铁军的光荣传统贯彻到我们全部的工作学习中去。我们要向新四军的老部队学习,向新四军征战过的革命老区的人民学习,向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的同志们学习,向各省市的新四军研究会同志们学习,向以南京军区为依托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们学习。我们还要向全国各地所有以研究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人民革命史的专业团体的同志们学习,向我们兄弟的团体八路军研究会的同志们学习。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永远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弘扬红色传统,走向我们民族复兴更大胜利的明天。

 

                   陈昊苏

               (20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