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小东平就是我的女儿!” ——纪念唐爸百年诞辰

  • 时间:   2022-02-02      
  • 作者:   唐 东 平      
  • 来源:   江西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529

    唐玉华,我的继父。

唐爸生于1922年,16岁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历任排长、副指导员、连长、营长、副团长;解放后历任县武装部副部长,铁道兵7师工程处副处长,鹰厦线新线建设临时管理处副处长(副总指挥),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局基建工程处处长、计划统计处处长,上饶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南昌铁路分局副局长;离休后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2001年5月9日病逝,享年79岁。

唐爸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是二级乙等残废军人。

     21岁之前,我不知道也没感觉到唐爸是继父;知道唐爸是继父之后的35年间,我依然没有唐爸是继父的感觉。

     唐爸百年诞辰,亲身感受的往事、听长辈们说的往事,由远及近浮现在我眼前。

     1947年10月我的生父李健牺牲。苏中二地委为了安抚我妈妈苏华,1948年1月送她去华中党校学习。时任苏北行署副主任的陈扬叔叔(解放后曾任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把才貌双全的苏中二分区兴化团副团长唐玉华介绍给妈妈,但沉浸在痛苦中的妈妈没有接受。唐爸非常理解,经常去华中党校看望她、宽慰她。同年7月,唐爸也到华中党校学习,和妈妈见面就方便多了。唐爸用口琴吹《叫我如何不想她》等歌曲給她听,还用漂亮的小楷把歌曲的词谱抄在小本子上,配上插图送给妈妈。妈妈动心了,但一想到还有个俗话叫做“拖油瓶”的三岁的我,就又犹豫了。唐爸非常明确地对妈妈说:“小东平就是我的女儿啊!”妈妈感动得掉下眼泪。

1949年3月,妈妈嫁给了唐爸。从此,妈妈和我重新有了一个完整温暖的家。后来,爸爸妈妈又给我添了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

     1949年12月1日,大妹妹在上海川沙出生,这一年新中国诞生了,历史上掀起了新的波浪,故取名叫新波。

     1950年我五岁时,不小心从二楼晒台直摔下一楼,左眼角被大铁钉钩伤,鲜血直流 ,不省人事。爸爸急忙把我送到医院,幸好没有伤到眼睛。在“养伤”期间,爸爸对我关心备至,亲自照料,生怕再有闪失。

     抗美援朝中,爸爸乘坐吉普车执行侦察任务时,遭到敌机轰炸,连人带车翻下山坡,昏迷长达9个小时。醒来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忍着右臂断裂、腰椎骨折和脑震荡的巨痛,从车中救出并掩护了奄奄一息的战友,而自己身上却留下了敌机再次轰炸时的弹片。爸爸两次入朝作战,两次负伤致残,受到嘉奖

     1951年7月2日,二妹妹在苏州出生,为让我们从小就要晓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取名叫晓卫。

     1952年10月21日,小妹妹也在苏州出生,因当时爸爸所在的部队刚刚完成东北的一条铁路建设凯旋归来,故取名叫路凯。

     1953年,我作为入朝志愿军子女进入华北军区七一学校学习。期间熊剑秋叔叔带着许多好吃的东西来学校看了我好几次,每次都会问我:“小东平,到我家做我的女儿好不好?”我疑惑地回答:“我家有爸爸呀!”长大后才知道,当时小熊叔叔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我们家已经有4个女儿了,他想要我,但是爸爸坚决不同意,他就直接来找我了。后来小熊叔叔调到大西北去搞原子弹,这事才作罢。

     1954年10月22日,大弟弟在天津出生,这一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是意义重大的新胜利,故取名叫新利。

     1956年8月27日,小弟弟在福建南平出生,因爸爸正参与领导新中国第一条跨省的国防铁路干线鹰厦铁路的建设,故取名叫新路。

     1956年12月,鹰厦铁路全线铺轨任务顺利完成。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兴建的第一条铁路线,起自江西鹰潭,直达海防前哨福建厦门,是华东地区当时出海的一条主要铁路干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军事和经济意义。爸爸担任鹰厦线新线建设临时管理处副处长(副总指挥),为新中国第一条跨省的国防铁路干线的修建,尽心尽力做出了贡献。爸爸任福州铁路局基建工程处处长时,每逢雨季,鹰厦铁路沿线塌方断道,山体滑坡,险象环生。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拖着伤残的身体,拄着柺杖,带头冲上坡顶,坚持战斗在抢险第一线。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家九口(当时外婆也在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面临着很多困难,爸爸想尽办法不让我们饿着。那时我们家住在福州鼓山脚下的魁岐,房子都在山坡上,爸爸因地制宜开荒种地,种了地瓜和蔬菜,大孩子们每天帮着浇水。我们采摘并吃着自己种的菜蔬,特别兴奋,长了见识又吃到新鲜菜蔬。后来爸爸还养了兔子,山上草很多,不愁兔子没草吃。安哥拉兔繁殖率高,不仅解决了全家吃肉问题,而且还给全家带来了快乐。爸爸就是这样用他的智慧,巧妙地在化解困难的同时让我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他对自己却是另外一种情况。爸爸当时是福州铁路局基建工程处处长,经常下工地,吃饭是各自带米蒸饭吃。他经常偷偷地捡工地食堂扔掉的菜帮子,洗洗塞进蒸饭的罐子里充饥。这是我后来听基建工程处的叔叔们说的。

