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溯行父亲战斗历程 ——记我的父亲徐月卿

  • 时间:   2020-11-02      
  • 作者:   徐兰平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     
  • 浏览人数:  467

在我家里,保存着一个战争年代的物件,那是父亲徐月卿当年行军打仗骑马时用过的马褡子,它跟随父亲出生入死,见证了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戎马生涯。后来全国解放了,不打仗,也不骑马了,于是父亲把马褡子当成旅行包,每次出差都随身带着,马褡子上有两个大口袋,里面装着行李,搭在肩膀上,一前一后,又用了很多年。它也见证了新中国建国之初,大干社会主义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经过岁月的洗涤,马褡子早已洗得发白了,上面还有补丁。我一直珍藏着,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父亲,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

父亲过去零零散散地给我们讲述过一些当年的故事,我也常静静地倾听着父亲和那些来看望他的老战友在一起回忆过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彩而悲壮的战斗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历史故事伴随着我成长,在我脑海中挥抺不去,那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生前一次次满含深情地对我们说:要带我们回到他当年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人民、山川,让我们实地感受共和国开国诞生前的那段艰苦卓绝戎马倥偬的斗争历史。他老人家的宿愿直至辞世,终未成行,成为终生的抱憾。

为了却父亲的心愿,也为圆自己一个梦想,在建国六十年之际,八旬老母亲凌国英带领我们,到父亲在解放战争期间工作和战斗过的紫阳县、上关县,溯行父亲战斗历程,沿着父辈的战斗足迹进行了一次专程走访。

一、参加新四军  保卫家园

父亲徐月卿(曾用名徐国友)1919年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读过三年私塾。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家乡,并勾结当地的恶势力进行烧、杀、掠、夺,百姓生灵涂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徐月卿同村里几十名热血青年拿起武器,开始了保卫家园的战斗。敌众我寡,武器装备差,当时仅有几支猎枪和几把砍刀,又缺少战斗经验,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要想把日本鬼子赶出去,靠单兵作战是不行的,于是他们分别投奔了正规军。

1939年春节后,徐月卿在二叔徐荣庭的指引下来到贺家堂,投奔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领导下的信应总队,那天来参军的有一百多人,徐月卿当即被任命为班长。入伍后,部队对新兵进行了短期培训后就投入了战斗。

1940年6月父亲由部队选派到随营军校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2月随营军校结业后,由随营军校护送到礼山县税务总局,又由总局分配到黄陂县分局,在蔡家榨担任当卡长、所长,后担任黄陂县税务局局长。当时黄陂县处于敌占区,环境十分恶劣,斗争也十分残酷。徐月卿经常深入在敌占区单独执行任务,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面对敌人军事上的围剿,政治上的拉拢,经济上的收买,思想上的腐蚀,没有动摇,没有后退,始终如一的坚持斗争,敌人曾设法到处捕捉他,但徐月卿凭着机智勇敢,与敌人巧秒周旋,为部队筹集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1946年6 月,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在突围之前,徐月卿接到了上级通知,要他立即化装转移,从地下转移去延安。徐月卿立刻跑到礼山县宣化店师部去说:在当税务局所长及局长期间,没收过许多商人的违法禁运物资,得罪了一些不法商人,如从地下转移会有商人认出,有被国民党逮捕的危险,要求和大部队一块突围。上级组织批准了他的要求,于是徐月卿跟随师部一起参加了中原突围,一路冲锋,一路血战,冲破了敌人重重封锁线。

同年8月突围部队到达陕南,在一次掩护师部首长撤退时与部队失去联系,于是他和罗孟刚、毛凯、陈记友等几个掉队干部带领少量部队,沿途又收集了一些突围失散人员和伤病员一百多人,成立了陕南支队,在陕南商洛、大小矛河一带打游击,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对敌斗争。47年8月份编入第二野战军陈谢兵团19军12旅,9月下旬开赴鄂陕边区建立革命根据地。11月12日,解放了鄂陕交界之要冲漫川关与上津镇。

