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高邮邵伯战役新探

  • 时间:   2018-05-18      
  • 作者:   单杰华      
  • 来源:   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公室      
  • 浏览人数:  2185

内容提要:

高邮邵伯战役发生于1945121926日,由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第七、第八纵队及苏中军区地方部队参战。战役共歼灭日军1200多人、伪军11000多人,其中生俘日军900多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高邮邵伯战役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对其作用与意义鲜有论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高邮邵伯战役的作用与意义作了阐述,一是华野首战,二是过渡之战,三是内线序战,论述了高邮邵伯战役与后来的若干重大战役相比,战役规模虽然相对不大,但它的战区首战意义、战略的过渡和桥梁作用,以及作为内线歼敌的发端,在新四军军史及解放战争史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三个观点发前人之未发,言之有据,富有新意。

    

高邮邵伯战役发生于1945121926日,由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第七、第八纵队及苏中军区地方部队参战。战役共歼灭日军1200多人、伪军11000多人,收复了高邮及其以南的大片乡镇。高邮邵伯战役对华中战场的开辟、对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展开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高邮邵伯战役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对其作用与意义鲜有论述。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战争成了从属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二是在时间上已进入解放战争,而战役的对象是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对高邮邵伯战役所从属历史阶段的性质难以界定;三是出版较早、在粟裕研究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的《粟裕战争回忆录》并没有提及高邮邵伯战役,致使这一战役多年来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四是高邮邵伯战役与后来的若干重大战役相比,规模相对较小。随着对解放战争史、新四军军史及粟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高邮邵伯战役的研究已有所重视,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邮邵伯战役的历史意义谈三点看法。

一、华野首战

为配合国共和谈,苏浙军区于194510月奉命北渡,撤到了苏北。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斗争需要,中共中央对华中地区的党政军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在党的组织系统方面成立了华中分局,在军事系统方面成立了华中军区,在军事力量方面组建了华中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与当时的另六支野战军一起,构成了人民武装力量角逐疆场的主力。

华中野战军成立后,如何选择作战方向,如何打好第一战,成为华野首长考虑的首要问题。

华中解放区与国民党政府的心脏南京紧邻,蒋介石视为心腹之患。重庆谈判虽然签订了双十协定,然而在和平的烟幕下,蒋介石一方面派出重兵抢占重要城市、战略点线,一方面增调兵力向解放区步步紧逼。194511月在重庆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制定了半年剿共计划,提出要在两个月内解决苏北共军。面对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起进攻的首当之冲,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他把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与华中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把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与准备应对全面内战相结合,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粟裕认为,抗战胜利后敌我双方的形势对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得到空前发展,使我军在战争初期就有了一个广阔的内线战场。抗日战争时期粟裕长期战斗在苏北、苏中,曾在这里指挥了一系列战斗战役,对这里的地形地貌、资源物产、社会政治、风土人情十分了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粟裕看到人民武装虽然收复了苏北、苏中的大片乡村,但重要点线仍为日伪占据,而且气焰十分嚣张。这不仅与抗战胜利的氛围极不相符,而且对今后战场的展开极为不利。尤其是处于水陆交通要隘的高邮,南邻江都,北连宝应,东接兴化,西临金湖,京杭大运河依城而过,是运河要邑,两淮(淮阴、淮安)咽喉。抗战胜利后,高邮城仍驻有日军1100多人、伪军5000多人。他们拒不向新四军缴械投降,却受蒋介石之命就地维持治安,并要与即将从扬州北上的国民党二十五军汇合,北攻宝应,直捣两淮。高邮已成为威胁苏中、两淮的在喉之梗。为此,粟裕提出在华中南线和北线各组织一个战役:在南线组织高邮邵伯战役,攻克并控制高邮、邵伯、泰州一线,打破蒋军对两淮的威胁;在北线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破坏并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铁路,使华中与山东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于是,高邮、邵伯成了华野的首战目标。

123,粟裕与张鼎丞等致电中共中央并陈毅等,提出举行高邮邵伯战役的建议:我为打破顽军分割华中根据地企图,以便以后之坚持及主力之机动,建议即集中野战军三个纵队,攻占高邮与歼灭可能来援之顽二十五军。”5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夺取高邮,同时集结主力打援部署。随后,中央军委与新四军军部、华中局等多次往返电文,就发动高邮邵伯战役充分交换意见。