     在福州一中上学时,我住校,周末回家。周日回学校时,爸爸总会吩咐给我带一瓶盐菜烧肉到学校吃。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爸爸怕我饿还会专门给我钱让我买高价大白兔奶糖吃。

     1962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大多数同志撤回内地。面对当时危险的环境和复杂的局面,爸爸为了确保铁路战备运输线的畅通无阻,毅然不顾个人安危,请缨担任福州铁路局战备一线办公室主任,坚守在战备第一线,圆满地完成了战备运输任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大串联时,我和弟弟妹妹们从爸爸妈妈的战友口中得知我的生父是李健烈士。妈妈知道后很着急,后来发现我和爸爸及弟弟妹妹们的相处和谐依然,才放下心来。这年我21岁。

     文革初期,爸爸任上饶铁路分局党委书记、政委,在那特殊的年代,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摧残,曾两次被囚禁。这期间妈妈让我帮助爸爸写检查。文革后期,万里同志主持铁道部工作,爸爸复出。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尊重科学,以年老身残体弱之躯,深入铁路沿线站段,与基层干部和工人同吃住、同劳动,狠抓运输生产,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1968年江西对老三届学生的分配方向是“四个面向”,即:国营工厂(三线)、江西省建设兵团工厂、江西省建设兵团农场、去农村插队。当时我们四姐妹都面临分配,爸爸妈妈按我们年龄大小依次对号入座。我这个老大就进了“四个面向”中最好的国营九三四二厂(三线工厂),大妹妹去了江西省建设兵团化纤厂,二妹妹去了江西省建设兵团安福农场,小妹妹去了江西省永丰县石马公社插队。

     1976年唐山地震时,我正带着3岁的儿子敏敏在部队(北京密云)探亲,爸爸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危,到处打电话寻找我们。妈妈说,爸爸一听到外面有小孩的哭声就马上跑到窗口叫“敏敏、敏敏...”。得知我们到南昌的准确时间和车次后,爸爸早早就到站台上等着,火车刚停,他迫不及待地让我从车窗上把儿子递给他,之后爸爸紧紧地抱着敏敏不管不顾地回家去了。

敏敏8岁时,有天晚上阑尾炎急性发作,需要马上动手术,爸爸让妈妈回家休息,他陪我在医院守着,直到手术顺利完成。第二天爸爸一大早就赶到病房,问敏敏想吃什么,得到“想吃排骨汤”的回答后,知道术后正常,放心了,马上回去安排。

     1983年12月,爸爸离休后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他努力发挥余热,热心新四军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弘扬铁军精神的工作。爸爸严于律己、注重教育家人。他分管人事,但是对从部队退伍回来等待分配的孩子也不搞特殊照顾,坚持分配到生产第一线。

     爸爸吹口琴、拉二胡都有一定的水准。耳濡目染,我们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同时还学会了吹口琴。

爸爸喜欢给我们拍照,相册里满满地记录了全家人年复一年的幸福时光。

爸爸喜欢看篮球赛,我们紧紧跟随,甚至会在露天篮球场打着雨伞看完球赛。

其乐无穷。

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大家一拥而上去翻包包,里面装满了给我们的礼物。

    从1971年底开始,我们六个孩子陆陆续续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年春节的大团圆都是全家人最快乐的时光。爸爸在世时,大团圆人数最多时曾达21人。

每年团圆饭都少不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狮子头和红烧蹄髈、年年有余的红烧全鱼和熏鱼、我的工艺菜蛋饺、冬令进补的白切羊肉、大快朵颐后解腻的如意十样菜、味道鲜美的腌笃鲜和全鸡汤、上海的八宝饭和福建的红糖年糕等等,当然还必须有收看春晚守岁时喝的红豆小糯米丸子甜羹......

春节的全家娱乐当属打扑克,人多分两桌:一桌是爸爸妈妈和老二、老六或一位女婿,这一桌爸爸妈妈占绝对优势,爸爸的记忆力特别好,算牌特别厉害,妈妈也不逊色。另一桌有6人:老三老四老五对三个孙子辈,用三副扑克来打。两代人对垒,都是高手,连吵带叫还时不时的赖皮,打得热火朝天......

温馨、快乐、甜蜜、幸福,至今历历在目。

image.png

    唐爸,父爱如山,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唐爸,我的爸爸,东平永远铭记您的养育之恩!



 江西新四军研究会   唐 东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