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苏中,赓续永远的红色血脉

  • 时间:   2023-01-24      
  • 作者:   胡继军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六师分会     
  • 浏览人数:  1303

苏中,一个值得我永远铭记的地方,它是我的三位至亲,我的父亲、母亲、岳父曾经战斗、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是父亲与母亲相识、结婚、生子的地方,也是我生命的启源之地。

苏中,是个从前被应用,现在较少称谓的地域概念,顾名思义,指位于江苏省中部的区域。

现在通常将江苏以长江为界分为两块,长江以北称为苏北,长江以南称为苏南。

所谓的苏中,在苏北,特指苏北南部靠近长江的一片,与苏南隔江相望。

在抗日战争中,苏中就不仅仅是地理地域概念,而是行政概念、军事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的一个军区所在地,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所在地。

苏中,被编入新四军部队的番号,称“苏中军区”,被编入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名称,称为“苏中抗日根据地”。

一、在苏中,留下我的至亲长辈的战斗足迹

(一)我的父亲胡文杰

我的祖籍地在苏南的丹阳,父亲在那里出生,成长,22岁参加新四军离开了丹阳,是一名牺牲在上海解放战役中的烈士。

他33岁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苏中度过。

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父亲的命运,他投笔从戎,组建家乡抗日自卫队。1938年夏,已是共产党员和丹阳抗日自卫总团一大队文书的父亲随队编入新四军一支队,正式成为新四军的一名战士。他所在的部队先后成为新四军一支队领导的“丹阳游击纵队”、“挺进纵队”。1939年底渡江北上到达苏中,先后在新四军“挺纵”三团、“挺纵”四支队工作,曾任苏北指挥部一纵四团政治处主任,相继参加了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曹甸战役等战役战斗。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组建新四军一师,父亲先后在一师一旅一团、一旅三团、一旅政治部、苏中三分区靖江独立团、苏中五分区丹北独立团、特务一团任政治处主任,相继参加盐城反“扫荡”、苏中反“清乡”等上百次战斗,两次身负重伤,多次受嘉奖表彰。

解放战争中,父亲任华中二分区四团副政委、高宝团副政委、四团政委、六团政委,参加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第六仗邵伯守卫战。新四军主力奉命北撤后,父亲所在团是少数留在苏中、苏北坚持与国民党军作战的部队。

1949年初父亲临危受命,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五九团团长,率队渡江,参加解放苏南江阴、无锡、苏州等战斗和上海战役,于1949年5月15日月浦攻坚战中,牺牲在团指挥所的战位上,时年33岁。

父亲自1939年12月至1949年4月长达9年半的时间转战在苏中泰州、泰兴、兴化、江都、高邮、宝应、扬中、如皋、海安、靖江等地,他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作战生涯的绝大部分征程,将青春热血奉献在苏中大地。

(二)我的母亲唐渠

母亲是上海南汇(现浦东)人,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城市贫民家庭,从小受父母冷落,常常挨饿受冻,甚至挨打。我的母亲本姓赵,9岁被送给唐姓人家作养女,伺候养父母,受尽虐待和岐视。母亲倔强勤奋的性格和自立自强的追求,使她从小学、初中到考入上海法租界怀久女中上高中,一直学业优异,靠奖学金和免学费奖励坚持学习。后经老师推荐升入广仁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学习,在这里母亲参加抗日读书会活动,遇到了地下党党员,接触了革命理论,萌发了参加抗战的愿望。

1941年冬,出于离家束缚的心愿和抗日救国的抱负,母亲与几位同学结伴在地下党的安排下毅然离开上海,乘船沿江北上,秘密到达苏中的泰兴,加入了新四军一师一旅。

母亲被分配到一旅所属如西(现如皋)服务团卫生所当医务员,后又到一旅卫生部如西休养所、一旅三团营溪休养所担任医务员、副所长。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最残酷、最激烈的阶段。侵华日军向苏中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为粉碎敌夏季攻势和“五一大扫荡”,新四军一师按上级部署实施反“清乡”和“打埋伏”。 “打埋伏”期间,部队暂时隐蔽,化整为零,部分人员离队、分散或回家。母亲向组织上表示绝不离开部队、永远不回上海那个类似牢笼的家。根据组织安排,母亲改名换姓,以小学教师身份,进入靖江季家市(现季市镇)中心小学当教员,以亲戚关系借宿在一名中医家。由于地方党组织的精心安排和人民群众的掩护支持,也得到一师一旅首长的直接关心,母亲只身在有日本鬼子据点的敌占区坚持了半年之久,虽远离部队和战友,但她坚信党,坚信人民军队,坚信人民群众,坚信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终于完成了“打埋伏”任务。

