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回忆父亲孔照年

  • 时间:   2023-05-22      
  • 作者:   孔宪江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     
  • 浏览人数:  853

父亲孔照年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直到现在我的心情都不能平复,几乎每一天,在我稍有空余的时间里都会想到父亲,我一直不敢相信他真的离开了我。父亲的身体平时非常好,生活完全能自理,从不刻意让子女为他做什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这次病重住院,我到ICU病房去看他,见到他身上插满了管子,说不出话,表情和面容非常难受,我握着他的手说,爸爸你一定要坚持挺过来呀,他确实是挺过来了,管子拔了,病情稳定了,但出院没几天又突发心脏病,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每次回到家我都要跟父亲打个招呼:“爸,我回来了。”他说:“哦,是宪江?你回来啦,好!好!今天不走了吧?在家吃饭吧。”现在想起来能有这种父子间的对话,是多么的幸福啊!每次回家我都会跟父亲聊一些社会上的变化,军队中一些新情况。他也非常愿意跟我聊天,不时提出他自己的一些看法。父亲的记忆力非常好,既往的人和事都记得非常清楚,时常跟我提到在战争年代,在陆军,到海军的一些心路历程。从中我可以看到,父亲的一生是艰难曲折的一生,他的成长和成功,是用无数次战斗,无数次流血和牺牲换来的。他一生的光荣经历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会永远牢记在心中。回忆起从小到大我跟父亲生活的岁月,他的人格魅力,给予我的父爱、对我的人生教诲我都记忆犹新。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是一位慈父,他具有一位父亲的仁爱和担当,同时也具备了一个男人、一个军人的各项优秀品格。作为儿子他艰辛而孝顺;作为父亲他慈爱宽宏;作为军人他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作为领导,他谦虚、宽容、严于律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党性,坚持原则从未动摇,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由于父亲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步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并在共和国海军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艰辛而困苦的童年

    父亲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在外面做石匠,给别人打石头谋生,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父亲被寄养在大伯家,大伯也是农民,家庭也非常贫穷,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有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就这样的家庭环境,爷爷还想着父亲的前途,省吃俭用给父亲交了几年的私塾学费,让他读书。父亲经常是一个地瓜管一天,实在饿了就吃点野菜,喝点凉水,就这样熬了三年。这三年的私塾为父亲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父亲15岁那年,也就是1940年,因为受不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的压迫,在一支八路军的队伍经过村庄的时候就报名参了军。当时因为年纪小,个子又不高,部队开始没有接受他入伍,后来父亲提出他会认字,八路军的干部拿出笔和纸让他写字,看到父亲不但能写字,而且能读一些简单的书籍,因此破格录取他为八路军战士。入伍后父亲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一次部队在老家旁边休整,我的爷爷听说父亲的部队就在临近地区休整,还特意去看了父亲,并且带了两块银元给他,说留在身边以备不时之用。这两块银元,父亲在最艰难的情况下都没舍得花。解放后父亲回乡探家时,把这两块银元又交到我爷爷手中。解放初期,父亲还为老家修了房子,是当时在村子里不多见的孝子。2006年,我随父亲回山东老家,父亲还念叨着想给爷爷修个墓地,当时墓碑都选好了,可是因“文化大革命”中平整土地而把墓地破坏了, 因此埋葬爷爷的地方始终没有找到,这也是父亲心中一个最大的遗憾。在父亲的家乡孔集村里有一个小小的孔庙,面积约30平方米左右,已经破败坍塌了。父亲说他在年幼的时候是在那里读的私塾,并希望村里头能把这个孔庙给修起来,但是最终未能如愿。父亲对家里的哥哥嫂子,也给予了一定的关心和照顾,每年都寄一些钱,弥补一下他们经济上的困难。父亲对他的家乡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想着能尽一点力帮家乡做点事儿,但因条件的限制,没有帮助太多,这也是父亲的一点遗憾。父亲是穷苦家庭出身,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由于出身贫寒,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无论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优良的品质永远伴随着他一生,这也是父亲事业能够成功的基础及本质。

