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转瞬间我们也步入老年即将面向暮年。这时人的怀旧情绪愈加强烈,然而让我们思念最深的就是父亲、母亲。父亲已离开我们6年多了,而母亲业已离开14年有余。作为革命者,他们一生奉献、清身名正,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唯有留下的是我们在童年时的温馨记忆、在青年时的深情教导,在中年时慈祥而可亲的音容笑貌。我们多么希望这些存储在心中的情愫能够留存更加久远。为此,制作了这版视频。本片主要根据父亲写下的自传《一个战士的足迹》和个人的回忆而成,难免挂一漏万,谨请原谅。谢谢!
长子:一林 2021.4.17
中国的江西省鄱阳县东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尽受鄱阳湖的滋润、饱汲天灵地杰,是个人才辈出的鱼米之乡。
在20世纪初,县城里有一家名叫“同顺号”的鞋店。店主人李福喜生性勤劳善良、安分守己胆小怕事,依靠祖传下来的制鞋手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养活着全家十几口人。李福喜的妻子江清香性情温顺、相貌清秀、为人和顺、勤俭持家,是个贤惠的家庭主妇。
1919年3月21日江清香为李家生下他们的第六个孩子,男孩眉清目秀、文雅和顺,遗传了母亲江清香的秉性。夫妻二人为这个孩子起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名字--李清泉。幼年的李清泉清雅内敛,他自幼聪慧好学,早早就显露出绘画的天赋。
李清泉7岁入学,念过私塾、上过小学,都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因为小时喜欢画画,香烟盒上、纸牌上的古装人物画、广告招贴画以及旧报纸上的画,都是他临摹的对象。可能画得还不错,父亲李福喜很高兴,以为李清泉有美术天才。但他和妻子靠祖传下来的制鞋手艺,惨淡经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为了能让小清泉的天赋得到培养和展现,最终能够出人头地,全家人省吃俭用,为其积攒学费。
1931年,李清泉12岁时终于考入设在鄱阳城内的陶业学校艺术系学习。
家里虽然勉强能供李清泉上陶业学校,但家境已日益困难。学校离家较远,在县城边上,中午这顿饭无钱在学校搭伙,都是三姐李桂凤提着饭盒从家送来。那时家中常常断炊,无米下锅。一天中午,清泉久等不见三姐来,就知道家里又断炊了。为忘记饥饿难受,就去打网球。放学回家,母亲问李清泉中午怎么过的,他说打网球也就不觉得饿了。听到这里,母亲一把抱住年少的小清泉,伤心地落下眼泪。
冬天到了,同学们都穿上棉衣、棉袍,有的还是新做的,看上去就觉得暖和舒服。而父母无钱给李清泉做棉衣,只好将父亲的一件破旧长棉袍穿上,又肥又大。到了学校,同学们都讥笑他,有一位女同学指着他说:“真难看!”让他很受刺激。那年,发生了“918”事变,学校里增加军事训练课,学生们都要上军事操,上操时不能穿长袍。别的同学脱下长袍,里面有短袄或毛衣。李清泉是空心穿棉袍,脱下长袍只剩两件单衣,只好咬紧牙关在寒风里上军事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垮台后的民国时期,这时的军阀混战及以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和艰辛。这也给由童年成长到青少年的李清泉留下了深刻的阶级烙印。
在童年时小清泉就经常看到旧军人拿了定制好的皮鞋、武装带后还态度蛮横,不给钱就走。父亲瞪眼看着不敢吭声,有时还要笑脸相送。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阶级等恶势力残酷地剥削和欺压着劳苦大众。
有一年夏天,国民党警察在街上欺负人,李清泉说了一句抱不平的话,警察竟把他和父亲一起抓到警察局。父亲是个胆小的人,吓得要命,见到警察局长赶忙跪下求饶。警察局长见李清泉还站着,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父亲又赶忙拉他跪下,清泉很不愿意,又怕父亲为难,只好也跪下。局长向父亲问话,清泉刚申辩了两句,局长立即粗暴地呵斥李清泉说:“再讲就打嘴!”这件事,更增加了少年李清泉对国民党的不满。
国民党统治时期,学生毕业就是失业。为此,李清泉曾和几个同学共同合资办了一家经营瓷器的商店,取名“陶瓷合作社”。但因当时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贫困,加上他们既无经验又无资本,“合作社”办不下去,年轻人的幻想很快破灭了。
这时在报上看到设在景徳镇的江西陶业管理局附设陶业人员养成所招生广告,学期一年,不但不收学杂费,而且学校供给食宿及零用钱,毕业后全部留陶管局工作。看了这条消息,李清泉喜出望外,立即赴南昌投考,幸喜被录取。第一次辞别父母,到景徳镇上学。这时他正十六岁。
著名爱国人士及社会活动家杜重远先生是陶管局局长兼养成所所长。而养成所的教员大多是918事变后,不甘做亡国奴的流亡人士。招收的学生不单单只是贫穷的青年学生,还有很多仰慕杜重远先生的爱国思想和情操、希望在他领导下做一番事业的人。
陶业人员养成所的一年学习,对李清泉一生起了关键作用。这年除课堂学习外,他阅读了大量翻译的苏联文学作品及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读本。而且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了爱国救亡的宣传和社会活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变化,由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由政治上的幼稚无知到政治上开始觉醒。可以说这一年是李清泉思想上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是李清泉一生的转折点。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一二九运动的洗礼下很多进步学生都认识道只有革命中国才有希望、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李清泉便是其中之一。1936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在江西,他们这些进步青年也将陶瓷局读书会改成江西救国会,开展爱国救亡运动。
