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光辉的历程 深刻的启示

  • 时间:   2020-11-05      
  • 作者:   一师分会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     
  • 浏览人数:  554

纪念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70周年,寄托我们对新四军抗日英雄的缅怀之情,表达我们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10年前纪念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苏浙军区和浙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史,是一部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英雄史。新四军官兵不畏强暴和艰险,与日伪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许多官兵把鲜血洒在了浙西这块土地上。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苏浙军区的建立、战斗和取得胜利,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学习中共中央和新四军领导通观全局、着眼全局的战略思想

1943年年中之后,由东条英机所领导的日本政府,已经开始知道,无论是和是战,都无法解决中国问题了。日本既然没有足够的兵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设法保持现有的战果,以谋求一个较好条件的停战交易。东条政府于是提出了建立日本“绝对国防圈”的概念。1943年秋季,日军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开始依据大本营的绝对国防圈战略指导原则,拟定一个妄图挽救日本战争败局的作战计划。1944年4月17日日军发起代号“一号作战”的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由于战役判断和指挥失误,军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下降、内部出现严重的分裂和内讧等原因,在此战役中大溃退。为了挽救正面危机,收复日军侵占的大片中原地区,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提出“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那里”的战略口号,确定了开辟河南、发展苏浙皖、进军湘鄂西的战略方针。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在1945年1月发表《关于目前时局的谈话》指出,“目前国际形势正空前有利,民主势力在各方面蓬勃发展。欧陆战争已进入决战阶段,希特勒德国已在东西夹击中面临着死亡,而反法西斯的新的民主力量不断的生长壮大与坚强,如法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全部解放,波兰、捷克、匈牙利之大部领土的获得解放,及民主势力之完全获胜,象征着今后世界的新形势。在远东,太平洋战场,日寇也处于极困难的境地。美国在菲律宾、吕宋岛的登陆,已更迫近日本本土,美机大规模的对日本本土战略性的轰炸,已使日寇失去了战争的后方支柱。当前国际形势对我非常有利而抗战即将转入全国反攻之际”。时任苏浙军区第1纵队政委的江渭清指出,“苏浙军区正是当着空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断胜利,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大后方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沦陷区人民渴望解放的时候成立的,因此,无疑的,苏浙军区的成立将配合盟军在中国海岸登陆,挽救正面危机,进一步开展苏浙人民抗日战争,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而树立了一面灿烂光辉的旗帜,不仅今后苏浙解放区将会更加巩固更大发展,而且使整个东南人民的自由解放有了坚强的保证。”(原载于 1945 年 2 月 1 日《苏南报》 )。

由此可见,成立苏浙军区、发展东南,是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新形势、新发展,为了准备对日进行战略反攻,并配合盟军在东南沿海可能实施的登陆作战,而作出的英明决策和战略部署。粟裕同志和苏浙军区指战员,坚决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有力地执行战略部署,巩固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新区,为对日大反攻和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我们要学习苏浙军区指战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刚刚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贯彻党中央向东南沿海发展以配合盟军登陆的部署,执行南下和西进任务,但由于其处于日伪统治的心腹地区,也是国民党的要害地区,总是遭遇日伪顽夹击,局面复杂,强敌环伺,环境险恶,困难如山。苏浙军区指战员不畏强暴和艰险,与日伪顽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其中最为艰苦的是为时5个月的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

苏浙军区成立后,粟裕确定了向天目山地区进军的部署。1945年2月,退避浙西山区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为了阻挠新四军南进浙江,以 5个团发起进攻。苏浙军区奋起反击歼灭来犯的顽军1700余人,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区3月,国民党第3战区再以12个团猛攻。苏浙军区经过20多天的连续战斗,由西向东,逐次歼击进犯的顽军,乘胜占领东、西天目山,控制了浙西 11 个县纵横 100 公里、100 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浙西抗日民主根据地。5 月 29 日至 6 月 23 日, 在国民党顽固派与日伪军互相勾结两面夹击的严重形势下,苏浙军区以10个团对付顽军40个团的进攻, 歼灭顽军6800 余人,取得完胜。