二、功勋卓著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功勋卓著的革命军人,是一个在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将,是一个在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都参与过战争的军人。是战争造就了我的父亲,他是我们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父亲在1940年抗日战争初期就加入了八路军,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在战斗中5次负伤,有一次一颗子弹从他的颈部穿过差一点丢掉了性命。他立过三次大功,他是在战争年代逐渐成长起来的,他多次跟我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无论是当战士,还是排长、连长、指导员,每次战斗他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有一次父亲当战士时的连长到家里来做客,就告诉我说:“你爸爸打仗总是奋勇当先,英勇过人。我从心里喜欢这个战士,但又为他担心,艰巨难啃的战斗,只要有你爸爸在,我就不怕任务完不成。”那位叔叔还回忆说:“他打起仗时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在一次攻打敌人阵地时,那时他任班长,前面战士进攻失利,只看到他左手持枪右手持大刀冲向敌阵地就猛打猛冲,随着他的枪声及大刀挥舞,敌人一个个应声倒下,他硬是在敌阵地上打开一个口子,使战斗能最后取得胜利。因每次作战都是如此表现,我每次都为他担心,怕他出事,怕失去这样一位勇猛无畏起榜样作用的战士。”父亲无论什么战事,都最勇敢、最能打,被誉为“拼命三郎”,就是在父亲担任团参谋长、团长时,他所在的这个团也是在战斗中担当最艰巨、最残酷的任务。父亲这一辈子打过的仗,不计其数,抗战时他跟日本鬼子面对面拼过刺刀,并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参加了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清剿、蚕食斗争。参加过昆张战役,讨伐刘本功汉奸战役,参加过 1942年10月,奇袭拥有数万重兵顽伪军孙良诚总部的八公桥战斗,活捉了伪军总部参谋长甄纪印。1945年1月,所在团奉命南下创建新四军豫中根据地。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国民党发动内战,敌四十一军、四十七军、五十五军向我豫皖苏根据地进行围剿,父亲所在部队历经9天12次战斗,奔袭700余里突破了敌人的重围,终于在遂平槐树镇与新四军五师及创建豫西根据地的皮定均所部会师。遂加入了中原军区的战斗序列,编为中原军区二旅四团。1946年6月国民党40万大军发起进攻我中原部队,在中原突围战役中,父亲所在的四团五次当前锋、五次当后卫,经过与围堵敌人的浴血奋战、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在8月初突出重围到达鄂西北房县地区。突围成功后中央电令,命部队就地展开创建鄂西北根据地。之后,敌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围堵,纵队决定由纵队参谋长张才千和团长王定烈率领,强渡长江,打到了川鄂湘边界。在江南游击了3个月,歼敌一个半保安团打遍了鄂湘西的13个县,于1947年 5 月奔袭了枝溪县、洋溪镇,乘夜北渡长江又回到了鄂西北,荆门、当阳、远安等地。5月26日所在部队从老河口襄阳之间渡过汉水、沙河进入了豫皖苏根据地,改编为中原独立旅四团,父亲任六连连长。在豫皖苏所部与分区部队有力配合下,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在河南周口歼灭国民党美式装备的交警纵队,俘虏敌人1000余人。当时六连为突击连,因而改善了装备。1947年9月,刘邓大军战略转移跃进大别山,中原独立旅归二野一纵指挥,参加了清水河、高山铺歼灭国民党四十师和八十二旅的阻击战。1947年12月,中原独立旅和十二纵合并组成江汉军区,所在团改为江汉军区独立旅第一团。在解放战争中也参加过多次大的战役,主要有中原突围、转战大别山、进军大西南,江汉军区组织的宋河战役、荆当战役、襄阳战役、花园西战役、鄂西南战役、解放汉口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恩施分区鄂西南剿匪。在长期转战中父亲历任连长、团编训队队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由于作战勇敢,战绩突出立过3次大功,受过多次嘉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5次负伤,3次评残。1951年冬,作为优秀指挥员由陆军选拔调海军南海舰队,任万虎要塞巡逻艇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58年到海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4年,并兼任班副主任。毕业后任海军猎潜大队大队长,汕头水警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1965年8月6日在“八六”海战中由南海舰队命令担任海上总指挥,一举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章江号。战后海军及舰队首长让海上编队总指挥,以及参战有功人员到北京向周总理、中央军委、海军领导汇报海战经过和经验,受到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国防部的通令嘉奖。嘉奖称:“这次海战打得英勇顽强,打得坚决干脆,是一场漂亮的海上歼灭战,也是海军建军以来海上战斗取得最大的一次胜利。”1968年1月父亲任海军广州基地(军职单位)副司令员主持军事工作(未有司令员)。1973年任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党委常委,同年被选为党的第十届中央委员。1977年8月被选为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同时是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之一。父亲25岁时升任团级指挥员,35岁时升任师级指挥员,40岁时升任军级指挥员,45岁时升任大军区副职指挥员,这在海军指挥员作战序列中是不多见的。1974年1月,父亲代表海军参加邓小平总参谋长、叶剑英元帅挂帅的总参作战部对南越海军的西沙海战的作战指挥。1976年唐山地震,海军组成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父亲任组长,3次亲率部队深入唐山抗震一线指挥抗震救灾。1979年11月任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1983年8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89年离休。1955年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三、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