同年夏天,救国会骨干张三桂、严兴让等和皖赣边红军游击队秘密取得联系,在党的指示下李清泉和进步青年们用青春的激情继续投身到火热的爱国救亡运动中。
由于杜重远先生积极支持陶养所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出版发行针砭社会黑暗、提倡改革、号召抗日救国的“新生”等刊物,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忌恨,杜重远先生被捕入狱,进步刊物也被查禁。这一系列的事件使李清泉进一步认识到国民党对敌妥协,顽固镇压爱国进步力量的丑恶嘴脸,更加坚定了抗日救国的信念。
因为陶养所青年学生的社会活动,国民党政府对陶养所进行了监管和压缩编制,使本来要全部留在陶业管理局的学生,绝大部分得不到安排,只留下十几个同学分配到陶业管理局工作,李清泉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分在一个负责陶瓷设计和美术的部门当助理技佐。
1936年,在杭州、广州两地举办4省土特产展览会。在陶业管理局,由德高望重的孙警中先生率领熊振作、潘琪、李汉雄和李清泉等数人,带着大批景瓷产品,前往参展。这是李清泉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在广州,参展结束时他和几个同学向孙先生请假,到香港去看了一下。在那里,他们仅仅呆了几个小时,但是内心却受到深深的刺痛,看到香港及其辽阔的海湾竟在外国人手里,到处是英国人和印度巡捕在那里耀武扬威,令人非常气愤。通过此行,李清泉增长了不少见闻,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比过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打内战、一致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7.7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掀起巨大的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保家卫国的浪潮。也就是这个时候,年轻的李清泉真正认清了自己因该走的路,以坚定的步伐迈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史无前例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征程。
1937年10月2日,国共两党根据谈判达成的协议,将分布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我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项英为分局书记兼分会书记,陈毅为军分会副书记。
就是这个时侯,一个把李清泉引向光荣而艰巨的革命道路之人ー一陈毅同志来到了景德镇。大概是党组织的安排,陈毅同志会见了青年学生们。
陈毅同志用浅明而风趣的语言,同青年学生们谈了卢沟桥事变后我国形势的深刻变化,阐释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数共产党人,共产党为什么还要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以及国共合作的前景,他都一一作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当陈毅同志了解到学生们都希望到延安去,陈毅同志说:我可不带你们去延安,延安固然是个好地方,但是全国的抗日青年都到那里去是不可能的。当前最需要你们的,是投身到实际的抗日斗争,到杀敌的战场上去。陈毅同志告诉大家离景德镇不远的瑶里,有一支红军游击队,并简单介绍了这支红军队伍的情况。(爷爷说)
当时,红军游击队改名为江西人民义勇军,在景德镇设立了办事处,主任是李步新同志。李清泉和几个同学与办事处取得联系后,辞别了父母和家乡景德镇,前往瑶里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从此,李清泉象所有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热血青年一样,屹然决然地投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队伍中,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将自已毕生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这一伟大的事业中。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坚持南方八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春天,改编后的新四军军部及三支队,在安徽岩寺一带集中;四支队在皖西流波曈集中。在岩寺集中后,经过短期整训,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进驻泾县云岭一带,各支队则先后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踏上了新四军抗日救亡的光辉历程
2015年九月,安徽省新四军协会邀请部分新四军子女参加在岩寺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李一林,李一燕兄妹应邀参加。参会新四军子女合影。项英之女--项书云一家。保存在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里的李清泉采访录像,叶挺将军之孙女--叶莲。李清泉为纪念馆题的词。
正是在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李清泉和当时在江西景德镇的一些进步青年有幸跟随陈毅同志奔波在皖、浙、赣边境的一些地方.目睹了“八省健儿,组成一道抗日的铁流”汇集皖南,向岩寺集中的雄伟场面。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知识青年们和陈毅同志时断时续地在一起行军、宿营、集会、谈话。耳闻目睹,使他们深切感受到陈毅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对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对青年们寄于殷切的希望并加以无微不致的关怀和教育.