二、上关县率部以弱胜强

1947年11月13日以上津、漫川关二地地名命名。成立了中共上关县委员会、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徐月卿任上关县副县长,次年2月升任县长,兼上关县作战指挥部指挥长,并组建了上关独立团,当时新政权刚刚建立,立足未稳,敌人倚仗军事上的优势非常嚣张,向鄂陕革命根据地大举进犯,频繁地对刚建立的县政府驻地及辖区进行偷袭、破坏和围剿。企图消灭我新成立的人民政权,斗争形势极为复杂,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拉锯战。敌人不仅有当地的土匪、保安团、棒子队等反动武装,还有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特别是蒋介石的王牌军胡宗南的部队,曾多次袭击和围剿我地方武装。作为根据地中心的上关县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目标。

徐月卿身为上关县县长兼上关作战指挥部指挥,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带领上关独立团、江北支队、公安队、游击队,民兵开展了旷日持久、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 打退了国民党27军、98军、鄂保4团和地方保安队、棒子队等多次疯狂进攻,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和血与火的较量,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红色政权,使上关县成为鄂西北的牢固根据地,在战略上有力的配合了鄂陕乃至中原的斗争大局。

徐月卿在无数次的战场拼杀中,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他开枪时动作干净利索,出枪快,打得准,几乎不瞄准,举手击发,弹无虚射,百发百中。1948年的一天,徐月卿和指挥部里的几个同志带着一个警卫班从一个区回上津县城,在距县城还有二十几里路的地方,遭遇一伙土匪袭击。土匪知道他们遇到了共产党的“大官”,拼命地想抓到徐月卿。警卫班在后面做掩护,边打边撤。徐月卿带着非战斗人员先行撤离,这时父亲遇到县城里前来增援的部队,立即回师救援,土匪见我大部队上来,逃得没了踪影。

    新政权要想在上津立足,就必须铲除这伙土匪,通过详细的侦察,找到了土匪窝并了解敌情。土匪窝里有一些老兵油子,不仅会打仗,平时很警觉,和国民党、伪政府都有联系。他们以打共产党作为向其他土匪帮派炫耀的资本。

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我地方政府有意安排人放风,说有一大批物资运到漫川关,等护送人员到齐后就起运送往商洛。其中有土匪非常需要的药品、布匹、生产工具等。土匪惊喜若狂,他们立即通过眼线探察,确实有物品运入,且守备兵力仅1个连,不足百人,武器装备也较差,没有重武器。土匪倾巢出动,还带了几门炮,准备一击成功,抢得物资。他们来到漫川关,和我守备连发生火力接触,很快,我守备连就撤离,土匪没有追击,进入镇里找物资。土匪在库房里只找到一些布匹,明显物资被转移了。

土匪没抢到物资,情绪低落,在返回的途中,独立团在一个有利地点,埋伏了2个营的兵力,轻重机枪达十几挺。等土匪基本进入伏击区,父亲一声令下,子弹如暴雨般射向敌群。土匪见可躲避的地方少,拼命地向枪声少的一侧突围。等土匪接近时,几挺轻机枪突然出现,并猛烈开火,打得土匪不能靠近。土匪发觉上当了,又向其它处逃窜。最终只逃出去十几个。这场漂亮的伏击战,让土匪魂飞魄散,残余的土匪再不敢在老窝盘踞,立即作鸟兽散。这次战斗由于进行了周密部署,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30多分钟,就消灭了土匪三百余人,极大地挫伤了土匪的锐气,大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的士气,使新建立的红色政权更加牢固。