    我们家有四个子女,我排行老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基本没有时间关照我们的生活,一年365天,他最起码有300天以上在海上巡逻,我母亲说他是参加支队海上巡逻时间最长的一个大队长,经常是出海归来舰艇一靠岸,他又参加下一艘舰艇出海巡逻。记得我3岁时有一次他出海回来,用没有来得及剃的满脸胡须使劲扎我的脸,这是父亲给我这个儿子小时候最深刻的印象。我总是感觉父亲每天都在工作,无论节假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父亲言语不多,不苟言笑,但我感觉他慈爱可亲。我跟父亲交流不多,但是一有机会还是愿意主动地跟他多交流,他也经常问我们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学习如何,同学之间有什么情况,有什么趣事,都可以跟他说说。他对我们的教育都很正统,如关心同学,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向好同学学习,听老师的话,关心国家大事等等。家务多半是由母亲操持,父亲管的很少,但必要时也会帮把手。记得有一次,我们家里要做一个养鸡的栅栏,需要一些木条或竹子,他就带着我到山上去砍伐。父亲还教我怎么种地,怎么管护庄稼,我初中的时候就能做一些简单的农活,比如种地瓜、甘蔗。父亲对我人品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记得有一次我跟比我大的孩子一起去偷老乡树上的水果,被老乡发现抓住了其中的几个孩子,那孩子交代说是我带领小孩儿们去的,因为那时候父亲是基地的领导,他们就说成是基地领导的儿子带头去偷老乡的水果,其实我在那群孩子中是最小的,只是跟去的。父亲得知后,狠狠地揍了我一顿,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做任何有损于部队声誉的事儿,做什么事都要想一想会对部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我心中划上了一条做事的底线。父亲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经常给我讲述他的经历,比如他在军事学院学习的情况,在我学习不够努力的时候,他还拿出在军事学院得的奖状给我看,鼓励我努力学习。给我讲述战争年代的艰苦和困难,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如何跟日军及伪军面对面地作战、如何与敌人拼刺刀,如何进行城市攻坚战,如何打追击战、阻击战,讲到关键的时候都会感慨万千,说这些战斗都是非常艰苦,非常惨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他的叙述中我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的意志及精神的磨练,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的。父亲在战争年代负过五次伤,其中一次重伤,子弹从他的脖子中穿过去,但他大难不死,曾被定为二级甲等级残废,后康复,转为三等甲级残废。父亲时常说一句话:我的战友在我面前倒下了无数,我能活到今天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与那些在战场上拼搏死去的战友相比,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因此父亲心胸宽广,遇到不顺心的事儿都能够想得开放得下。“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造反派的围攻,但因为他是“八六”海战的总指挥,受到毛主席周恩来和几位老帅的赞扬,因此,“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在父亲的熏陶关怀下,我15岁就成为一名军人了。入伍后被分配到基层连队陆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三师塔山英雄团。那时候我在连队里的年龄是最小的,部队的严酷训练、艰苦生活和严明的纪律我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适应,在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早上的五公里越野,我都能够坚持到最后。我还参加过一二三师射击队比赛,这些与父亲对我的教诲和熏陶是离不开的。父亲还给我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书籍,鼓励我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坚守信念勇往直前。我非常理解父亲对我的教诲,坚守着作为一个战士的职责。和我一起入伍的几个广州兵,因为吃不消部队艰苦的生活而做了逃兵。我能够坚持下来,和父亲对我的教育分不开。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后来我到师野战医院当卫生兵,而后经考试上了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到医院当医生。我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父亲的指引、教导、鞭策下完成的。我没有像父亲那样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我觉得我这一生没有虚度,达到了父亲对我最基本的要求。

四、离休后的孔照年

    父亲离休以后身体还可以,他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一些研讨会、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接受一些学校的邀请作革命传统教育。他密切关注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每当建军节、国庆节,一些新闻单位都要到家里来采访,请他讲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一些历史的战例,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他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军队中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也尽他的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批判。2005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海陆空三军举行联合演习,双方先在俄罗斯境内举行陆上和空中演习,而后移师我国青岛进行海上军事演习。军事演习前,中俄双方各挑选了10位海陆空三军的抗战老兵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军事演习,由总部挑选父亲作为海军代表参加了这次演习,双方老战士通过参观走访,相互交流,增加了两国两军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两军在新世纪下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军委给予这些老战士很高的待遇和评价。父亲认为它代表海军参加这次两国两军的活动是他离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是他的光荣。

“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老人利用房前的空地自己耕种了一片小菜地。这也是老人心灵的花园,蓝天下、微风中,茄子、白菜,一片柿红瓜香,吊兰、樱桃,各种花卉争奇斗艳。90岁的老人,经常在这里仰望天际云卷云舒,俯看庭前花开花落,一如农家老翁。他经常独处小菜地,边种菜养花边回味人生。父亲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钓鱼,他从不错过总政治部的老干部处和海军老干部处组织的各项钓鱼活动,每次钓鱼都满载而归。

    父亲一生艰苦朴素,衣服穿到破为止,在饭桌上他严禁家人浪费。他始终严以律己,从不用自己的影响和权力为家人子女办事,更不允许子女打自己的旗号办私事。他为官多年,却从未给亲戚朋友谋私。有些人不理解,说他不讲人情。对此,他从不过多解释,只是淡淡地说句,这是我做人的原则。

    他也非常关心家谱续写工作,4次担任孔子家谱续谱的顾问委员。同他聊起孔家的事,他开口便数起字辈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他说,在他所在的大院有四个孔裔战士,看到他们就感到很亲切。

    离休后,父亲和书法结上了缘,多次参加书画展。当要他为《孔家世家》刊物写点寄语时,他欣然题笔写下四个大字:“人民必胜”!他把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凝在笔端,洒在纸上,寄望孔家人牢记祖训,赤诚为国,热心为民。

    父亲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家乡父老,无愧于妻儿。父亲,愿你在天堂中顺心顺意。父亲,我爱您!


  五师分会 孔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