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我的父亲蔡明

  • 时间:   2021-01-15      
  • 作者:   蔡江敏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     
  • 浏览人数:  1061

我的父亲蔡明37岁就因病去世。我那时5岁,妹妹蔡江丽2岁,弟弟蔡江山1岁。我的母亲每逢清明节都会带我们到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给他扫墓,所以父亲留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他的墓志铭。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幼年家境贫苦,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解放东北诸战役、天津战役,进军西南,转战广西。据母亲说,父亲蔡明尽管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每次打仗,他都是十分勇敢,身先士卒,但从未负过伤。这唤起我们对父亲传奇一生的好奇心。

   为此我和弟弟蔡江山到处收集有关父亲蔡明的资料,慢慢地我们逐渐了解了父亲部分战斗经历,在父亲蔡明诞辰100周年之际写下此文,纪念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军人。

十六岁参军入伍,参加长征和抗日

蔡明1916年6月出生于江西兴国县九区大禾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家里兄弟5人中他最小。1932年12月,16岁的蔡明就参加了红军,1933年5月,当时蔡明未满17岁时加入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刘子元。他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第3次、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斗,任排长。在红军长征时他任中央军委警卫营副政治指导员,担负着保卫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重任。在长征途中,他和所有的红军指战员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草根,经受了无数艰难困苦的磨难,逐步锻炼成一个成熟、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员。到延安后,他积极要求上前线,曾因不安心在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受到过批评。1939年7月他被派往河南确山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任协理员工作。1939年10月,彭雪枫调蔡明任新四军第6支队1团政治部主任。为了加强皖东北的开辟工作,决定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4总队,张爱萍任总队长兼政委,下辖11团(赵汇川6抗3支队)、12团(徐崇富6抗特务支队)。1940年2月,张爱萍调老1团政治处主任蔡明、营长柯玉强两位红军老干部分别任11团政委、参谋长。

老1团是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6支队第1团,其前身是彭雪枫1938年6月组建成立的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在豫皖苏边区东征西讨,久负盛名。连长以上70%是工农红军出身,战斗作风勇猛顽强,一向以擅打硬仗闻名。蔡明在这个团任政治处主任,正是他发挥敢打硬仗、擅长攻坚的用武之地。

  蔡明来到4总队11团之后,该部队军政素质很快得到提高,后来这支队伍编为新四军6支队4总队27团,成为新四军3师9旅的一个主力部队,被刘少奇誉为“从游击队到正规化军队的模范”。蔡明所在的第4总队和老1团改编后,跟随张爱萍很快就投入到开辟皖东北的连续战斗中。他们重创灵北、宿东的日伪势力,在泗县、灵南、五河北部、青阳东北新行圩子、朱湖以北和灵璧等地区打击日伪顽军,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建立了泗南、泗宿、泗北等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4总队兵力也发展到6000余人,出色地完成了开辟皖东北的战斗任务。1940年8月16日, 根据中原局指示,八路军第2纵队大部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1、2团,新四军6支队4总队第11团及津浦路东部分地方武装合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

  1941年1月7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皖东北根据地遭受敌伪的破坏,蔡明所在改编后的27团,随张爱萍旅长再次回师皖东北,执行恢复根据地的任务。1941年2月18日,部队回师首战青阳告捷,再战双沟、魏营子、马公店等,连战连捷,经过40余天的连续作战,恢复了皖东北根据地中心区。之后,张爱萍又指挥9旅主力向邳睢铜和泗灵睢进军,不仅恢复了邳睢铜抗日民主根据地,还开辟了泗灵睢新区。

  1941年10月成立淮北苏皖边军区邳睢铜灵军分区,由于27团在该地区作战的缘故,因此蔡明任邳睢铜灵军分区的司令员。分区政治委员为李砥平,参谋长康平,政治部主任梁浩。这个时期在邳睢铜灵地区,斗争异常残酷艰苦,因为该地区是淮北根据地孤悬敌后的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彭雪枫在1942年10月14日的军事工作报告中说到:还有一个邳睢铜区,其艰苦并不亚于宿东。西是津浦路,北是陇海铁路,中间夹着一条海郑公路,又有一个徐州府,这一狭小地区,9旅经常有队伍在那里活动。主力部队在邳睢铜,主观上的困难比游击队在宿东更甚!游击支队可以穿便衣,主力部队便不能统统穿便衣,然而我们的同志并不畏惧。25团、26团在那里曾经有2个月没有解过子弹带,更不要说脱衣服睡觉了。以前的27团曾单独坚持,也是这样。9旅的独立营在许西连、顾寒星等同志领导下,夹着津浦路,时而路东,时而路西,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战斗,所以边区的邳睢铜和宿东可谓最艰苦了。