徐月卿长游击战、运动战。漫川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地,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多次。一次,我独立团主力部队和部分地方部队,前往漫川关准备打掉敌守备的一个营,敌人两个团的增援快速逼近漫川关。敌众我寡,面临将被反包围的危急形势。父亲沉着指挥,没有急于撤离部队,而是巧妙地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带领部队与敌人保持接触,边打边撤,诱敌深入,让战斗力较强的主力部队沿途作好埋伏。天将黑时,被拖得极为疲惫的敌人因找不到我主力而停止追击,向漫川关撤退。这时我伏击部队在徐月卿指挥下迅速出击,与诱敌部队形成夹击之势。漫川关的守敌不敢贸然出援,已出动的兵力陷入被围困的境地。在激烈战斗中,徐月卿身背驳壳枪,手提轻机枪奋战在前沿阵地,打掉敌人对我军构成威胁的步兵炮、重机枪等多个火力点。战士们见总指挥冲锋在前,受到极大的鼓励,不顾饥饿和疲劳,奋勇冲杀,一鼓作气打了个以弱胜强的大胜仗。这一仗缴获了迫击炮、轻重机枪等大量轻重武器和弹药,改变了漫川关地区的敌我态势。

    那次斗争以后,敌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英勇善战的徐月卿县长恨之入骨。敌人在战场上打不赢,就想采用暗杀手段除掉他。一次徐县长和警卫员去一个区里检查工作,吃完午饭,有人拿着一包东西让警卫员交给徐县长,那人把东西往警卫员手上一放转身就跑,由于事出突然,警卫员没接住,东西掉到地上,只听“轰”的一声爆炸了,警卫员身受重伤倒在地上,两腿被炸得血肉模糊。闻声走来的徐县长双腿也同时被炸伤。

    在上店子的一次阵地战中,敌人从两翼包抄我主阵地,阵地上有近二个连的兵力被围在里面,撤不下来。徐月卿命令一位连长带着连队冲上去,突破敌人的合围,从侧翼接应阵地上部队撤出。这个连三次都没冲有上去,连长为难地说,敌人火力太猛,很难完成任务。徐月卿立刻命令公安队战士上去下了他的枪。亲自带领一支30余人的精干部队冲了上去,打得敌军溃败后退了下去,紧接着率领部队乘胜冲锋,一鼓作气冲向前去。这时我军伤亡很大,弹药耗尽,所有战士都已上好刺刀,准备同敌人决一死战,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徐月卿带着部队及时赶到,成功地把阵地上的部队带了回来,后来这支部队所在营成为独立团战斗力最强的营。

徐月卿在指挥中最注重的是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1949年春节刚过,鄂豫陕地区缺粮。一些土匪向我根据地袭扰,我独立团派部队剿匪,国民党军借机偷袭我独立团留守部队,企图分别歼灭我独立团主力。一次,徐月卿带领团部、政府人员等二百余人在板庙附近与敌遭遇,双方兵力相当,敌人立即咬住我部队,并调集临近兵力围拢过来。周围都是丘陵地形,对我不利,一旦形成合围,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徐月卿察觉到敌军企图后,立即命令丢掉所有物品,只带武器和干粮,向土门镇方向急速转移。同时命令一个警卫班骑马向敌人的主力部队进行袭扰战,迟滞敌增援兵力的速度。他们边战斗,边撤退,在土门镇部队的增援下,终于摆脱了尾随之敌,虽行李、器械、医药、粮食等受到损失,但部队保留下来。事后很多人说:“我们以为徐指挥会下令分散转移,这样最少能跑出去一半人,没想到全都撤出来了,太惊险了!”