19日,高邮邵伯战役打响。战役第一阶段,攻克邵伯,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其中日军150多人。同时拔除扬州到泰州沿线日伪据点16处,歼灭伪军4000多人,为攻城打援准备了战场。25日,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攻打高邮城。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激战,歼灭日军1100多人,内生俘931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内生俘3942人。华野首战告捷,歼灭了日伪在苏中的残余,为华中抗战的收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挫败了蒋军扼守高邮,并由此分割华中解放区、进犯两淮解放区的图谋,改善了华中南线的战略态势;首战的胜利还极大的鼓舞了新组建的华野将士的士气和斗志,坚定了今后战胜不可一世的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决心,和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信心。

二、过渡之战

战争年代,战役环环相扣。重大战役之间少不了过渡性战役的铺垫和衔接。高邮邵伯战役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体现了过渡之战的多重性。

(一)从大的历史分期来看。

高邮邵伯战役发生在194512月中下旬,处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也称之为解放战争的过渡时期。这就使这一战役既带有抗战性质,又具有解放战争的特点,有着强烈的过渡色彩。它所体现出的抗战性质,就是它的作战对象是日伪军。虽然抗战胜利已三个多月,但拒不投降的日伪军仍盘据着坚固的据点,占据着重要的战略点线。毫无疑问,肃清中国大地上的拒不投降的日伪,仍是摆在抗战军民面前的应有任务。所以,高邮邵伯战役仍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邮战役以歼灭日军1100多人,其中生俘931人的战绩,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高邮邵伯战役对争取和平民主、同时做好内战爆发的准备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一方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针锋相对,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9451022,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新四军领导人的电报,对山东、华中的作战问题作出指示:必须将占领地段向南北扩展,创造出有利于打运动战的战场。后又反复强调,为准备战胜必然要来的大举进攻,除集中与整训部队外,必须创造更广阔的战场。立足于此,粟裕组织了高邮邵伯战役。此战不仅为和谈增加了主动权,而且一举将江都、高邮、宝应、两淮广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今后的战略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战场。中共中央对高邮这一战略要点十分重视,1946113,国共停战协定生效的第一天,致电华中分局,明确要求:坚守来安、高邮两要点。如两城失陷,应集中兵力收复,坚决给进犯之顽以打击。

(二)从战略战役的角度来看。

从战略看,高邮邵伯战役完成了从收缩到展开的过渡。为体现争取和平的诚意,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撤出南方的八个解放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更好地实现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的目标。收缩是手段,是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展开。尽管当时打打谈谈,战与和的局势并不明朗,但粟裕在194510月率苏浙军区从苏南、浙西、浙东撤到苏北后,就认识到,和得成与不成是中央考虑的问题。一旦打起来,打得好与不好,我们责任在身。作为军人,必须立足于打,丢掉幻想,准备打仗。为此,他从解决当面敌人出发,积极谋求未来战略的展开。12月,成功地组织了高邮邵伯战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由战略收缩到战略展开的过渡。

从作战区域看,高邮邵伯战役完成了从山地作战到平原作战的过渡。1945年初,粟裕率部南下,进入浙西。2月至5月,组织指挥了三次天目山战役。三次天目山战役发生在山区,山路崎岖,部队在运动中消耗大,粮食等后勤供给又较困难,所以天目山战役进行得激烈而艰苦。但取得的战绩却是空前的。北撤到苏北后,进入到平原地区,部队运动更加自如,后勤保障又明显改善。高邮邵伯战役告捷,说明华野的战场作战区域从山地顺利转至平原,战斗力得到了新的锻炼和提升。

从战役战术来看,高邮邵伯战役进一步完成了始于天目山战役的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过渡与转变,而且军政并用,攻坚与打援并用,战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内线序战

与之后在内线歼敌的苏中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等联系起来看,高邮邵伯战役所发挥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军史和战史一般认为,苏中战役是内线歼敌的首战,那么,高邮邵伯战役就是序幕,是首战的序战。

