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从凤湖中学到参加机要工作

  • 时间:   2018-05-18      
  • 作者:   黄培(黄绥春)      
  • 来源:   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1264

在我十四、五岁渴望求知的青少年时代,日寇侵占了宁波。我们一批不甘做亡国奴的学生,不愿到沦陷区上学,19429月龙山办起了凤湖中学,我高兴地进入这所敌后游击区的中学读书。

凤湖中学是在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培养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学校。这所学校,根据我党的意图,带有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性质。所以在教学上除一般的文化课程外,还着重政治思想教育,灌输坚持抗战,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参加抗日革命工作的热情。学校除了上课外,尽可能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遇到三五支队过境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军活动,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女同学还和妇女会一道,为部队同志缝补浆洗衣服。在平时,同学们也经常与群众联欢,演出抗日活报剧,唱抗日革命歌曲。学校多次带领我们去听部队首长的演讲。学校就像一个革命大家庭,师生亲如家人,大家互相鼓励,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有的同学,不等毕业就要求参军。

学校1942年秋按时开学时开设三个班级:一年级一班,47人;二年级一班,21人;三年级一班,6人。学生来源,除了龙山所附近的以外,还有来自山南各乡镇,以及洪塘、慈北等地的。附近的走读,远的寄宿。我当时上初中二年级。在凤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迅速成长。这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时期——学习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抗日救国热忱,并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

194310月,伪镇北保安团团长姚华康已明显怀疑凤中的性质,先是突击搜查了学校,随后又限定学校三天内迁到山南澥浦镇去。学校根据县委的指示,决定向西边安全地区迁移,我们参加西迁的同学有40多人,我和其中的20余人参加了流动训练班。流动训练班采用半军事化的形式,全班分成四、五个小组,师生一律轻装,随带一个炊事员,料理伙食。为了避免敌人的袭击,我们在慈北的沈师桥、乐家畈、宓家埭等几个村庄间流动驻扎学习,每隔5天或一星期就转移一个地方。课程以语文、政治、数学为主,数学课由教师讲解;政治课与语文课结合起来,以自学为主,同学们阅读《时事简讯》等革命书刊,并进行讨论。有时在驻地还和附近的学校师生举行联欢活动。全班师生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蓬勃、活跃的气氛。就这样,我们在党的教育、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流动训练班一直办到12月下旬,1943ll月我在训练班和10位同学一起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流训班结束后,全体师生都由县、区分配工作,1944年春,我由党组织安排到养正小学教书,同年6月调灵湖乡做民运工作。1944年底调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任机要员。

在战争年代,机要工作是党和人民军队上呈下达的枢纽,是首长和决策机关的耳目。机密电报是传递上级指示、作战部署、战场形势、敌人动态等等的唯一手段。因此,要求机要人员认真负责,严守机密,及时准确地翻译电报。在行军作战中,常常一到宿营地就有万万火急电报须要译发。我们总是顾不得吃饭、休息,便聚精会神地投入紧张的工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机要工作很重要、辛苦,又不能为一般人所了解,因此,那时人们称机要人员为无名英雄。我自1944年底到浙东纵队,1945年冬北撤到山东,先后在山东军区司令部、三野l纵队、13纵队司令部、江苏省委机要处任机要组长、股长、机要秘书等职。19535月调国家商业部机要处任科长,直1957年,我在机要部门工作了十几年,奉献了青春年华,养成了认真、踏实、细致的作风。

 

在我十四、五岁渴望求知的青少年时代,日寇侵占了宁波。我们一批不甘做亡国奴的学生,不愿到沦陷区上学,19429月龙山办起了凤湖中学,我高兴地进入这所敌后游击区的中学读书。

凤湖中学是在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培养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学校。这所学校,根据我党的意图,带有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性质。所以在教学上除一般的文化课程外,还着重政治思想教育,灌输坚持抗战,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参加抗日革命工作的热情。学校除了上课外,尽可能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遇到三五支队过境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军活动,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女同学还和妇女会一道,为部队同志缝补浆洗衣服。在平时,同学们也经常与群众联欢,演出抗日活报剧,唱抗日革命歌曲。学校多次带领我们去听部队首长的演讲。学校就像一个革命大家庭,师生亲如家人,大家互相鼓励,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有的同学,不等毕业就要求参军。

学校1942年秋按时开学时开设三个班级:一年级一班,47人;二年级一班,21人;三年级一班,6人。学生来源,除了龙山所附近的以外,还有来自山南各乡镇,以及洪塘、慈北等地的。附近的走读,远的寄宿。我当时上初中二年级。在凤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迅速成长。这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时期——学习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抗日救国热忱,并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