1948年全国性的战略大反攻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为了夺取全国胜利,保证三大战役的胜利,战斗在鄂陕边区的主力部队奉命参加了淮海战役,上关县的武装力量明显减弱。在整个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从多路派兵向徐蚌增援,其中有三个师的兵力经鄂豫由西向东开进,这时徐月卿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增援,把敌人挡在淮海战役主战场之外。徐月卿接到命令之后,经过周密部署,亲自挂帅,带领上关独立团和游击队、民兵配合邻县兄弟部队约四个团的兵力进行阻击。面临敌人装备精良的三个师,敌我力量悬殊,不易正面作战。他们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同敌人巧妙周旋。为确保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统筹调度,密切配合,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四处袭击和骚扰敌人;使用运动战,在局部造成优势歼灭敌人小股部队;采取地雷战,迟滞敌人的推进。敌人为突破我阵线,不仅加大正面进攻力度,也派侦察部队对我军进行袭扰。我军则采用声东击西、虚实相继的战术,让敌人找不到我主力部队的所在位置。在这次战役中,上关独立团虽然蒙受了很大损失,但最终和兄弟部队联手,迫使敌西路增援部队前进缓慢,最终被阻挡在淮海战场二线之外,为主战场解除了后顾之忧,有利地支持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徐月卿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战术。他善长游击战、运动战,他勤于思考,善于谋略,能从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上及时判断出敌人的意图,找出最有利战局的办法有效的遏制敌人的气焰;他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和敌人玩捉迷藏,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他会用兵,善于以少胜多,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

徐月卿带领上关县军民经过一年多艰苦的浴血奋战,对盘踞在上关地区的土匪,恶霸、国民党军队等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不但消灭了盘踞在上关县的国民党军队及残匪,还配合周边地区扩大胜利战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

三、在紫阳县神枪震慑匪敌

    1949年5月上关县和郧西县合并,徐月卿随部队西进,进入陕南,11月解放了紫阳县,被任命为紫阳县县长、剿匪指挥部总指挥、兼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法院院长等职务。那时的工作重点:一是建立新政权,组建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剿匪肃特,巩固红色政权,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霸减租,生产自救。

徐月卿的神奇枪法威震敌胆,在陕南大山里远近闻名,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降。那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角,我军乘胜追击,敌人节节败退,退到陕南及川北山区里隐蔽的国民党胡宗南残匪、地主武装和各种帮派势力多达几十万人,仅紫阳就有万余人,他们妄图伺机卷土重来。陕南山区山高林深、地势险峻,敌人在暗处,我军在明处,危险和牺牲随时都会发生。

徐月卿一方面领导当地人民进行土地改革、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带领当地军民进行了艰险的剿匪战斗,多次创造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一次徐月卿县长带了一个警卫班前去与土匪头子谈判,要求他们交出枪支、弹药,向新政权投降,土匪窝就在洞河镇汉江对岸的山坡上,山坡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土匪,枪口对着我们的同志。徐月卿临危不惧,只带一个警卫员进了土匪大院,其他战士留在门外。土匪头子想给徐县长一个下马威,抬高谈判筹码,命令小土匪下徐县长的枪,只见徐月卿迅速拔出手枪向天空连放三枪,三只飞鸟应声落地,他威严地大声喝道:“谁敢下我的枪!”土匪头子慑于徐月卿的威武气势老实了。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土匪终于投降认输了,交出了全部武器。这次行动缴获了很多的枪支弹药,还有数门小炮。

关于这次土匪不战而降的故事,后来从一个土匪俘虏口中得知:在部队刚打进紫阳县城的当天下午,刚上任的县长徐月卿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县城周围熟悉地形,走到江边时有人说:“听说徐县长是神枪手,能不能让我们开开眼界,见识见识”,于是徐县长朝天连放数枪,随即掉下多只飞鸟,在一片叫好声中,他又转身向江中打了一枪,一只刚浮出水面的乌龟也一命乌呼了。这些正好被混在人群里的土匪探子看到了,回去向土匪头子一报告,土匪头子因此取消了计划在当晚偷袭县政府的行动,这次徐县长去和土匪谈判时,土匪头子又亲眼目睹了徐月卿的枪法,在大势已去的形势下不战而降,下令缴械了。

还有一次,一股500多人的土匪自恃人多势众,武器装备精良,又有国民党军官的指挥训练,拒不向人民政府缴械投降。徐月卿县长派人多方侦察,了解土匪的详细情况后,仅带领一个营出击。徐县长利用土匪各部通信不畅和互不信任的弱点,率领部队大胆插入敌人的核心区一举打掉了土匪的指挥部,又以各个击破的战术消灭土匪多个据点,不到二十天时间就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了,这一仗震慑了不甘投降还心存幻想的顽固分子,随后当地的土匪一股股的都缴械投降了。

