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慢慢“追烈路” 浓浓战友情

  • 时间:   2019-01-10      
  • 作者:   崔守信 王林清      
  • 来源:   《北京老干部》2011年第3期(总196期)     
  • 浏览人数:  1324

  今年86岁的离休干部顾理昌同志有着令人骄傲的革命经历,他十几岁参加革命,当过儿童团团长,后来参加新四军,参加当地的“反扫荡”工作,21岁就当了区长、区委书记,在敌我斗争尖锐复杂、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之地领导组织革命工作。他跟着党转战大江南北,出生入死,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后在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离休。

回乡之旅改变人生之路

  像很多老同志一样,1997年,身体硬朗、卸下一身繁重公务的顾理昌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故乡——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镇,那里不仅有他的亲人和战友,更有他工作战斗过的青春岁月,那段难忘的回忆始终萦绕着他,牵引着他回到故乡。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寻亲访友,竟改变了他原本平静普通的生活,他的人生也从此转向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道路。

  在与乡亲和牺牲战友遗属聊天时,有人向顾老提出老坝港镇是革命老区,革命烈士很多,但却没有一个烈士陵园,牺牲的烈士们没有一个集中安身之地,后人们也没有一个纪念凭吊的地方。顾老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深深地为牺牲的烈士至今没有一个安身之地内疚,决定带头倡导大家为烈士们建一个陵园。于是,他和另外几个发起人马上行动起来,到企业进行宣传,发动企业老板捐款,游说镇政府和县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并且个人出资1万多块钱,委托在山东的一位同乡老同志,购买名贵石材做成烈士纪念碑,刻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用卡车把纪念碑从山东运回家乡。在经过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等——系列工作后,通过顾理昌等人的不断努力,2002年,老坝港烈士陵园终于落成了。那年清明节,顾老应邀回家参加烈士陵园揭幕仪式,揭幕之前,他先参观了烈士陵园的布局和环境,又仔细阅读了每块碑文上的烈士名录和纪念文字,一个个曾经一起工作战斗过的同事和战友随着文字浮现在他的脑海里。然而他看着看着,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情况——他所熟悉的许多烈士都不在其中!从惊讶到遗憾,从遗憾到愤怒。随后,顾老对镇政府建烈士陵园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反复向当地干部交代,一定设法补齐当地被遗漏的烈士并在陵园中列出他们的名字,好让后代知道他们、纪念他们。

9年为了24个牺牲战友

  由于年代久远,行政区划分多次调整,档案资料缺乏等原因,烈士确认工作进展缓慢。顾老首先整理出一个24人的烈士名单,他对海安县老坝港镇的领导说,烈士们已经死去60年了,如果进不了烈士陵园,就是不承认他们是为革命牺牲的,他们的情况我都知道,我要不为他们说话,他们等于都白死了!这些烈士都是我的乡亲,更是我的战友.我当区长的时候管着8个乡7个据点,当时的情况我最有发言权,因为这些烈士有的是我动员参军的,有的还是我的前辈或上级,我应该也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求个“名分”。我们这些人有幸活下来,享受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但决不应该忘记那些死去的先烈们!

  县里的领导劝顾老,说你那么大岁数了,为这件事已经操心不少,已经刻上去的烈士也具有代表性。顾老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机关当秘书,他私下对顾老说,县里和镇里的经费本来就不太多,为建烈士陵园已经花了不少了,如果再追认烈士,那么随之而来的要救济,要补助,要照顾的就没完没了,谁拿得出这些钱呀。顾老说,这些烈士绝大部分都没有后人了,有些牺牲的时候连老婆都没有,哪有子女呢,追认这些烈十不会给政府造成什么经济负担,有的家里人都死光了,你想给钱都没有地方送去,我只要他们进烈士陵园就行了。