  邳睢铜灵军分区政治委员李砥平,还有与蔡明一起共同在新四军战斗过的赵汇川等,他们在回忆录中对蔡明在新四军开辟皖东和邳睢铜灵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都有详尽的描述。李砥平亲笔写下的自传体《我的往事片断》,更是记述了自1941年9月至1943年初在邳睢铜灵地区与蔡明共同战斗、生活过的艰难岁月,以及他与蔡明共同赴延安途中发生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艰难跋涉,派往延安学习

   据我母亲李平回忆,1943年1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保存和培养干部”的决定,要求华北和华中抽调一大批营级以上干部送到延安保留培养。这一决策对后来的解放战争起到重大作用。由新四军四师选调14名干部,组成干部队奔赴延安,孔石泉为干部队队长,我母亲李平和父亲蔡明以及李砥平和爱人张洪,孔石泉及爱人冯凌,邱会作和爱人胡志敏,以及兰侨、周汉英、林士笑等一行23人前往延安学习。1943年2月从安徽的泗县半城镇出发,经过淮北、山东、晋冀鲁豫、晋西北等根据地;穿越陇海铁路东段、津浦铁路鲁南段、平津铁路北段、同蒲铁路中段等日军封锁线和其他很多小的封锁区,一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43年12月到达延安。那时父亲和母亲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熟悉,只是一般同志关系,但经过那次长途跋涉(或是白天化妆公开走,或是夜间隐蔽通过,都是在当地抗日游击队的护送之下通过封锁线的),走了差不多快一年的时间,双方彼此产生了感情,以后在延安结为夫妻。

  1943年9月蔡明在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父亲蔡明是七大代表。

紧急派往东北

1945年9月初,为了解放东北,中央组成干部团奔赴东北。蔡明是干部1团的,他们没有运输工具,于是迈开双脚从延安走到了东北。为了早日赶到东北,他们尽量抄近路,每天至少要走八十里路以上,经常爬山,十分辛苦。一直走到锦州,到那里大家才坐上了拉煤的火车来到沈阳。大约在1945年11月,蔡明被派到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任黑龙江军区警卫1旅旅长。东北的气候十分寒冷,我们的人就在当地招兵组建部队并开始剿匪。蔡明就像小说《林海雪原》所描述的一样,领导着部队在当地进行剿匪战斗。

  1945年11月,蔡明任黑龙江军区警卫旅旅长时,陈雷是政委。北安军区的司令员是叶长庚,王鹤寿是政委。1946年3月蔡明任西满三分区司令员,在陶铸领导下工作,蔡明所在的部队在绥化和望奎进行剿匪。1947年10月蔡明任辽吉军区五分区副政委。

  那时解放东北的各个战役,捷报频传。1948年3月蔡明的部队编入东北野战军独立第10师,师长赵东寰,蔡明任师副政委,参谋长王玉峰。

参加辽沈战役

  1948年蔡明参加了解放长春的辽沈战役。攻打长春时采取围困战术,在战役的第一阶段,蔡明所在的独立10师同第12纵队以及另外5个独立师,负责围困长春之敌—―国民党的新7军和60军。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关死了东北的大门。10月17日,守长春的60军,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举行起义,我师进入市区接替他们的防务,并作为我军的先头部队,准备在新7军拒绝受降谈判后立即发起攻击。由于大势所趋,大军压境,10月19日,新7军及国民党其他守城部队,终于在东北“剿总”副司令兼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的率领下,全部向我军投诚,长春遂告解放。

    辽沈战役进入到第二阶段。独立10师奉命夺取工业重镇本溪市。全师以强行军的速度,日夜兼程,公主岭、四平、昌图、开原……,8天走了600多里路,当部队走到章党时被一条东西走向宽阔的浑河挡住了去路。过河的桥控制在敌人手里,若不打下抚顺就不能过桥。师党委认为,攻下抚顺,震慑沈阳,这样才能更有力地配合我军在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于是他们边打边向兵团请示报告,在充分准备之后,30日夜晚零点对敌进行突袭,1948年10月31日7时煤都抚顺市完全解放!敌军死伤500余人,我军俘虏敌师长以下1,700多人,缴获各种炮32门,轻重机枪237挺,长短枪3,000余支,我军一个师吃掉了敌军一个师。解放抚顺后,战士们到处张贴印好的安民告示,指令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向军管会缴械投降,维持正常秩序,号召全市居民积极协助人民政府建设新抚顺。从蔡明的战友那里听说,蔡明打仗向来十分勇敢,他个子高,战斗一旦打响,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连警卫员都撵不上他。听警卫员说,打抚顺时,他正冲向敌人阵地时,有一个暗堡突然开火,子弹从他头顶滑过,幸好没被打中,他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冲进敌人暗堡,将敌人全部消灭。他打仗勇敢,不能容忍逃兵,在战场上他曾亲手枪毙过一个逃兵。打下抚顺后有很多矿工踊跃参军,这些矿工苦大仇深、纪律性好,战斗力强,为以后解放天津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4月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拨归第38军,改称151师,师长是赵东寰,蔡明为副政委。