在瑶里,陈毅同志对李清泉等十几个刚参军的知识青年非常关心。他经常询问他们的情况,并到住地来看望年轻人。陈毅同志鼓励他们参加革命队伍,并教育他们要丢掉小资产阶级的幻想,要准备吃苦牺牲。又教导知识青年们不能看不起“大老粗”,要向工农兵学习,不能摆知识分子架子。他风趣地说:“要说知识分子,我可是个大知识分子哟,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嘛!”陈毅同志及时地给青年学生们上了参加革命部队后的重要的第一课。
在行军途中,根据陈总的教导,李清泉与新战士们学习和发扬红军宣传队的优良传统.沿途贴标语,刷口号,每到一村访贫问苦.做群众工作.有时还召开群众大会唱歌演戏、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响彻他们走过的山村:《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小戏,每次演出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老人和妇女们常被打动得流下眼泪,有的小伙子则当场要求参军。
1938年4月新四军岩寺集中时,军部刚成立需要人,就从一支队服务团抽调一批同志到军部工作。从瑶里参军的10几个人,有的调到军部服务团.有的调到军教导队,有的调到兵站,李清泉则调到军政治部工作。这些人,除了一两个人意志不够坚定中途退出了革命队伍.其他全部都沿着陈毅同志所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其中有的同志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战斗洗礼活下来的同志,后来大都成了党和革命事业的重要骨干。
在皖南、皖中完成集结后的新四军奉中央的指令开始东进。在挺进江南后的第一仗是韦岗之战。1938年6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陈毅司令员带领下,进抵苏南。6月15日,副司令员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和第一支队二团一部,在宁镇之间的下蜀车站破坏铁路,中断敌交通。
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新四军初战的胜利。
193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纪念日,也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一个党的诞辰日,在纪念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李清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政治部宣教科长冯定和文娱科长吕蒙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们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对李清泉给予非常大的帮助和关心。体现了革命队伍里,战友之间亲如兄弟般的友情。
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在中國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而且不断地壮大了自己。引起国民党政府极大的恐慌。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持久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更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断制造摩擦,频频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军事进攻。从1939年冬到1943年接连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1940年3月4日李品仙桂顽5000余人分南北两线向路西中心区进攻.3月21日韩德勤集中一万余人开始包围并猛攻半塔集。我军第四、第五支队及前来支援的江南新四军,陶勇率领的苏皖支队、叶飞率领的挺进纵队协同作战,先击溃并歼灭桂顽 一部并乘胜攻克定远县城,而后挥师东援,击溃包围半塔的韩顽部队,将其赶过三河以北。新四军主力也及时赶回路东,叶飞所部同时西渡运河配合作战.一鼓作气,击溃韩顽。这次胜利,是华中敌后第一次大规模反顽的胜利。新四军继八路军之后取得的这次重大胜利.宣告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彻底失败。半塔保卫战创造了新四军反顽斗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坚守待援的范例。
抗战初期,李清泉一直在新四军政治部工作,1939年奉调从皖南到江北的四支队工作。因此也侥幸避免了此后在皖南事变中遭遇不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暗地里却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共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悲痛万分,义愤填膺,借用曹植《七步诗》的典故,题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并亲自到大街上向群众发放报道“皖南事变”的报纸。
随后中共中央立即发表了对皖南事变的谈话,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制造内战的阴谋和罪行。1月20日,党中央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同志为代理军长,张云逸同志为副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治委员。1月28日,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由最初的四个支队,扩编为七个师。新四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以更加雄壮的阵容,出现在敌后抗日前线。
“北伐名将”叶挺将军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这是2015年9月,新四军子女们在安徽泾县参观“皖南事变”纪念馆。人们知道新中国的诞生是由无数的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人民会永远怀念他们!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仅是抗日阵线中的有生力量,也是爱护人民保护人民的文明之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有一只闻名的连队就出自新四军。
在新四军这个革命的队伍里,在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李清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通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他的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革命理想越来越坚定。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逐渐由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指挥员,一个革命军队里的政治工作者。1945年7月李清泉调任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宣教部长。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政府代表签属了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者却不甘心失败,还要垂死挣扎、负隅顽抗。因此,在中国境内对日军的最后一次战役就是由新四军完成的。
在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仅新四军对日伪军共作战约两万余次,歼灭日伪军总人数约40万左右。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艰苦卓绝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反侵略斗争中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乱之苦,积贫积弱的中国极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修复战争创伤、人民需要安居乐业、但蒋介石反动政府却为了反共灭共,很快发动第三次国内战争。这就是最终打倒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解放战争开始了。
1946年1月国民党调集10万大军向山东鲁南解放区进攻,但最终被我山东野战军击溃。国民党郝鹏举部害怕被歼,在台儿庄率2万余人起义。 郝鹏举,是一个惯于投机取巧,反复无常的国民党反动军官。抗日战争时期就曾经投靠日本和汪伪政府当了汉奸,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摇身一变投靠蒋介石,成了“国军”。现在虽然又向解放军投诚但骨子里并沒有改变,仍然是反动透顶的反革命分子。
在1946年底宿北战役国民党惨败后,1947年1月蒋介石再次调动19个整编师49个旅近30万人进攻我山东解放区。这时郝鹏举看到来势凶凶的国民党军,反动本性立刻显露出来随即反叛投敌。此后,鲁南战役开始。
1946年9月11日李清泉的夫人孙琪生下他们第一个男孩,取名李一麟。
鲁南战役历时18天,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53000余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48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缴获重机枪若干。
战役结束后,陈毅挥笔写下了《鲁南大捷》的诗篇:“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鲁南大捷,是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在陈毅、粟裕同志指挥下,山东、华中广大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这次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我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五万余人的新纪录.
