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难忘的记忆 永远的榜样

  • 时间:   2019-08-15      
  • 作者:   ​乔 泰 阳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1010

我的父亲、开国将军乔信明离开我们已有56周年了。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时候,回顾父辈的革命历程,追思父辈的光辉业绩,缅怀父辈的音容笑貌,重温父辈的谆谆教诲,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有关父辈的记忆,不断在脑海里翻腾。

从记事时起,父亲有一件物品印象最深刻,那就是他的拐杖。我小时候非常调皮,时常惹事,当被发现想跑开。这时,他就会用拐杖的弯把把我钩回来。父亲的脚在红军时期两次受重伤。后来,在国民党监狱里戴脚镣,坐水牢,又遭摧残。抗战初期,新四军的条件艰苦,他们穿着单衣薄裤在冰天雪地里打仗,伤势日益加重。当时部队缺医少药,长时间的伤病和劳疾,使他的双腿突然瘫痪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一边治疗,一边还坐在担架或骑在马背上坚持工作。今天保存的一些珍贵照片里,有些级别高的首长站着,唯有父亲只能坐在椅子上。解放后经过治疗,虽能站起来,但是脚指伤残、腿部肌肉已萎缩,走路时仍要借助拐杖。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在家休养,颐养天年,而是坚持与病魔作斗争,继续为党工作。那根木拐杖被磨得溜光发亮,父亲撑着它到上面开会,去机关办公,下部队调研,从不离身。可即使有拐杖,他每次最多也只能走一会儿。走累就拄杖休息,歇歇再走,不愿因此影响工作。父亲的这根拐杖远近有名,许多同志都为父亲的这种精神所打动。从父亲的拐杖上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什么当年革命军队能够由弱变强、发展壮大?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建立新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大批象父亲那样的革命前辈赤胆忠心、艰苦奋斗、前仆后继;而社会主义的江山要永不变色,我们的国家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的保证,就是要使这种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房间的灯光总是亮着的。我常常一觉醒来,还看到父亲伏案工作。五十年代初,正是空军初创时期。他时任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身体刚刚好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空军后勤初创阶段,千头万绪,百事待兴。在人员少、物资紧张、经验缺乏的情况下,他们一边组建后勤机关和保障部队工作生活,一边担负起繁重的作战训练后勤保障,先后组织了抗美援朝作战、要地防空作战、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等参战部队的供应保障。父亲夙夜在公、兢兢业业。为了完成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他经常把文件带回家连夜批阅,他的同事也时常来家商谈要事。一旦接到突击任务,他就加班加点,通宵不眠。父亲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忘记了原本有病的身体需要休息,透支着那本来就不太多的健康。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病倒之后,病情逐渐加重。组织上安排他养病时,他不仅念念不忘工作,而且尽一切努力回忆记叙弥足珍贵的战斗历程。许多年来,我常常想起父亲带病坚持工作的情景,想起父亲房间里彻夜不熄的灯光。那盏灯就象导航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父亲和母亲总是善于用革命先烈的事迹教育和引导我们,帮助我们从小树立革命理想。我心目中方志敏烈士的高大形象,就是在小时候树立起来的,并影响我此后的人生之路。父亲与方志敏同志是患难之交。1933年,父亲从中央红军学校(瑞金)调到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协助创办红五分校。很快父亲的表现受到方志敏等领导的赏识,被任命为红十军82团团长。1934年7月父亲在战斗中子弹从脚跟穿过脚背,负了重伤。根据地缺医少药,医生建议截肢。方志敏批示:“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保住这条腿。药在苏区买不到,可以到白区去买,钱由省委报销。”在方志敏的关怀下,终于保住了父亲这条腿。1934年11月中央决定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父亲任红十军团二十师参谋长。后来,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被敌人重兵包围,伤亡很大,部队建制也打乱了。危急时刻,方志敏将剩余部队组成一个团,交给敢打硬仗的乔信明指挥,全力组织突围。1935年1月底,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受伤冻僵,父亲和几位领导先后被捕,和方志敏一起关押在国民党南昌行营看守所。在狱中,父亲根据方志敏的指示,成立了秘密党支部,坚持了三年狱中斗争。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可歌可泣、永垂青史的事迹,父亲是见证人。解放后,父亲感到他有责任写出这段历史,教育后人。但是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他就拖着病体,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后来,父亲的文章“回忆方志敏同志”(更名为“背负着方志敏同志的遗志前进”)刊登在《星火燎原》上。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的英勇事迹和重要指示,许多都是父亲和难友们回忆记载的。方志敏烈士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革命而奋斗。在我当学生时,就摘录下方志敏烈士就义前给全党同志留下的遗言: “同志们!十分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请你们努力吧!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去了为党努力的机会,你们要认识到,你们能够为党工作、为党斗争,那是十分宝贵的。我和刘、王……等同志都是敌人刀口下的人了,是再也得不到为党、为革命工作的机会了,这是无可奈何的。我能丢弃一切,惟革命事业,却耿耿于怀,不能丢却。”后来,每当想起方志敏同志的这段遗言,我都会感到热血沸腾,都会增加无穷的力量。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正是在革命先烈光辉形象的感召下,在父辈忘我革命精神的影响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努力工作。

作为一个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父亲具有坚定刚强、忠诚正直的品质,可他又保持以诚待人、平易近人的作风。他自己身体不好,却总在关心周围的同志。记得那时候机关住房紧张,有的干部没房住,父亲知道后,就腾出房子让他们住。父亲平日坐车,见到路边有腿脚不便需要搭车的熟人,就会请他们上车同行。不少人为此感动不已,多少年过去了还激动地对我们讲起这些往事。父亲身为将军,从来不摆架子。他常说:我就是穷苦人出身,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要注意尊重每个人。那时,他常常卧病在床,有时机关工人到家维修,他都起来给他们倒水、递烟,走时还送到大门口。父亲对我们这些子女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为了把我们教育成人,建设国家,父亲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不许和别人比吃穿。我小时候衣服上常有补丁,穿惯了旧衣服,入伍穿新军装还感别扭,就洗旧了再穿。父亲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习惯,院子里有块空地,就叫公务员带着哥哥和我一起种菜。60年代初上级号召开荒种地,父亲带头响应,星期天常带着我们参加劳动。父亲对我们的行为举止、礼貌待人要求也比较严。按他的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父亲就是这样,热忱待人,乐于助人;对子女严格要求,点滴养成。正因为如此,我们家形成了一种勤奋好学实干、热诚和睦俭朴的家风,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好家风,并引以为豪,将它传给下一代,使他们从中受益。

光阴荏苒,转眼间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天真的少年如今已成为一名成熟的退休干部。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为继续推进我们父辈奋斗终生的革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父亲在天有灵,请接受我庄严的军礼!

 

         乔泰阳

(2019年8月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