参加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后蔡明随着四野入关,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斗。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由刘亚楼指挥。天津地形复杂,市内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区,周围又是沿海洼地,易守难攻,而守敌达13万人,并且绕城构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根据这种情况,考虑到天津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以及市内河流的分布情况,制定出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分割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李天佑、梁必业指挥38军、39军从天津城西和平门突破,由西向东挺进,邓华、吴富善指挥44军、45军从天津东民权门一带楔入,两路部队在金汤桥会师。1月14日上午10时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歼敌13万多人,胜利占领天津。

  蔡明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役,他的部队151师与112师、113师同为38军主攻主力,战斗打得极为惨烈。在这次战斗中,敌人扔过来一个手榴弹,是警卫员急忙将他按倒在地上,逃过一劫。有一次,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没爆炸,蔡明眼疾手快捡起来又扔了回去,他打仗就是那么勇敢不怕死。

    天津战役胜利后不久,蔡明的部队进入北平,北平是和平解放的。

渡江南下,转战滇南、广西

    1949年4月,蔡明任38军151师政委,师长是曹灿章。平津战役后,蔡明所在的151师奉命挥师南下,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51师先后参加了渡黄河、跨陇海,渡江、宜沙等战役,长途挺进1100余公里。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蔡明率部参加了广西战役。当时,第四野战军38军受命追击西逃之敌白崇禧部17兵团,以切断其逃滇之路。151师作为38军先头师,从湖南洪江出发,远距离奔袭,日疾进50余公里。11月15日,出其不意率先楔入广西境内,先后解放了宜北、恩思、河池,切断了敌军逃往黔、滇的退路。27日,由河池出发向东兰进发,在东兰白残浦与南撤之敌17兵团一部遭遇。151师当机立断,对敌实施分割包围,只用了30分钟即全歼敌1个师部和3个团,俘敌师长潘汉逵以下1500余人。12月初,蔡明受命率全师2天1夜未休息,昼夜兼程,越过7座高山,渡过20余条河流,挺进115公里,于12月5日进占百色,完全切断了敌西逃云南之路。广西战役中151师共俘敌正规军和土匪武装6000余人,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部队受到38军通令嘉奖。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通电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国民党第8军、第26军拒绝起义,企图经滇越铁路或蒙自机场外逃。朱总司令亲自拟电,令四野驻百色之151师、驻思隆之114师前往堵截。12月27日,151师由广西百色出发,以日进80至100里的速度急行军向河口挺进。进入云南后,该师奉命向西北直奔蒙自,一路追歼残敌,直至勐腊边境。经过1个月的连续征战,行程数千里,配合陈赓兵团先后解放了开远、蒙自、个旧、勐腊等十多个县,共歼敌26军军部及其以下4000余人,取得了辉煌战绩。

  1950年3月滇南战役结束后,151回师广西,拨归广西军区建制。师长曹灿章即为龙州军分区司令员,蔡明任151师政委兼任龙州军分区政委,副司令段志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西书,参谋长王玉峰蔡明参与指挥了龙州地区的剿匪斗争。

1951年9月蔡明在广西剿匪胜利后,担任广西龙州军分区政委兼司令员,龙州分区党委书记兼地委书记。1951年10月蔡明又被调到广西军区当干部部长,负责评军衔和干部调动及任免等许多事情,忙的不可开交。

                    蔡明因病去世

    就是在1951年这一年,蔡明突然病了,发烧不退。开始住在广西的部队医院,病总治不好,又查不出病因。以后转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仍查不出原因,一直发低烧。最后又转到北京医院,病仍旧没有治好,蔡明于1953年10月3日上午9点20分病逝,年仅37岁。父亲蔡明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7年,但是他从16岁参加革命后,就一直为新中国的成立战斗不息,直至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热血和生命。我们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的父亲而感到自豪!尽管我们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但他的光辉形象和事迹给我们子女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我们是革命的红二代。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革命传统,奋发图强,继续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我们流血牺牲的

革命先烈和志士,才能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


                               4师分会  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