跟随部队进驻紫阳县的还有陕南公学的部分学员,他们成为新政府第一任工作人员,为建设和巩固红色政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分配到紫阳县政府文教卫生科工作的凌国英经组织介绍,与徐月卿结为伴侣。当时对敌斗争极其危险残酷。有些老百姓对凌国英说;“你可要小心点,土匪到处扬言,说收拾不了徐县长,就拿你开刀。”后来在缴获的土匪暗杀黑名单上,真的有凌国英的名字,而且排名很靠前。为了随时准备应对土匪的袭击暗杀,县里的同志下基层时都是人不离枪,甚至睡觉也是拥枪而眠,可见当时的政权工作是何等危险和残酷。徐月卿的许多传奇事迹至今还在他战斗过的鄂西和陕南地区广为流传。

四、重访故地  追忆历史

    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对他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在建国60年国庆之际,母亲凌国英率领我们四子女,前住父亲生前曾工作和战斗过的上关县和紫阳县参观走访。

   我们首先来到陕西省紫阳县,这是一座山城,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背靠巴山,三面环水,放眼望去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所有的建筑和民房都修在山坡上。在宾馆里我们受到了紫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郑县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紫阳县解放后60年来经济发展的情况,

午饭后我们在紫阳县城里参观,山城很少有平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坎。旧县城的东城门楼还保留着,两边的城墙已拆了,在门脸上有6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写的布告,因时间久了有些字迹已看不清了,现在已装上了玻璃窗保护罩,是重点文物保护遗址。

晚餐时,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县政府联系到了12位当年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其中有六位是和母亲一起分配到紫阳县的陕南公学的同学。还见到了父亲当年的警卫员冯家友叔叔,他们成为紫阳县各行业的领导,现在都已离休,这些老同志给我讲了很多父亲的故事。

在县城参观时邂逅了当地的一位大叔,他认出了母亲,大叔对我说:“当年你爸爸骑着一匹大马,腰里别着一把手枪,好威武啊!”, 他还说:“国民党的县长坐轿子,共产党的县长骑大马”。

次日我们乘船去了洞河镇,陪同我们一起去的童范五叔叔指着江对岸的山坡说:那儿就是土匪窝,父亲当年勇闯匪穴,与土匪斗智斗勇,成功劝降土匪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离开了紫阳县,向上津出发,素有“中国小长安”之称的上津古城,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之一,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不大,城门楼和城墙都保存完整,古朴雄厚之风犹存。

上关县是湖北省第一个解放的县城。当年的县政府旧址现已开辟为革命纪念馆,里面是一个古老的院子,门廊右侧墙上有一幅醒目的彩色喷绘《上关县(1947.11——1949.5)介绍》,详细的介绍了第一届县政府组织机构,上面还有我父亲等6位县领导的简历,左侧墙上贴着一张《鄂陕边区上关县地图》,标明了上关县地处鄂陕交界,跨两省四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院落很破旧,由于年代久远,墙皮已部分颓落,家具陈设也很简陋,这和想象中的县政府大院有很大的差距。右侧墙壁上挂着两把锈迹斑斑的战刀和破损的子弹袋,向人们述说着如火如荼的斗争经历和血染疆场的悲壮故事。

在左侧房门上钉了一块牌子,写着“县长起居室”,父亲徐月卿当年就住在这个房间里。房间很小,光线昏暗,陈设简陋,在今天人们的眼里,领导一县之长的生活起居简陋到如此地步,是不可想象的。

勇敢善良的上津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为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和教育青年一代,完好的保留了战争年代的上关县政府旧址。

    这次到上津和紫阳的专程走访,感受良多,带给我们心灵震撼之强烈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使我对父亲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发展壮大,在险恶的形势下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他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徐兰平     (5师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