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八子忆母亲刘润涛

  • 时间:   2023-01-26      
  • 作者:   李新春等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     
  • 浏览人数:  221


image.png

                                     刘润涛戎装像

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千千万万,然而,成为开国将军妻子的女性,却为数不多,我们的母亲刘润涛就是开国将军李少元的贤妻。

192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母亲生于江苏省宿迁县三刘庄。1942年9月参加妇女救国会工作。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一个更深人静的夜里,母亲剪开了姥姥给她脚上缠绕的裹脚布,从关她的小阁楼窗户跳了下去,奔向部队驻地,从此成为新四军第三师的一名女战士。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部队频繁战斗,夜间行军转移是家常便饭。母亲跟我们讲过一件件往事:在苏北某地,部队接到命令,夜以继日的行军,经常人困马乏,几天不睡囫囵觉。夜行军中,战士们一个跟着一个,后面的人手搭扶着前面人的行李,边走边打瞌睡。前面的人如果摔倒了,后面就会摔倒一串儿。母亲怕瞌睡掉队,曾摘一个辣椒嚼了一口,顿时两眼像冒火似的,眼泪马上流了出来!母亲还学着男同志,抓一把干树叶,用纸卷起来当烟抽,树叶又苦又涩,吸一口呛得上不来气。还有一次,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母亲骑着毛驴儿,晃着晃着就睡着了。突然觉得脖子被什么挂住了,激灵一下伸出双手,用力猛抓,结果人醒了挂在树上,毛驴却跑了,顿时也就精神了。

战争年代的革命军人,尤其是女军人,她们背负的艰苦、承受的危险, 是今天沐浴着和平阳光的人,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母亲就在这样的战斗生活中成长起来,度过她的青春年华。

母亲和父亲是由组织上介绍相识的。当时,父亲是新四军第三师十旅兼淮海军分区三支队副政委(政委由中心县委书记兼任)。相亲时,父亲送给母亲一个笔记本,在上面附了一首小诗:“墙外青松墙内花,花笑青松不如它,一日狂风暴雨过,只见青松不见花。”这算是当年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吧,不要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就是现在看来,也好浪漫啊! 1944 年初,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妻。从那时起,他们同历战火,同经风雨,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硝烟与征程嵌进母亲青春的记忆,艰难与困苦融进了母亲脸上的条条皱纹,鞍马颠簸的岁月孕育了母亲质朴无华吃苦耐劳的品格。

新中国诞生后,父亲的工作多次变动、职务不断升迁,我们家从北方到南方,又从南方到北方,搬了多次家,而母亲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养成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仍旧操着一口浓浓的苏北乡音,穿一套自己裁剪合体的布衣衫,踏一双亲手纳制的布鞋。

现在,我们八个兄弟姐妹也渐入老年的生命历程,而母亲平凡一生的点点滴滴,仍不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image.png

李少元、刘润涛夫妇1944 年于苏北

烽火岁月爱子心

1945 年老大新春出生在苏北根据地。出生的前一天,父亲还在率领部队打仗。第二天早晨恰逢正月初一,那天雪下得很大,当部队凯旋时, 母亲刚刚临产,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战斗的胜利,孩子的诞生,给了父母以及战友们无限喜悦。父母当即给孩子起了个有多重含义的名字:新春,寓意新的一年,诞生了新的生命;新春,是冉冉升起的朝阳,在迎接新中国的春天。在血与火的年代里,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下,孩子们的降生带给父母们幸福,也带来了诸多难题。那时,部队经常作战、转移,女战士们跟随着部队千辛万苦,南征北战,她们所付出的一切要超乎于常人;很多阿姨把自己心爱的孩子托付给了老百姓(解放后不少孩子找不到了)。但我们的母亲为了孩子能生活在父母身边,说什么也不肯把老大新春留在老百姓家寄养。即使再苦再累再难,也要自己带着走。