1947年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部队进行统一整编,原来的旅改编为师。这时李清泉调任华野2纵4师第12团政治委员。
部队整编后,华野第2纵队接受的第一个战斗任务,就是在苏北东海县白塔埠地区讨伐国民党军郝鹏举部。
2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受命后,召集各师首长研究作战部署,分配作战任务。4师附加纵队特务营等部队担任攻歼郝鹏举总部及其第4师的任务。4师师长朱绍清、政委高志荣根据当时情况,決定集中兵力突然袭击,速战速决。而12团的任务是迂回到白塔埠南侧,从侧后方攻击郝鹏举总部。李清泉与团长阮贤榜接受任务后,沒有再研究安排任务的时间,许多工作只能在行军途中边走边布置。
4师于2月6日晚对郝鹏举总部的总攻开始。全师炮兵集中火力猛力轰击,山呼海啸、震天动地,敌人不支开始动摇,大批敌人向东逃窜。我军以轻重机枪和猛烈炮火追射敌军,打得敌人人仰马翻。 晚11时许战斗大致结束,郝鹏举被生擒。二纵各部队完成任务后,先后撤离战场,兼程北上。12团则最后结束战斗、打扫战场、清点战况并将郝鹏举押送到纵队部。附:陈毅有诗:示郝鹏举 教尔作人不作人,教尔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尔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
1947年3月,蒋介石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地实行重点进攻。山东方向的国民党军队集中24个整编师45万余人,向我军大举进攻,山东战场进入最艰苦的时期,12团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李清泉和阮贤榜率领12团先后参加了临蒙公路出击作战,孟良崮战役阻击战和南麻、临胊、莱阳、胶河等战役。12团在战争中得到了锻炼,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为加强苏北力量为解放军已后渡江南进准备条件,1948年春,二纵奉命南下苏北与十一、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
1948年底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部队经52天激战结束了辽沈战役。此役共歼敌47.2万余人,使东北野战军得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也使东北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巩固和可靠的战略后方。
几天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3年解放战争中最大的战役—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野二纵是淮海战场的主力之一。在整个战役中, 二纵能攻能守,善打阻击战为保证兄弟部队围歼敌军起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围歼黄百韬兵团。开始, 12团与二纵四师兄弟部队共同,为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参与了攻击、追击、阻击战、歼灭敌军多起。11月19日淮海战役第2阶段开始后,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中野又包围了黄维兵团。 4师作为二纵先锋沿津浦路南下迎击李延年、刘汝明二部。李清泉与团长阮贤榜率12团首先攻入固镇,迫使敌人退守蚌埠。使李、刘兵团与黄维兵团距离拉开到150里,黄维兵团孤立无援。
为阻止杜聿明集团与黄维兵团会合南逃,12团又随二纵北上截击杜聿明集团。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后,杜聿明集团己在四面楚歌之中。1949年新年刚过后的1月6日对杜集团的总攻开始,阮贤榜、李清泉指挥的12团7连像一把尖刀插入敌96师指挥部,为纵队最后攻击陈官庄打开大门。10日杜总部被我军攻破,杜聿明被俘。至此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
战役中,共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五个兵团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一个绥靖区,正规军连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在淮海战役即将结束的1949年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又发起了对國民党统治集团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國民党军队52万余人,解放了华北全境,长江以北基本上已掌握在人民手中。
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奉命进到徐州以北,进行为期1个月的休整。其间,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全部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一改编,华东野战军改编为 第三野战军.华野第二纵队改编为第二十一军,所属的四、五、六师依次改编为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师,六十一师原所属的第十、十一、十二团依次改编为第一八一、一八二、一八三 团。李清泉被任命为第六十一师政治部主任,胡炜为师长、王静敏为政委、叶泰清为副师长、李挽轮为参谋长。休整期间,部队在总结淮海战役经验的同时,认真学习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等中央文件,同时认真进行了关于城市和新区纪律政策的教育,在思想上为进军江南作了必要的准备。
