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
整理父亲王双的遗物时,发现一本通讯录、三本书,还有数十张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中的父亲,年轻、干净、帅气。通讯录的封皮上,印着“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十个字。三本书则是《郭沫若剧作选》《阿英剧作选》和《严学优版画集》。
父亲王双是江苏扬州人,1923年1月出生。他兴趣广泛,尤其喜欢绘画、戏剧。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岁月中,他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文艺战士。
上海沦陷时,父亲正在上海读书,住在亲戚家中。1939年年初,父亲进入上海现代影剧演员学校学表演,后进入上海第四职业补习学校补习文化知识。
当时,全国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年青的父亲内心激荡不已。父亲在爱国学生和早已参加革命的堂哥王枚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党的地下工作者。据上海的亲戚说,一次在传递情报时,父亲差点儿被抓。好在他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趁敌人不备,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惊险逃脱。
1941年2月,父亲进入新四军第一师战地服务团。3个月后,根据组织安排,前往江苏盐城,到刚成立不久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美术系学习。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首期招生400人,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4个学科。
当时,教学条件艰苦,教学设备匮乏。学校虽有几间教室,但无法容纳那么多学员。于是,学校西边沿河一带的树林,就成了他们经常上课的地方。一人一个小板凳,一人一块小木板,板凳用来坐着听课,木板用来放在腿上记笔记。敌机来轰炸时,就用树林做隐蔽场所,警报解除后再继续上课。行军时,将板凳和木板随身背走。
美术系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系,设有素描、速写、宣传画创作等课程。为让学生尽快掌握人体造型技法、满足根据地创作宣传画的需要,老师们从附近的破庙里找来了几尊解剖比例较正确的菩萨像,刷上白石灰,供大家临摹。由静物到人物,由课堂到街头巷尾,父亲和其他学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配合形势绘制时事漫画,或者到农村刷标语、画壁画。
1941年8月,根据形势变化,上级决定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除一部分学员调回部队和地方工作外,大部分师生留下来组成两个文艺工作团。一个受新四军军部领导,称军鲁工团,一个划归三师领导,称三师鲁工团,均设立文学、美术、音乐、戏剧4个组。经过这次调整,父亲成为三师鲁工团团员。
因为战事频繁,父亲和其他团员主要活动在前线。战斗间隙,大家一起搞演出;战斗时,主要承担战勤工作,如战前动员、战地喊话、战场救护等;一个地方被攻下来后,立即开展战后宣传。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有需要,大家打起背包就走。有时深夜演完戏,一走就是一二十公里,而且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
1941年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上海的英法租界和香港相继被日军占领,许多从事抗日文化活动的进步人士被迫转移阵地。新四军正待加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以剧作家阿英等为代表的一批沪港文化名人来到了苏北。他们的到来,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阿英等剧作家的帮助下,三师鲁工团创作并演出了大量戏剧作品。
1942年,由于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农村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农民情绪高涨。三师鲁工团适时演出了《人牛太平》剧目,表达了群众斗争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同年春,他们根据阿英的《海国英雄传》《碧血花》改编演出了话剧《郑家父子》,宣扬了郑成功誓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父亲留下的老照片中,有几张阿英及其儿子钱毅的照片。从照片背后的字来看,照片是钱毅赠给父亲的。父亲生前从未跟我讲过他与钱毅的交集,但联系到钱毅也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做过文工团团员,我想,有着共同革命情怀的他们是熟识的,友谊是深厚的。
1942年冬,为准备反“扫荡”,上级决定将两个鲁工团暂时解散。父亲随后在淮海、苏北宣传队美术工厂从事美术工作,一直到抗战胜利。
抗日烽火中,父亲和众多文工团团员以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鼓舞士气、发动群众、瓦解敌军、宣传抗战救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师分会 王丽萍
上一篇: 忠 魂 ——记葛德贤烈士
下一篇: 我的皖南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