1945年秋,新四军第三师奉命北上时,出发的准备时间很短,难以筹备充足的防寒物资。同时,对东北的寒冷,思想准备也不充分。在挺进东北的数千里征途上,有时,母亲背着老大新春艰难跋涉;有时,放在挑夫的筐里,紧随部队前进。当时新春七八个月大,为了御寒,母亲经常把他紧紧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暖和着他幼小的身体。行军途中有时粮食供应紧张,母亲宁可自己少吃、挨饿,也要用省下的饭,一口口喂饱孩子;用军用水壶的水,一滴滴滋润孩子的小嘴唇。

这就是母亲:用瘦弱而坚实的双肩背起自己第一个孩子;用战士的顽强意志、坚定的脚步,行进在北上的数千里征途上;用她那柔弱的身体为孩子遮风挡雨;用崇高的信念托起心中的明天。一步步把孩子从苏北带到了东北,使新春始终生活在亲爱的母亲怀抱中。一家人始终生活在一起,体味父爱母爱的温暖。

磊落无私秉正义

在外人看来,我们的母亲身骨瘦弱难经风雨,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母亲心中永远有定力,而时时表现出的浩然正气,让许多认识她的人都非常钦佩。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委炮兵机关的造反派跑到沈阳,“调查”时任中央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伯伯的“问题”。他们想从母亲口中捞点所谓 “罪证”,狠“整”吴信泉伯伯。面

对造反派的诱迫、威胁和责问,母亲出奇地冷静、淡定。她实事求是的应对造反派捏造的所谓“事实”,据理力争, 义正词严的反驳他们强加给吴信泉伯伯,以及俞惠如阿姨的许多不实之 事,令造反派铩羽而归。母亲当时一点儿也没有顾及是否会殃及尚在领导岗位的父亲和刚刚参军的子女们。我们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忠于历史,无愧于历史。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老领导、老战友。让历史证明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还他们一个公道!多年后,我们问及母亲:你当时怎么想的,一点也不怕吗?母亲平静而淡然的说:什么都没有想。就想,不能说瞎话害人。

有一位曾在新四军第三师工作的阿姨,转业到了地方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造反派揪斗、迫害,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人担心波及自己,远远避之。而母亲得知消息后,经常主动的前往这位阿姨家看望。带去老战友们的关心和牵挂。当看到阿姨当时的状况,母亲伤心落了泪,二话没说,卷起袖子就给她洗头、洗脸、更换衣服,收拾打扫房间。在阿姨危难之时,母亲用真诚温暖着老战友的心,帮助、鼓励她走过那段阴暗的日子。

image.png

1957 年李少元、刘润涛夫妇

艰苦朴素传家宝

镢头、缝纫机、硌布板、袜底板、鞋拐子,这5件如今很难见到的普通东西,是母亲留给我们兄妹的“传家宝”。

在很多人眼里,将军的家庭环绕着耀眼的光环。其实,这个“光环”下的许许多多开国将军们的家庭,就是中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家。

我们小时候住在第三十九军位居大石桥的营房大院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健在,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8人,是一个十四五口人的“大家庭”。那时,我军正转入正规化建设,母亲和部队绝大多数阿姨都依照中央军委命令转业复员,作为随军家属,没有工资收入了。母亲既要照顾父亲,又要抚养我们八兄妹,照看四位老人。单靠父亲每月的薪金,操持这样一个“大家庭”,也是十分不易的。

熟悉我们家的人都知道,我家孩子多,生活比较困难。但母亲从未向组织上“伸过手”。军里要用农场生产的大米给家里补助。父母知道后, 坚决不要。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母亲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母亲在我们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苞米、黄豆、花生、芸豆、萝卜、白菜、雪里红、西红柿、冬瓜、南瓜、丝瓜等多种蔬菜。夏天,母亲戴着大草帽,在地里打垄、除草、上肥,……到了收获的季节,八兄妹就围坐在小圆桌旁,吃着母亲煮的香喷喷的五香花生和毛豆,吃着西红柿、黄瓜。母亲种的西红柿是酸甜的,掰开里面的沙瓤,吃进嘴里真过瘾。看着我们八兄妹开心地吃着,母亲的脸上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到了秋天,母亲切萝卜腌咸菜,冬储各种蔬果,节省了许多生活开支,减轻着家里的生活负担。

