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从耙齿凌战斗的持点看我军采取的作战对策

  • 时间:   2021-03-20      
  • 作者:   ​王茂华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900

我在学习发生在南通地区的抗战历史的过程中,对耙齿凌战斗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耙齿凌战斗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可以说,我军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是针对这场遭遇战斗的特点而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取得的。

一、针对战斗发起的突然性特点,我军迅速就地展开,应对敌人

1944 3 月,车桥战役后,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让参战的三旅七团在童甸休整了三个月。6 月下旬,七团奉命返回苏中四分区,结合反“清乡”斗争,对日伪寻机作战。6 20 日傍晚,七团从淮安县邵家庄出发,一路夜行晓宿,经东台穿过海安、李堡等日伪封锁线,于22 日日出之前进至海河滩。耙齿凌是一块东西长2 华里,南北宽1.5 华里的地方。因有一条河流从这里弯了九个弯,形成了18 个齿,地貌形似老牛拉着耕地的耙齿,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耙齿凌”。6 22 日上午10 时,当七团团部机关和教导队进至耙齿凌时,突然,小路上跑来许多背着包袱的老百姓,有一民兵扛着枪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鬼子到了耙齿凌!”这可是突然遇到的敌情。民兵刚报告完毕,团里的侦察员回来报吿:“东南方向来了鬼子,还捉了几个人”。此时,团长兼政委的彭徳清同志觉得情况突然,面临的将是一场遭遇战,情况十分紧急。耙齿凌这块地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干沟,透过干沟里的芦苇,在距离不足200 米的地方,可看到日军加滕中队长手里明晃晃的指挥刀。那条干沟不仅很宽,也很深,横贯东西不见尽头,它既是一条野战防线,也是一条交通壕。在干沟的两旁筑有高高的沟堤,堤上长着稀稀落落的芦苇。如果让日本鬼子完全占领了这条干沟,那我七团团部就将暴露在一片开阔地上,成了敌人的活靶子。此时后面的部队还没有赶上来,前面的日军已冲到干沟南面,近在咫尺,情况异常严峻。

全团虽有三千来人,但行进到耙齿凌地带的是走在部队中间的团部机关,只有不足200 人,

前面左侧的三营和右侧的一营已经走过了耙齿凌,二营又在后面,距团部还有4 华里的距离,有战斗力的就是团教导队100 多人。作为团指挥员,彭徳清来不及多考虑。他当机立断,命令一营副营长兼教导队队长秦镜同志带领教导队队员迅速占领干沟,迎头阻击应对敌人。同时指挥团部机关迅速退守到就近的一座独立农家房屋内指挥战斗。团教导队虽说只有百十余人,却都是老战士,都是全团的战斗骨干。彭团长在这种情况紧急的关键时刻,把这只“铁拳头”打出去,让他们迅速展开应对敌人,这是果断之举。教导队队长秦镜是位全团有名的猛将。他拔出手枪,大喊一声:“跟我上!”在秦镜同志的带领下,队员们一个个如离弦之箭勇猛地冲杀过去。但他们仅冲岀70 多米就被敌人的机枪压在了低洼地带上。虽说教导队的队员人人都很能战斗,但他们手中的枪不如鬼子的三八大盖。情急之中,秦队长拉开他的嗓门大声喊:“同志们!一起上,冲呀!” 此时,队员们一跃而起,排山倒海似地向敌群猛冲过去。敌人用火力阻拦他们,手榴弹像冰雹一样从天而降。队员们拣起冒烟的手榴弹扔向敌人,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紧接着,百十把雪亮的刺刀直飞过去。这下子,恐慌的敌人招架不住了,不得不败下阵来。

二、针对敌情变化的复杂性特点,我军灵活运用兵力,打击敌人

遭遇战斗是指敌对双方军队在运动中相遇发生的战斗。双方都力求用进攻行动歼敌于运动之

中。分预期遭遇战斗和不预期遭遇战斗。在古代,遭遇战早已出现。中国古代兵书《吴子·应变》中就有“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的记载。遭遇战斗的基本原则是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在具体的战斗实施过程中,要组织不间断的侦察,及早发现敌人,迅速果断地定下决心,先敌展开,先敌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开火,先敌发起冲击,大胆向敌人的侧翼实施突击。因为遭遇战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战斗触发时情况不够明了。在耙齿凌遭遇战斗中,日军指挥官加藤遇上我七团后,他还以为是夜晚追赶的县警卫团,命令日伪军正面进攻,同时,派出两个小队日军从两侧试图包围我七团团部。一刹那间,机关枪、小钢炮向七团团部狂轰乱炸,弹片如雨点飞溅,硝烟弥漫,沟堤很快就被吞没了。原来,在当天拂晓前,驻栟茶据点的日军加藤中队约200 人纠合伪军二十六师欧阳志诚部300 余人,冒着弥天大雾奔袭如中地区,妄图吃掉如东县警卫团及当地区队。这一次,加藤他那里知道,他遇到的这一对手可不是县警卫团,而是早在3 月,在车桥战役中的一个主力团,而且是被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授予“老虎团”称号的一师三旅七团。我军对敌情也不太明了,刚开始,无论是听当地民兵报吿,还是七团侦察员的报告,都仅仅报告了耙齿凌有日本鬼子,但具体情况不明了。只有随着战斗的发展,不断通过周密侦察,准确了解敌情。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耙齿凌这场战斗中,鬼子的人数多,并且随着战斗的发展,还源源不断地前来增援围攻,这些敌情变化的情况,正是我军随着战斗的发展,及时侦察而取得的。战场情况处于万分危急而又复杂多变之中,在这紧要关头,二营营长林少克和六连连长彭家兴率领部队赶来。彭连长左手握着手榴弹,右手拎着驳壳枪,精神抖擞地站在彭团长面前大声说:“团长,交待任务吧!”此时,彭团长指着纵深地带的那个乱坟包吿诉他:“那是这股敌人的指挥所,你们连插进去,捣垮它!那个地方不仅有四十多个日军,还有百十个伪军。”彭团长的命令刚下达,彭连长就和指导员袁俊立即率领六连的战士们,个个枪上刺刀,在滴滴答、答答答、滴答答急促的冲锋号声中,人人如同下山的猛虎,向那个乱坟包处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三、针对敌我拼杀的残酷性特点,我军官兵顽强战斗,全歼敌人