  看着烈士确认工作没有太大的进展,顾老很是着急,他建议地方成立调查组提高确认烈士身份工作的效率。根据顾老的提议,镇党委本着对烈士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调整工作部署,成立调查组查证当年烈士牺牲的情况,顾老被聘请为调查组的顾问。作为顾问,顾老没有按照地方领导的要求和好意坐真指挥,而是不顾年事已高,领着调查组奔赴南通、海安,如东,东台等地,不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争取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

  从2002年开始的9年里,顾老一方面不断做着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同时也进行着艰难的烈士认证调查工作,他要通过无可辩驳的证据为这24位烈士正名。他每年都要回家乡几次,走访烈士健在的旁系亲属,这些老人大多居住偏僻,交通闭塞,顾老不顾这些坚持前往。在炎炎夏日,他一边驱赶蚊虫,一边仔细甄别各种书证、遗物。在寒冬腊月,他与乡亲们促膝长谈,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证言证词。感到不适时用冷开水送药下肚,天黑路滑几次差点儿栽入路边的池塘,这其中所付出的艰辛无以言表。顾老说,这些烈士没能见到胜利的今天,更没能享受到一点儿幸福,他们无怨无悔,为了人民的利益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我们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以克服种种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顾老扎实的工作和不懈努力,2007年,烈士认证工作受到海安县新上任的单晓鸣县长的重视,她听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方面敦促民政局协助进一步调查,同时揩示档案局等其他部门给于方便,并且对如何调查出更有效的证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还利用乘北京开会的机会拜访顾老,当面对他的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

   2010年清明节前夕,民政部门终于批准了续补申必恭等24位烈士的请示,老坝港镇人民政府举行了纪念碑安放仪式暨清明祭奠活动,顾老盼望9年的“集结号”终于吹响了。

一份执着,几多付出

   为了让这些烈士获得认证,在漫长的9年中,顾老往返于北京和江苏几十次,长途电话卡买了几十张,写了几十封信,踏遍了民政部、江苏省民政厅、南通市民政局、海安县民政局、老坝港镇民政部门等五级民政部门,有些民政部门的一把手在顾老面前就换了几任,不说身体和精神上的负荷,单就总的经济投入就无以复计。在最初几年,顾老的老伴还陪着他风里来雨里去,后来老伴去世,又由他的女儿继续陪伴顾老坚守这份执著,可谓是举全家之力完成他的这份心愿。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说到动情处,顾老几次哽咽。哭,也伴随了顾老这几年的艰辛之路。顾老虽然以正厅级别离休,但为了烈士正名,他放下高级干部的架子,赔笑脸,说好话,为了等一个相关领导,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同忆起他当年的战友,他多次当着众人的面老泪纵横,至情至理的诉说令在场的人听了也不免动容。让顾老和我们感慨的是,如果相关部门的认识境界再高一些,顾虑框框少一些,积极努力一些,督促严格一些,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早一天得到安慰。

  顾老至今还记得他做过的一个梦,他梦见一支正在急行军的部队,其中一个姓乔的战友也在其中,可那个人明明已经牺牲了呀。于是顾老赶紧迫上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那个姓乔的战友回过身木然地看着他,竟没有一丝表情,回过头继续前进了。顾老在痛哭中惊醒.一夜未眠。

  顾老说:“烈士们长眠地下已经60多年了,很多人没有子孙后代,我们不能忘了为今天美好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祭奠先烈,仰望丰碑,能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得到净化、灵魂不断得到洗礼。

  前不久,顾老特意给本刊打来电话,高兴地说海安县又追认8位烈士。原来顾老在寻访认证那24位烈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另外8位烈士,于是顾老又继续为这8位烈士做走访调查工作,同时给相关部门写信申请,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办成了!顾老说,前几年去家乡走访,自己还能骑自行车呢,现在身体不好了,车也不敢骑了。原来熬一个晚上能写完一封信,可现在一封信要几个晚上才能写完。

光阴荏苒,岁月蹉陀,顾老的“集结号”却是越吹越响。响亮的号声不仅让那些牺牲了的战友听到,而且还吹进了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心里!


——《北京老干部》2011年第3期(总1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