母亲还在院子的西墙边,搭一个鸡窝,养了好多鸡。每天天快亮的时候,公鸡打鸣,母亲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剁菜、拌糠喂鸡,童年的我们一听到母鸡咯咯叫,就赶紧跑去捡鸡蛋。

至今,每当想起炎炎烈日下,母亲戴着大草帽在地里劳作,满脸的汗滴落在泥土里,身上的汗水浸透衣衫的情景,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昨天,那滴滴汗珠,滴到了我们的心里。

母亲十分珍爱家里那部不知用了多少年的老旧缝纫机。用它给我们做的衣服,从来就是大孩子穿破了,就补补;小了,就给弟弟妹妹穿。衣服实在不能穿了,母亲就把它裁成一块块的布片、再层层的用浆糊粘在一块大木板上,在太阳底下晾晒。母亲说,这叫“硌布”。晒干了,揭下来,剪成鞋底形状,用锥子、针线、顶针一针针的纳着鞋底、给我们做布鞋。

布鞋穿的时间长了,鞋尖顶出小洞,母亲就用布补好;鞋底怕磨坏了, 把鞋套在铁制的鞋拐子上,就用自行车外胎剪成鞋底的样子,再把它钉在鞋底上。这样,鞋底就不容易磨坏了,可以穿很长时间。那时候谁有一双新布鞋,就高兴的不得了。老大新春清楚地记得,母亲做的布鞋陪着他念完了整个高中。

母亲有几个大大小小的补袜子的木质袜底板。用的久了,磨得十分光亮。那时袜子都是纯棉线的,很容易磨坏。母亲就把我们兄妹穿坏的袜子套在袜底板上,一针一线的缝补好,再让我们继续穿。

我们上学都住校,每个星期不能回家。袜子坏了,怎么办?母亲交给老二芳华几个袜底板,让她经常看看弟弟妹妹袜子坏了没有。发现谁的袜子坏了,芳华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弟弟妹妹补起了袜子。虽然没有母亲缝补的好,但她把母亲传给我们艰苦朴素的美德,缝进了一针一线中。

老三英山16岁那年去当兵,母亲送给他一个小针线包,在上面亲手绣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英山带着这个小小的针线包,在部队里学会了补袜子、补军装,拆洗和缝补被褥。逐步懂得了艰苦奋斗、艰苦朴素这个看似简单,但有着深刻内涵的道理。

在我们兄弟姐妹的记忆里,不知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出鞋底,做出了一双双既结实、又合脚的布鞋。母亲的双手也不知打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水泡。多少个夜晚,母亲熬红了双眼,用一双灵巧的手,为我们编织出漂亮的毛衫,剪裁出合体的衣裙。年幼的我们从没听母亲说过一个累字。含辛茹苦、吃苦耐劳的母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感受着自己付出辛苦的快乐。

1962年老大新春在沈阳上学,由于营养不足,身体瘦弱。母亲把省下来的面,炒成油茶面,装在一个饼干桶里给新春带到学校,让他每天吃点儿。但是,有一次放假,我们回家看见母亲“胖”了,腿上一按一个坑,就问母亲怎么“胖”了?母亲只笑笑,也不说话。后来我们才知道,母亲是因为营养不足浮肿了。

在家里,吃的、穿的、用的,母亲的心里想的都是父亲和孩子们,她用母爱的细心,呵护着我们、关注着我们兄弟姊妹成长。而唯独没有她自己。

在老八英英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辽南蟠龙山下那个军号回响的大院里的大忙人。除了操持家务,还担任着家属委员会主任。有时召集家属们一起开会、学习;有时领着家属们去训练、打靶;有时组织家属们为部队战士们服务:打扫卫生、晾晒、拆洗被褥,浆洗缝补军装。1963年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时候,沈阳军区政治部编印了一本小册子《军官家属的好榜样》,其中有一篇文章“艰苦朴素的将军妻子”就是记述母亲的先进模范事迹。