2月15日,六十一师奉命南下,乘火车沿津浦路徐州、蚌埠,于22日全部进到合肥以南的中派河地区,开始了渡江前的各项具体准备工作。这时,李清泉组织全师进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学习。
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又一重要的战役,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粉碎了蒋介石反动集团妄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隔江而治、负隅顽抗、伺机反攻、继续与人民为敌的梦想,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进而解放全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在锦州市、徐州市、天津市建立了纪念馆。2012年11月28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李清泉提议、安徽省委省政府上报、中央批准后建成开馆。
高耸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前的胜利塔高达99米,九九八十一,代表着"八月一日"建军的人民军队的胜利,整体建设从空中俯瞰呈五角星的形状。
高大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为全铜铸制,从东向西分别为谭震林、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粟裕五位总前委成员,
表现出五位领导人在合肥瑶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
渡江战役纪念馆体现的是水与战舰的主题,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
舰首跨度35米、悬挑高度44米,纪念馆整个馆体地面长度南北长107米,宽39米。馆身以49°角向前倾斜,象征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
纪念馆主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内基本陈列《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情景,全面展示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
这是李清泉捐献给纪念绾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日记,其中有很多记录了渡江战役前后的事情。
李清泉日记摘录
乘车南下 1949.2.15
我们六十一师部队乘火车沿津浦路南下。过去部队从来没有乘过火车.今天是第一次,自然很高兴。车站上、月台、路轨两侧都坐满了战士。干部们指挥着部队集合、上车;通讯员们来往穿梭不停.枪炮和弹药及牲口集聚在另一广场上,一匹匹骡马昂首嘶鸣。这一切景象,说明了我们的胜利。过去,铁道对我们是封锁线,要在晚上,放上警戒,抱着紧张的心情偷偷过去。现在,铁道为我们服务了,火车将载着我们南下.这怎么不令大家兴奋呢!
如何工作 1949.2.16
要我当师政治部主任.真是进退两难,讲价钱不行.担负如此重任.实在力难胜任。
可是事情已做了决定,而且不能再改变,只有硬着头皮干.为了对党负责,“有几分热发几分光”的态度是不够的.必须切实克服缺点,努力提高,力求进步!
过蚌埠(1949年2月17日)
天未亮即起。孙琪同王瑛同去蚌埠江淮军区工作,部肼出发前她们已先走了。
国民党匪帮逃走时将淮河大铁桥炸塌,这是我们不能乘主直达合肥的原因。想起来也有趣,破铁路,过去是我们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的办法,今天,国民党竟使用起来了。这标志着一个根本的转变。
部队继续南进。在桐城、项镇铺地区,展开一个多月的渡江准备。在此期间先后在巢湖、
白荡湖、竹杖湖进行水上练兵、筹集船只和船工、训练水手、侦察地形、了解敌江防况,并进行思想工作。
巢湖练兵(1949年3月10日)
为了便于部队进行水上训练,我们移向巢湖边上。。。。。天雾,看不见湖边,亦可谓水天一色了。从一八二团、师直经一八三团到一八一团,沿湖百十艘船扬帆点点.已在湖中演习队形了。水落未涨,船不能靠岸,上下船均得涉水。天阴,气候仍寒,因此部队增加了病号。百炼成钢.苦练才能提高技术,不能因此而停止演习,这只有管理上更加注意,上岸后用干布擦干身体,多吃辣味汤,防止生病。
炸弹!和平?1949.3.28
今日天晴,适敌机来,发现目标,投弹一枚.炸死船夫一人、伤四人。群众携儿带女四散逃离本镇。因敌机的扰乱.船工逃散一部,项镇铺市民亦闭门停业。敌机此类行为应予报道,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和谈的阴谋!
思想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 (1949年4月6日)
我觉得当前部队有一部分同志.特别是-部分干部看过了长江地形后,确实存在盲目乐观轻敌的思想。但.根本上还要继续解决生死观的问题。在极端危险困难时,
有保命思想;在胜利来临时,也有保命思想。因此,还要不断巩固阶级立场,提高共产主义觉悟,使干部、战士自觉自愿为革命.为人民牺牲一切。
出征动员(1949年4月12日)
这两天各团先后均开了英模功臣会、授奖典礼、出征誓师大会等,准备在上级一声号令之下勇猛打过长江去.部队情绪甚为高涨!
进入攻击集结位置(1949年4月19日)
北平谈判已拟成草案.我方限南京20口以前签字.因南京反动政府不愿向人民投降,已确定21日攻击长江。本师奉命令天下午进入下湾地区集结,准备突击。
所有的人、一切的工作都为着一个目标---打过长江!都是向着一个目标---向前、向南、向长江!