(一)内线歼敌的雏形。

抗战胜利后,由于解放区的扩大和野战军、地方部队的壮大,迂回用兵的空间大大增加,这就使用兵方向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19451112月,华中主力面就临着两个用兵方向,一是开往津浦路南段,与陈毅部一起截断津浦路,打击北上的顽军;二是留在苏北,组织高邮邵伯战役。粟裕力主第二方案,得到新四军军部同意后,发起并取得了高邮邵伯战役的胜利,使苏北解放区局面大为改善,机动战场大大扩大。到19466月底,内战全面爆发,华野再次面临两个用兵方向的选择,一是淮南,转入外线作战;二是苏中,坚持内线歼敌。两次面临的选择方向极为相似。有了第一次选择,有了高邮邵伯战役的胜利,坚定了粟裕对形势的研判,增强了粟裕对第二次选择的信心。高邮邵伯战役与苏中战役,粟裕都是基于当面敌情(避开强敌,有效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勤保障(苏中粮食充足,便于供给)、战斗力补充(苏中有相当数量的地方部队和民兵)等因素来考虑的。所以,在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多次要求华野西移的时候,粟裕力陈已见,表达了要求在苏中打两仗再转到淮南的意见。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中分局,及中央军委与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主要领导人之间,反复交流、充分酝酿后,中央军委采纳了先在内线作战的建议。在取得苏中战役胜利后,内线歼敌的成果不断扩大,先后又取得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到19477月,华野才转到外线。所以,从战役组织与发起的渊源关系来看,高邮邵伯战役已具备内线歼敌的雏形,是内线歼敌之源。

(二)初显内线歼敌的决策形态。

面对不同的出兵方向和战场选择,对战区指挥者和最高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验,需要指挥者和决策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谨慎抉择。内线歼敌方略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决策的集思广益和科学民主。战区指挥者各抒己见,最高指挥部从善如流。在不同战区指挥员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在最高指挥部与战区之间及战区与战区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中,有探索,有交流;有民主,有集中,进而逐步形成了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内线歼敌的这一决策特点,在高邮邵伯战役时就已经体现了出来。

1945123,粟裕、张鼎丞等提出举行高邮邵伯战役的建议。5日,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建议。粟裕立即制定作战计划,组织部队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决定集中华野第六、第七、第八3个纵队和苏中军区地方部队,攻克高邮、邵伯、泰州及扬(州)泰(州)线各据点,歼灭由扬州北上增援的蒋军。

5天后,中央军委改变了原来的决定。10日,中央军委给陈毅电报:粟裕部队,前电同意他们打高邮,争取孙良诚反正,打击北进之二十五军,但也请你们考虑是否适宜,是否要粟裕部队到津浦路南段行动,配合你们,请你们决定,电告粟裕。”11日,陈毅等作出津浦路作战部署,要求粟(裕)谭(震林)率六、八、九纵队迅集津浦路南段,进行大的战略破击。”12日,中央军委电示:同意真午(1211午时)电关于津浦路作战部署,望即依照执行,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即令王(必成)陶(勇)纵队执行津浦路作战任务,不去高邮了。

此时,一方面高邮邵伯战役部署已经展开,陶勇的第八纵队、王必成的第六纵队已进入战斗位置,另一方面敌情也发生了新变化,扬州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军有移往高邮的动向,津浦路徐蚌段的国民党军进一步集结,战机稍纵即逝。粟裕对变化了的形势再次进行了思考,认为,高邮之战势在必打,迟打不如早打。速战而胜,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若失战机,后患无穷。为此,粟裕亲自起草了长达千言的电报,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阐述了夺取高邮的重要性,再次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

收到粟裕电文后,新四军军部同意第七、第八纵队先打高邮、邵伯,而将第六纵队留在淮海地区,协同山东野战军在津浦路作战。尽管少了一个纵队,在兵力对比上失去了绝对优势,但粟裕决定举行高邮邵伯战役的计划不变。他调整了兵力部署,以第七纵队和苏中部队先攻打邵伯以及扬泰线的日伪据点,控制蒋军北援的运河大堤;紧接着以第八纵队总攻高邮。战役按既定计划顺利完成,取得了高邮邵伯战役的大捷。

总之,高邮邵伯战役从战役规模来看并不算大,但它的战区首战意义、战略的过渡和桥梁作用,以及作为内线歼敌的发端,在新四军军史及解放战争史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单杰华 

 

 ——————————————————

《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3月,第一版,第178页、187页。

《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8月,第一版,第421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67月,第一版,第17页。

《粟裕年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6月,第一版,第142页。

《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8月,第一版,第422页。

《粟裕年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6月,第一版,第136页。

《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7月,第一版,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