194310月,伪镇北保安团团长姚华康已明显怀疑凤中的性质,先是突击搜查了学校,随后又限定学校三天内迁到山南澥浦镇去。学校根据县委的指示,决定向西边安全地区迁移,我们参加西迁的同学有40多人,我和其中的20余人参加了流动训练班。流动训练班采用半军事化的形式,全班分成四、五个小组,师生一律轻装,随带一个炊事员,料理伙食。为了避免敌人的袭击,我们在慈北的沈师桥、乐家畈、宓家埭等几个村庄间流动驻扎学习,每隔5天或一星期就转移一个地方。课程以语文、政治、数学为主,数学课由教师讲解;政治课与语文课结合起来,以自学为主,同学们阅读《时事简讯》等革命书刊,并进行讨论。有时在驻地还和附近的学校师生举行联欢活动。全班师生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蓬勃、活跃的气氛。就这样,我们在党的教育、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流动训练班一直办到12月下旬,1943ll月我在训练班和10位同学一起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流训班结束后,全体师生都由县、区分配工作,1944年春,我由党组织安排到养正小学教书,同年6月调灵湖乡做民运工作。1944年底调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任机要员。

在战争年代,机要工作是党和人民军队上呈下达的枢纽,是首长和决策机关的耳目。机密电报是传递上级指示、作战部署、战场形势、敌人动态等等的唯一手段。因此,要求机要人员认真负责,严守机密,及时准确地翻译电报。在行军作战中,常常一到宿营地就有万万火急电报须要译发。我们总是顾不得吃饭、休息,便聚精会神地投入紧张的工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机要工作很重要、辛苦,又不能为一般人所了解,因此,那时人们称机要人员为无名英雄。我自1944年底到浙东纵队,1945年冬北撤到山东,先后在山东军区司令部、三野l纵队、13纵队司令部、江苏省委机要处任机要组长、股长、机要秘书等职。19535月调国家商业部机要处任科长,直1957年,我在机要部门工作了十几年,奉献了青春年华,养成了认真、踏实、细致的作风。

 

在我十四、五岁渴望求知的青少年时代,日寇侵占了宁波。我们一批不甘做亡国奴的学生,不愿到沦陷区上学,19429月龙山办起了凤湖中学,我高兴地进入这所敌后游击区的中学读书。

凤湖中学是在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培养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学校。这所学校,根据我党的意图,带有青年干部训练班的性质。所以在教学上除一般的文化课程外,还着重政治思想教育,灌输坚持抗战,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参加抗日革命工作的热情。学校除了上课外,尽可能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遇到三五支队过境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军活动,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女同学还和妇女会一道,为部队同志缝补浆洗衣服。在平时,同学们也经常与群众联欢,演出抗日活报剧,唱抗日革命歌曲。学校多次带领我们去听部队首长的演讲。学校就像一个革命大家庭,师生亲如家人,大家互相鼓励,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有的同学,不等毕业就要求参军。

学校1942年秋按时开学时开设三个班级:一年级一班,47人;二年级一班,21人;三年级一班,6人。学生来源,除了龙山所附近的以外,还有来自山南各乡镇,以及洪塘、慈北等地的。附近的走读,远的寄宿。我当时上初中二年级。在凤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迅速成长。这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时期——学习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抗日救国热忱,并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

194310月,伪镇北保安团团长姚华康已明显怀疑凤中的性质,先是突击搜查了学校,随后又限定学校三天内迁到山南澥浦镇去。学校根据县委的指示,决定向西边安全地区迁移,我们参加西迁的同学有40多人,我和其中的20余人参加了流动训练班。流动训练班采用半军事化的形式,全班分成四、五个小组,师生一律轻装,随带一个炊事员,料理伙食。为了避免敌人的袭击,我们在慈北的沈师桥、乐家畈、宓家埭等几个村庄间流动驻扎学习,每隔5天或一星期就转移一个地方。课程以语文、政治、数学为主,数学课由教师讲解;政治课与语文课结合起来,以自学为主,同学们阅读《时事简讯》等革命书刊,并进行讨论。有时在驻地还和附近的学校师生举行联欢活动。全班师生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蓬勃、活跃的气氛。就这样,我们在党的教育、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流动训练班一直办到12月下旬,1943ll月我在训练班和10位同学一起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流训班结束后,全体师生都由县、区分配工作,1944年春,我由党组织安排到养正小学教书,同年6月调灵湖乡做民运工作。1944年底调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任机要员。

在战争年代,机要工作是党和人民军队上呈下达的枢纽,是首长和决策机关的耳目。机密电报是传递上级指示、作战部署、战场形势、敌人动态等等的唯一手段。因此,要求机要人员认真负责,严守机密,及时准确地翻译电报。在行军作战中,常常一到宿营地就有万万火急电报须要译发。我们总是顾不得吃饭、休息,便聚精会神地投入紧张的工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机要工作很重要、辛苦,又不能为一般人所了解,因此,那时人们称机要人员为无名英雄。我自1944年底到浙东纵队,1945年冬北撤到山东,先后在山东军区司令部、三野l纵队、13纵队司令部、江苏省委机要处任机要组长、股长、机要秘书等职。19535月调国家商业部机要处任科长,直1957年,我在机要部门工作了十几年,奉献了青春年华,养成了认真、踏实、细致的作风。


          黄培(黄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