在渡江总前委领导下,第二、第三野战军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东起江阴、西至九江江湖口,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21日三个突击集团全线发起攻击。
二十一军为七兵团右翼渡江先头突击军,六十一师奉命于21日晚向贵池下江口至梅埂地段突击登陆成功。
突破了长江!(19-19年4月21日-4月22日)
昨晚六十三师以轻微代价夺取了长生洲、木排洲.歼敌二个连九兵团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已突破长江。
因为兄弟部队的胜利.大家情绪急不可侍。今天的太Yangon为何落得这样慢!
下午五时许开始炮击。
“轰!”
“轰!轰!”
“轰!轰!轰!轰!轰!”
榴弹炮、野炮、山炮、轻重迫击炮.长江北岸堤上、田野里、村头上十余里近百门大炮一齐开火.大地震得颤抖,空气被撕裂着发出啸声。
紧张的登陆战已开始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睁大眼睛,向黑暗的彼岸望着。20分钟,一八三团阵地上发出白色信号弹,我们欢呼着,紧张的心情放下了,这是告诉我们已登陆成功。不一会一八一团方向占领阵地的信号也发出,。。。。。敌人吹嘘的长江天险,修了月余的工事,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只20分钟就被突破!
我们师指挥所一群人,怀着胜利的愉快心情登上指挥船向江南驶去。
“你不怕吧?”政治部的工作同志在问船工。
“不怕!”
“送解放军过江是很光荣的事。”
“我们算什么,送头一批过去的才光荣呢!”
确实,许多船工表现了英勇和负责的精神,他们和部队同样为渡江立了功。
当毛主席得到南京解放后欣然提笔写下著名诗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解放了南京(1949年4月24日)
早晨收音机里传出南京的广播,与往常不一样,长久地播送着音乐。正在疑惑的时候,女播音员的声音静静地吐出了‘人民解放军于昨晚经下关进入市区,秩序良好。”完全出人意外地南京解放得这样快!。。。。立刻,这令人兴奋的消息就传遍了部队。
突破长江后,六十一师奉命攻取杭州,切断京沪之敌南逃退路。5月2日.六十一师强行军120余里.于23时到达余杭,歼灭国民党保安部队200余人。3日凌晨,六十一师向杭州市区攻击前进。
24日,六十一师接到七兵团和军部的电报,令其配合二十二军攻歼宁波地区之敌.六十一师的任务是抢占溪口、奉化。 六十一师受令任务后,急行军130里,先头部队于25日8时占领了溪口,一八一团下午占领了奉化,歼敌一个保安大队。 溪口是蒋介石老家,部队对蒋刻骨仇恨,为防止遭到破坏.在进军途中李清泉对部队反复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强调蒋介石老家不但不能破坏,而且要很好保护。
进占溪口(1949年5月25日)
奉命速占奉化、溪口,夜半十二时继续行进。。。。。。
溪口敌已逃跑。在塔下一带休息,午饭后,集合队伍讲述进溪口之纪律。因为多年残酷斗争,对蒋的仇恨已至极点,若在他家(乡)里发泄,来一个破坏,则影响太坏,故有再三强调的必要。。。。。。
政治部住在蒋介石卫队长王世和的私宅,人已逃走一空,楼房红漆满目,油香扑鼻。沙发、床椅等均在。这些恶魔,剥削人民的血汗来自己享乐。
六十一师军容整齐,雄赳赳地开进溪口。当晚,李清泉派民运科长召集部分居民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安定民心。部队进驻溪口后,秋毫无犯。丰镐房、蒋母墓等重要地方派部队看守,没有遭到任何破坏。溪口群众对解放军热烈欢迎,纷纷说:“没见过这样好的队伍”,还有人说:“大军对总统家什么东西都不动,我们老百姓还怕什么呢”!
巡览蒋巢 (1949年5月26日)
司令部驻扎在蒋介石祖居丰镐房。系老式房屋加以修筑者,外观平平,内面设备则极尽华丽。。。。出镇向北行五里,沿山道石级至蒋母墓。蒋介石在此筑有数间住房,卧室、会客窒、洗澡间、厨房齐全,。。。。为全溪口最洋气的住所。为免遭破坏,令警卫营派人看守,并加封锁,不准闲人进入。
游国清寺(1949年6月25日)
国清寺为天台一大寺,出城北行七里即至。今天和胡师长、王政委夫妇由嵊县骑马去游览。有公路直达山门,寺门左侧山城有一古塔系隋代所筑,现尚无任何倾倒模样,谁能说中国建筑技术差?