送人玫瑰留余香

善良,是代代传承的美德和心境。母亲就是一个善良、宽厚、乐助好施的热心人。她一生节俭朴素、勤俭持家,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热心。她不仅仅用自己的身心深爱着我们的父亲,爱着我们八个孩子,也时时、事事用自己的行动熏陶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无论是司机、炊事员和烧锅炉的师傅家里有困难,母亲总是伸出援手,把一点一滴攒下的钱和粮票送给他们,解其燃眉之急。

对于这一点,老二芳华感触颇深。她记得刚结婚时,住在部队的一个旧楼房里。入冬时来暖气,屋里管子陈旧生锈发生了漏水。楼下一位部队老职工晏师傅知道后,马上来到芳华家里帮助修暖气。当时,暖气里的水像喷泉一样喷着,晏师傅顶着喷出的水维修,把水堵住了。晏师傅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当芳华感谢他时,他连连说不用谢。他深情地说:“你妈妈对我有恩啊。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粮食不够吃, 你妈妈不知怎么知道了,就经常把你们家节省下来的粮票给我,补贴我家。”

20世纪60年代初老大新春在大石桥上中学,班里有个同学吃野菜浮肿了, 脸浮肿的眼睛都睁不开,新春听说用香油可以当药治病,回家就跟母亲说了。母亲二话没说,就把家里珍藏的、很少吃的香油,倒在一个小瓶里,让新春把这大约10 毫升的香油送给同学。后来,新春同学的浮肿好了。其实,香油哪是药呀,香油只是让他增加了一点难得的营养吧。40多年后,新春和那位同学见面时,他提起这件事时还说:“那一年多亏了你的妈妈救了我。”母亲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的事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母亲用一颗善良滚烫的心,使我们懂得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宾至如归“招待所”

小时候的记忆中,我们沈阳的家像是“招待所”。父亲母亲南来北往的老战友、老部下,都愿意来我们家住,而不去招待所。特别是曾和母亲在新四军第三师工作过的苏北老乡,就更多些。老战友们在沈阳上学、当兵或工作的孩子们到家里吃、住,更是常事。母亲把他们当成自己家的人,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他们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这些孩子们把我们的家,当成自己家一样。

这么多人,来来往往吃、住是不用交钱的。那个年代,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都非常自律,要求自己和家人很严,不会把这些本来就属于自己的花销,拿到公家去报销的。而是自己默默地承担着。

image.png

1976 年于沈阳全家合影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境也不怎么宽裕的境况下,我们的母亲是怎样节俭、勤劳,才能“应酬”这些事呀!

父亲虽然不过问家里这些“琐事”,但是,他心里深知母亲的重负和不易。有一次,与老部下姜石修叔叔唠嗑时感慨地说:“全是刘润涛用我的工资打理家里家外的事。跟你比,我家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你呢!”(姜石修叔叔的夫人有工作)当我们知道了爸爸说的这句话时,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1984年10月18日,母亲刘润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首往事,母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母亲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不知不觉中,泪满衣衫。

母亲是一个从苦难中毅然投奔革命的女性;母亲是一个跟随新四军第三师转战南北的坚强战士;母亲是一个质朴无华的开国将军的妻子。母亲这一辈子没有什么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然而,她一生中默默地实践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准则。母亲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用人民军队的传统和风范,诠释了一位将军妻子的高尚品行。母亲没用过华丽的语言教诲我们,但她身传言教,身体力行的朴素人生,教会了我们兄弟姐妹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她把浓浓的亲情,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我们兄妹的心中,教会了我们互相关爱,手足情深。

今天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母亲留下的很多东西用不上了。但是母亲的精神已经传承给了我们,深深的铭刻在我们的心里,陪伴着我们,直至永远!

 

三师分会 李芳华 李英山 李利利李新建 李南 李宁 李英 (管沈华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