1943年初组织安排她返回部队,任苏中三分区靖江休养所副所长。

1943年下半年,父亲负重伤在靖江休养所治疗养伤,母亲为他治疗,他们认识、相互了解并确定了恋爱关系。

他们以共赴国难为重,相约,抗日战争不胜利,鬼子不投降,不结婚。

1944年1月,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母亲与父亲信守诺言,在各自岗位战斗、工作,忙碌着,直到日本鬼子投降,抗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他们于1945年11月才结婚。

1945年至1946年,母亲先后在苏中五分区休养所任所长,华中二分区医疗三队任副队长,战斗在泰兴、如皋、靖江一带。

解放战争爆发后,1947年初,新四军奉命向山东、东北北移,母亲带着未满月的大儿子随部队北行,靠两条腿经苏北、鲁南,硬是走到了胶东,又乘船过海到了大连、安东(现丹东)。

根据上级任命,母亲担任辽东军区卫生部第二休养所所长,参加了辽沈战役,直到1948年8月归建回到已是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二分区的老部队,回到苏中地区。

母亲自打参军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在苏中地区作战、工作、生活了7年多,她在战火硝烟中的足迹深深印在苏中大地。

(三)我的岳父晓星

岳父参军前的名字叫孙德培。岳父的祖籍在宁波,从他父亲那辈到上海谋生,他出生、成长都在上海。由于自幼丧母,继母待他不好,受尽冷落,从小就吃尽苦头,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是在心酸苦涩中度过的。

日寇侵华,上海沦陷,岳父家境越来越不好,他没上完小学就辍学务工,十三四岁便四处打零工,艰难度日。为维持生计,他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工,接触了地下党员,接受了革命教育,萌发了投身抗日救国的志向。

1941年冬,18岁的岳父在地下党的安排下由上海乘船沿长江到苏中如西(现如皋)新四军驻地芦港村,参加了新四军如西服务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42年春,岳父进入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分区的如西独立营后,任文化教员,1942年秋到新四军一师一旅教导队受训,1943年初进入在启东海复镇成立的抗大九分校学习,成为第一期文化队学员。他一边学习,一边战斗,接受系统的政治教育、文化学习和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一名有坚定信仰,跟共产党走和热爱革命文艺工作的新四军战士。

1943年春,抗大九分校奉命渡江南下,经过被学员称为“小长征”的长途行军,历时近一个月到达苏南的溧水,配合新四军6师16旅参加了苏南反顽战役。

岳父虽在苏中待了仅一年多,却是他新四军生涯的开启阶段,用他自己的话,完成了一个受苦徒工向革命战士的转变。

在新四军,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著作和革命理论,树立了跟共产党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信念,被抗大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学员之间的战斗友情所激发和感染,坚定了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抗日救国伟大事业的追求。

在苏南反顽战役铜山守卫战中,岳父与战友们一起面对数倍于己和武器精良的国民党顽军毫无惧色,以“与阵地共存亡”的血性,不怕牺牲,英勇战斗,血战三天三夜,直到身负重伤昏死过去。

战斗结束后,岳父幸被友邻部队救出治疗,捡回一条命。但九分校未得到他生还的消息,认为晓星在战斗中牺牲,追认他为烈士,开了追悼会,两位战友创作了《英雄们还活着哩》的悼歌。没想到这首歌应验了,三个月后,这位活着的“烈士”归队了,让大家非常意外和高兴,岳父写下诗篇记载这段传奇经历。

1943年10月岳父入党。

1944年初他从抗大九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当文化教员、宣教干事,后又进入军部文工队,新四军文工团,华东野战军文工团,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等战斗足迹洒遍淮南,苏北,鲁南,胶东,东北,一直到新中国建立。

岳父在苏中时间不长,但这里是他一生中军旅生涯的启航之地,是他成为革命战士、党的文艺工作者的奠基之地。

我的父亲,母亲,岳父三位至亲前辈都是新四军,还都在一师一旅战斗、工作、生活过。父母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苏中,岳父在抗日战争中在苏中,是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培养、锻炼、造就了他们,是苏中人民群众掩护、支援、滋养了他们。

父亲胡文杰、母亲唐渠、岳父晓星三位新四军的普通一兵,他们在苏中的战斗生涯,是千万新四军将士的缩影,是战史宏篇中的些微小段,是战争狂涛巨浪中的水滴,但,折射出了新四军的光辉。

苏中,既是前辈们终生难忘之地,也是我们后辈追寻、缅怀、赓续之地。

 