1949年5月,浙江大陆绝大部分已经解放,国民党军残部退 守舟山群岛,但敌八十七军仍盘踞在象山半岛,企图阻止或延缓我军对舟山群岛的攻击。7月3日六十一师与兄弟部队向敌人发起攻击,先后攻克宁海、袖湖、象山等地,歼敌数千,浙江大陆全境解放。
象山半岛作战后,六十一师在象山地区休整。此时,李清泉由师政治部主任升任六十一师副政委。
难解决的矛盾(1949年9月12日)
要我干副政委的电报前两天已到了,来前我已去电去信提意见,但毫无反响,正式电令到已来了。
我是不能推脱责任而应主动分担责任的,可是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准来讲,面对着这个岗位确实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事情已决定了,推也推不掉,只能小心谨慎,虚心学习,争取少出毛病。
8月31日,六十一师奉命归二十二军指挥,担负从南侧攻击舟山群岛任务。9月初,胡炜、李清泉率部向象山港口南北两侧展开,作攻击舟山群岛的准备。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喜訊传遍部队,大家欣喜若狂,纷纷表示要以新的战斗胜利向新中国献礼。
桃花岛是舟山群岛南侧的一个较大的岛屿,面积约30平方公里。胡炜、李清泉根据敌情,决心乘敌人立足未稳之机,迅速攻占桃花岛.
10月18日晚,潮水初涨,风微浪低,夜色苍茫,新月如钩。100余只木船乘风破浪一齐向桃花岛急驶。原先布置在虾峙岛上的炮火向敌阵地猛袭,各突击营的火力船也一起向敌阵地开火,一阵激烈的枪炮和手榴弹声后,部队全部登陆成功。部队登陆后,即按预定方案,向敌猛插猛攻,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敌人很快溃败, 到23日夜桃花岛之敌被全部歼灭。
攻占桃花岛(1949年10月25日)
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于10月18日晚突然发起攻击,登陆后,战斗进展顺利,至23日晚全歼守敌,生俘1300多人,胜利攻占桃花岛。七兵团和两个军部均来电嘉奖。桃花岛战斗是准备充分,
指挥果断’出敌不意,打个胜仗。是给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献出的一份厚礼!
桃花岛战斗后不久,二十二军令六十一师于11月初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
登步岛战役是继中国人民解放军金门战役惨烈失败后又一次没有达到战役目标的战斗,但其结果大不相同,在中国战争史甚至世界战史中留下很重要的一笔,引起现在很多人对这场战役进行研究。
同时,这是李清泉在战争年代参加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次战斗,为此在这里要重点叙述一下。
此时,胡炜、李清泉、王超经研究后认为,桃花岛战斗有伤亡,部队需要休整,再加上船只毁坏很多,还需征集,特别是以六十一师一个师的兵力在单独方向作战并在担负所占岛屿守备的情况下.再调集优势兵力攻击作战有一定难度。为此,胡炜、李清泉要求二十二军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推迟发起攻击时间。遗憾的是他们的建议未获批准。
登步岛未打下来,部队情绪可能受到影响,六十一师及时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在向壮烈牺牲的烈士们默哀时,胡炜师长流泪了,李清泉副政委也流泪了,全场干部都哭了,甚至是放声大哭。悲壮的气氛中,胡炜师长兼政委和李清泉副政委讲了话。
登步岛战斗(1949年11月15日)
要求给一定的准备时间,推迟发起攻击时间。但二十二军没有批准我们的要求。兄弟部队的领导,不便讲价钱,只好坚决执行命令。 经研究以一八一团担任桃花岛、虾峙岛已占岛屿的守备任务,集中一八二、一八三两个团攻击登步岛。胡、王组成前线指挥所随部队登岛指挥作战,我率一八一团留守桃花岛。
有两个关健。一是胡炜同志下决心,撤出战斗很果断,很及时。下这种决心是不容易的,但不下这种决心,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个决心下得对,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
二是抓住了船。我心中明白部队不论进攻还是撤退都要船,运送伤员和牺牲的同志也要船。海上作战,手中有船是第一要紧的事。
否则很危险。得力的干部都派去掌握船。要求每一条船都有部队的同志随船行动。从而保征了接到通知后,船能络绎不绝地开往登步岛,胜利撤回部队。
没有打下登步岛,部队的情绪受到影响。为了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会,我在会上讲了话,指出:没有打下登步岛,不等于打了败仗,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胜仗。
胡师长主持会议,听后说:“你讲得很好。”
登步岛战役的经验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在纪念(登步战役60周年)时,92 岁高龄的李清泉还能将他的那次讲话较完整地追记下来。
同志们辛苦了,欢迎大家顺利归来,胜利归来!登步岛没有打下来,为什么是胜利归来?难道没有拿下登步岛,部队撤回来是一次失败,是我们打了败仗?不错,从我们预定的目标:歼灭岛上守敌,占领登步岛来说,我们这次是没有完成任务。但,没有打下登步岛不等于我们打了败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胜仗,而且创造
了奇迹。
第一,我们是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主动撤出战斗的,而不是被敌人打退的。
第二,在登步岛战斗全过程中显示了我们这支老红军部队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英雄部队。它攻得上(当晚不仅迅速成功登陆而且攻占了敌大部分阵地,俘敌数百);守得住(我以 5 个营的兵力与在海、空军支援配合下的敌 6 个多团的兵力激战两天三夜,击退敌大、小数十次的疯狂轮番进攻,坚守住阵地);退得好(撤退决心及时,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撤退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措施得力,成功实现了海上安全撤退)。