天目山三次自卫反击战共歼国民党顽军1.36万人,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聚歼苏浙军区主力、驱逐新四军出江南的企图,巩固和扩大了苏浙皖敌后新区,提前实现了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完成向东南沿海发展的战略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1月苏浙军区成立到194510月新四军北撤,指战员在粟裕等同志的领导下,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以大无畏的气概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以弱战强,以劣胜优,在苏南、郎广、浙西地区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要学习苏浙军区指战员注重团结、坚持团结的优良作风

苏浙军区的部队,是由苏中、苏南、浙东等地,不同建制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组成的。苏浙军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队的团结。原新四军6师16旅政委、后担任苏浙军区第1纵队政委的江渭清同志于1945 年 2 月 7 日在《苏南报》专门撰文《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庆祝苏浙军区成立》,他指出,根据江南的现实情况,江南的军民应加强团结、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警惕,揭发一切敌伪顽固特务的种种造谣欺骗和挑拨离间,肃清一切特务奸细,组织广大人民及人民武装,镇压敌伪的一切伪化活动,打击敌伪的抢掠暴行,并缩小敌伪占领区,扩大我们的解放区。

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战略部署,苏浙军区全力加强领导,确保完成三大任务:1.在全浙江境内,发展我们的力量,以打通东南局面;2.普遍开展苏南、浙西敌后游击战场,并巩固江南各原有的根据地;3.加强上海、南京各大城市与交通要道的工作。华中局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名义全面领导江南、浙东各党委工作苏浙军区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4个纵队,5个军分区。整个苏浙军区始终形成铁的团结,坚持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为战胜困难、克敌制胜提供了坚强保证。

我们要学习苏浙军区指战员忠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献身精神

在苏浙军区存在的仅仅10个月中,指战员们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红心,在危险和困难面前,表现出无私忘我的献身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三次天目山自卫反击战中,新登战役中的牺牲较大。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2200余人,新四军指战员伤700余人,牺牲252其中包括有原1师2旅4团(即老虎团)团长、时任第1支队支队长的刘别生同志。1928年年仅13岁的刘别生参加由黄公略率领的红军,成为一名革命战士。1945年1月,新四军在长兴组建苏浙军区,刘别生任1纵1支队支队长。6月3日,在与顽军的激战中,刘别生不顾因几天连续拉肚子而虚弱的身体,带着随从人员从新登城奔赴虎山前线阵地。当他登上虎山阵地,站在树丛中用望远镜观察顽军阵地时,突然顽军的机枪响起,一串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刘别生的左臂、左腿和腹部。在送往新登途中,刘别生终因伤势太重光荣牺牲。6月19日,在第三次天目山自卫战孝丰决战时,苏浙军区第1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丁麟章也为国捐躯。6月20日,第8支队遭顽军包围,第8支队第2营沉着应战,连续打垮顽军10多次冲击,第4连机枪班班长沈汉成等4名重伤员,为掩护部队转移,坚持不让抬走,待顽军靠近时毅然拉响了集束手榴弹,与顽军同归于尽。

19451015日,第4纵队政委韦一平率纵队机关干部及第10支队两个连、苏南行署机关干部等近人,于武进县荫沙渡口乘“中安“号客轮,横渡长江。“中安”轮是长江上航行的商船,这次受雇运送新四军北渡,已连续7昼夜担负这一重任。在最后运送韦一平率领的一批时,由于该轮未及检修,加上人员严重超载,深夜12点时起航不久船底出现漏水,行至泰兴县天星港西南约2公里处时,突然狂风骤起,江涛翻滚,船体大面积进水,韦一平动员会游泳的人跳江逃生,自己拒绝警卫员带他泅渡,镇静地站在下沉的船上指挥,目送一些同志游向岸边,直到“中安”轮渐渐沉没。韦一平和800多名干部、战士不幸罹难长江。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苏浙军区敌后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些深刻的启示,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我们要大力弘扬革命先烈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1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