二、在苏中,我们看到一群热血青年,为国家存亡民族安危而投身抗日的豪情壮志

父亲放下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已任小学教师的教鞭,弃文从武,义无反顾拿起枪,出生入死与日寇血战,多次负伤而不顾,打仗始终冲在前,被战友们誉为“拼命三郎”的政工干部。母亲是上海一所护校优秀生,毕业后可进大医院工作,可她毫不犹豫离开大都市,在简陋的茅屋民舍、冬寒夏热的芦苇荡和腥臭的烂泥塘,为救护伤员日夜奔波,即使生病也穿行在随时可能与鬼子遭遇的乡间路上,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完整觉,没吃过一顿完整饭,幸运的是她多次躲过了危难。不满18岁的岳父,拖着瘦弱的身躯和眼睛深度近视参加新四军,他感受到从来没有的热情、温暖和尊重,他一下子爱上这个集体,这支军队,以至抗日救国的事业,他拼命学习,工作中有使不完的劲儿,还练就了夜行军拉着前面战友的衣摆就能睡一觉的奇功,他抱定将青春、智慧全身心献给人民解放事业的志向,终生不渝。

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付出了血汗、安宁和舒适,经受了艰难、困苦和险峻,得到了如愿、尊严和定力,实现了追求、坚守和理想。在新四军里,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战士。

三、在苏中,我们看到千万新四军将士精忠报国铁血忠魂的战斗雄姿

这些将士有的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经受了常年生活在山野丛林随时与敌交战的考验,成为对党忠贞不二,革命意志无比坚强的钢铁战士;有的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过爬雪山过草地的奇苦,经受了无数次战斗血与火的考验,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脊梁;有的在“皖南事变”中死里逃生,浴火重生,虽然命悬一线,但更加坚定革命意志,面对凶残的日寇和卖国忘祖为虎作伥的伪顽,毫无惧色,一往无前;有的家境殷实甚至富有,他们有文化,有知识,本可在城市谋职就业,守着温暖的家庭和相濡以沫的亲人,但他们自愿放弃城市优裕生活,在民族救亡图存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战斗,战斗。

伟大领袖毛泽东赞誉新四军是“华中人民的长城”!

四、在苏中,我们看到无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新四军是个英雄辈出的群体,场场战斗有英烈们献身,累累战绩是英烈们创造,殊殊战功是英烈们立下,次次胜利是英烈们夺取。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部队,在苏中这片土地建立、征战直至离开北上,鏖战9年,战绩辉煌,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万千英烈中共产党员们是先锋,是主力,是标杆,他们践行党的宗旨,肩负党的使命,发挥党员作用,像旗帜去召唤,像罗盘去引领,像压舱石一样稳定军心,又像利箭一样直击敌人。

粟裕师长坚决执行党中央、军委的指示,以正确的战略方针,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缜密的作战部署,指挥部队打胜了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高邮战役、苏中战役等,起到扭转战局的重要作用,在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军战史上留下一页页经典和辉煌。

粟裕师长作为一名新四军高级将领和共产党员,给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留下许多传为佳话的故事。人们从他身上认识了共产党,认识了人民军队的本质。

粟裕大将也以他的信念、境界、胸怀和品德,处处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遵照粟裕的遗嘱,他的骨灰安放在苏中多处新四军征战地,他与战友,与同志,与群众葬在一起,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五、在苏中,我们看到为人民洒尽一腔热血,九死不悔英烈们的忠魂

苏中地域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十几个市(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处处留下新四军一师和相关部队纵横驰骋的战斗足迹,回荡着几百上千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气息。

如今,硝烟虽已散去,忠魂依旧长存。在几十座战斗纪念碑,在几十处烈士陵园,在数不清的战斗遗存地,安息着成千上万名新四军英烈的遗骨,传扬着他们功昭青史的英名。新四军一师政委刘炎、一师二旅四团政委郭猛、一师三旅七团团长严昌荣、苏中行政公署公安局长周山等烈士安息在苏中。

实际上留有姓名的烈士只是少数,绝大多数是无名烈士。

战争年代部队作战地域频繁变换流动性大,作战人员伤亡失散失踪又不断补充变化大,一线作战基层营连指战员的管理资料不易保存遗失可能性大,所以,牺牲烈士很多都无法查证,沒留下英名,他们为了胜利甘愿牺牲并不为人知,他们是令人无比崇敬感佩的无名英雄。

在苏中多个烈士陵园的墓碑上刻着“此处安放新四军烈士遗骨”等,人民群众收殓了这些牺牲烈士的遗体,却无法获知他们的姓名,“无名烈士”四个字就是无数英烈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最崇高永不泯灭的敬称。

苏中承载着我厚重的寄托,对新四军光辉战史的铭记,对前辈征战足迹的寻觅,对流淌血脉红色基因的赓续,对繁荣富强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期冀。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六师分会 胡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