第三,我虽伤亡千余人,但敌伤亡 3200 余人,而且我们还俘虏敌军400人。
在敌兵力占绝对优势情况下,成功实现了海上撤退。我攻岛部队全部安全撤出战斗,全部伤员一个未丢,连俘虏也全部押回。
海上撤退不等于陆上撤退,搞不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海上成功撤退,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我们的部队创造了一个范例。登步岛战斗是一次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但却是打得非常漂亮的一次战斗。61 师是在一个单独的作战方向,没有任何友邻部队的支援,孤军和陆海空齐全的敌军作战,取得了以少胜多而且创造了海上安全撤退的范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登步岛战斗不是没有应该检讨的地方,特别是从战略、战役眼光看,很值得研究。登步岛战斗有很丰富的经验教训,要好好地总结。我们要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打一仗,进一步,树立信心,鼓舞志气,并继续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下次夺取登步岛甚至整个舟山群岛再建新功。
2010年1月7日在原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家举办了激战登步岛60周年小型座谈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从军队抽调一批干部到外交战线充任骨干,李清泉被选中。这是李清泉一生中又一次大的转折。
调动工作( 1 950年1月20日)
调动工作的电报终于来了。很明显,提了名单以后再去讲价钱,中央自然不会批准。
这次调动,是我一生中的又一大变动,参加革命以来都干的是军队工作,十多年了,现在要调离,不能不引起许多感触。也许我的认识不对头。总觉得干领导工作不行,现在真要调离部队.又有留恋之情。出乎意外的是,这次调去干的是我从来不善长的外交工作。看来,一个人一生是在不断的矛盾中度过的,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想一切符合自己主观愿望.是不可能的。我也只能鼓足勇气,从实践中去学会游泳,学会做自己从来不会做的工作。
李清泉的爱人孙琪同志也随同调往北京。孙琪是和李清泉同年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在新四军的队伍中年青的孙琪青纯靓丽,被公认为是新四军四大美女之一。
他们在战火中相识,在斗争中相恋,最终结为一对革命的伉俪。在革命事业中建立起的爱情纯洁而坚定,如今他们又一同走向新的战场。
孙琪同志生前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现根据她写给某杂志的文章《我在红心铺,黄泥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回忆》里找到一些资料。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红军坚持南方的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大别山的红28军编为新四军四支队,奉命进入皖东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后来成立的五支队也进入皖东地区,与四支队共同坚持淮河以南,津浦路东、路西的斗争。那时皖东还是新区,需要向群众宣传抗日和我党政策,并把群众组织起来支援军队的斗争。党把当时参加革命的一批知识青年组成了民运组派到基层工作,作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工作的一部分。1939年,在安徽动委会工作团的大批青年被输送到根据地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到皖东后不久,就参加了一个民运组进驻凤阳四区红心铺开辟敌后抗日工作。
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组织群众团体,发展党组织,扩军、借粮、筹款,以及除奸防特。对这个时期的总的印象是:新地区,工作基础弱,环境困难,敌情险恶,但我们一班人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凭着一股热情积极工作;党、军队和群众的关系亲如鱼水,党领导军队解救群众的水火之苦,群众拥护军队,一心跟着党走;在党统一领导下,不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工作同志以及广大群众一心所想到的就是团结一致,打走鬼子,不怕牺牲,努力工作,根本没有想到什么报酬,而是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最为光荣。这些光荣的革命传统要永远保持和发扬下去。
在文章中孙琪同志生动地记叙她曾经历的一个惊险故事。
1940年春,红心铺区政府成立不久,就遭到一次敌伪军的夜袭。
大约五,六月间的一个夜晚,伪军偷袭了红心铺,区政府工作人员都翻墙跑掉了。有一部分敌人,到我们民运组驻地来打门。我们住房前面是军民合作社,社长张衡之同志,就睡在前面,听到门声,起来点灯,问是谁,只见一枪打在门上。张年龄比我们大,有经验,知道情况不好,立即将灯熄灭,把我们叫起来,从后门跑出。敌人只顾抢劫合作社的东西,没有马上追赶我们。我们从后门跑出,一口气跑了八里路,到了十四团团部驻地,天已发亮,他们刚起来上操,正在“一二三四”的喊着号。我们立即将敌情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马上集合队伍赶去,将敌人打死打伤百余人,把我们被抢的东西都夺回来了,还缴获了伪军一些枪支弹药。当我回到红心铺时,街上许多老百姓见到我就一把拉着说:“你可回来了,我们还耽心你呢。”那时,我们和群众已建立了亲如鱼水的关系。
在那动荡大变革的年代里,豆蔻年华的李清泉与孙琪同志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史无前列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来。
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