狂傲的加藤做梦也没有想到,“耙齿凌”会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因为他们遇上了克星—— 百战百胜将军粟裕派出的一师三旅七团。耙齿凌战斗是十分惨烈的,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你死我活的白刃格斗。一会儿,我方勇士冲过去,一会儿,敌人又疯狂地反扑过来。无论是在道路上,在草棚周围,还是在交通壕内,在青纱帐中,到处都有我七团健儿在与敌人拼杀,战士们的喊杀声和刀枪的碰击声,一阵紧似一阵。有一个战士在刺中鬼子胸膛的同时,鬼子的刺刀也刺进了他的胸膛,俩人同时倒下。据原景安乡副乡长钱德森回忆说,他父亲参加打扫战场时,看到沟边上、河坎边、坟场内到处是鬼子的尸体,有一间草屋已烧成灰烬,屋內横七竖八躺着烧焦的鬼子尸体的残骸。有个战士背上插着一把三八刺刀,两只手却死死地卡着身下一个鬼子的喉咙,嘴里还咬着鬼子的一只耳朵。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拼杀和搏斗,使战场形势逐步发生了有利我军的变化。因为在团部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的关键时刻,已经走过了耙齿凌的三营听到后面团部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知道遭遇了敌人,营长陈桂昌立刻命令部队回头疾进海河滩,驰援耙齿凌。所以,三营形成了从东边包围上来的态势。同时,一营从西南方向包抄过来,形成了一个对敌包围圈。在这场残酷的斗争面前,作为团指挥员的彭德清,抓住了围歼敌人的机会,果断指挥三营掉转“龙头”,吃掉敌向东北前进的一个小队;指挥一营卷起“龙尾”,把敌向西南方向行进的一个小队压住; 中间是教导队这条更棒的“龙身”加上赶来的二营把敌人顶在干沟边上,“苍龙”斩“毒蛇”。就这样,500 多个日伪军被七团分割成三段,并处于七团的反包围之中。

在我将士奋勇包围拼杀面前,加滕如丧家之犬,穿着黑长筒皮靴,拿着手枪,提着战刀,沿着沟渠狼狈逃跑。对眼前岀现的这一组镜头,彭团长从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为了彻底歼灭这股敌人,不使其漏网,彭团长对浑身血人一样的秦镜令道:“大个子,立刻追击!”此时,秦镜回一声“我有数啦”!于是他抓起几颗手榴弹,又从一排长手中接过枪,独身一人向加藤逃跑的方向追去。那家伙越逃越快,秦镜越追越急,不一会儿就被秦镜追上了。两个人拉开架势站在那里,足足盯了有一袋烟的工夫。终于,加藤撑不住了,抡起战刀照秦镜脑门就砍,秦镜一闪,端起刺刀,从他背上狠狠插下去,就这样,秦镜把加藤狠狠地钉在了草地上。只看那家伙扑滕了几下子,再也不动了。战斗结束后,地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掩埋烈士、用门板抬伤员,有800 多名群众自愿参加,四人一组,跑了三天三夜,帮助部队将近200 名受伤战士抬到东台后方医院治疗。

部队在行军和攻防作战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遭遇战斗。遭遇战斗的主要特点就是战斗触发时情况不够明了,组织战斗时间仓促,敌我双方都有暴露的翼则,战斗行动紧张急促,战斗样式转换迅速。遭遇战斗的这些特点不仅在耙齿凌战斗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耙齿凌战斗中还具有情况复杂性和斗争残酷性等特点。我军就是在这场特殊的遭遇战斗中,通过针对战斗的特点,指挥员实施正确的指挥,广大战士理解指挥员的作战意图,机智而又英勇顽强的同敌人拼杀搏斗,从而使这场战斗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一份保存完整的日军被俘后感想的档案里,有一日军士兵叫兵长坂本清说:“经过战斗后,我才知道新四军战术的巧妙。”另一日军上等兵市村一郎说:“新四军作战的本领,使我非常佩服,它的特点是轻装便捷,行动快速。”在耙齿凌这场遭遇战斗中,七团与日伪军500 余人恶战了3 个小时, 全歼日伪军加藤大尉以下130 余人, 伪军200 余人, 俘虏了日小队长福岛春雄等日军14 人、伪军200 余人。打岀了我军的军威,挫败了日寇不可一世的傲气。我军有93 名战士光荣牺牲,长眠于耙齿凌这块红色的土地。1944 8 6 日,延安《解放日报》在第一版以“‘如中白刃战’战讯”为题报道了耙齿凌血战。

耙齿凌遭遇战是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一个缩影,其重大意义在于,战斗是在河网交

错,既无屏障可依,又不能挖地道的江海平原上进行的,这在其他各个抗日根据地中是少见的。这是一个壮丽的史诗,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

一师分会 王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