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红岩上的那朵花,芬芳依然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赴狼牙山党建活动学习心得

  • 时间:   2018-11-12      
  • 作者: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 浏览人数:  1996

红岩上的那朵花,芬芳依然在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赴狼牙山党建活动学习心得

2018年11月7日至9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党建小组在会长、党建组长张晓龙和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抗美的率领下前往易县狼牙山参观学习。中红网记者张伊随同前往采访。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参观狼牙山纪念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五壮士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今年又是淮海战役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还穿插进行“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报告会等活动。

7日一早36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同志头戴新四军帽、胸佩党徽,在瑟瑟秋风中乘大巴起程奔向目的地。

在车上,张晓龙会长作了动员,他讲到:“今年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组织了多次大型党建活动,这是继4月份赴邢台县浆水镇抗大纪念馆参观学习后,第二次外出参观学习。这次活动亦是2018年大型党建活动的总结活动。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并积极交流心得体会。”

汽车欢快地奔驰着道路两旁柿树林立,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火红的灯笼在向我们招手。真是阅不尽的秋色,看不够的美景!总会副会长兼宣委会主任胡继军诗兴大发,按捺不住,信手拈来两:"从方圆大厦出发,沿京昆高速行进。掠过两旁秋冬色,远眺太行分外亲!"

大约11点钟,汽车来到驻地狼牙山石家统村美好家园。住地相对简陋,条件不尽人意,但没人计较,这比起当年八路军在太行山上打游击时的艰难情景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午饭后稍事休息大家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太行水镇”。参观“太行水镇”是此行计划之一,是为让大家领略太行山区的美、了解老区及各地民俗、感受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的新变化。

8日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上午大家参观了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及狼牙山文化博物馆。走进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高耸立的五勇士像,仰望英雄雕塑,大家肃然起敬。五勇士代表的不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民族的魂吗?!看着五壮士的雕像、听着五壮士的事迹、脑海中映射出的是我们的父辈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同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参观之后大家纷纷发表感言。一师分会刘晓明说“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为了几万群众能顺利转移,主动吸引日寇。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他们是为人民而牺牲,他们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五师分会宋方方说:”参观狼牙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我被革命烈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面对强敌,他们丝毫没有畏惧,为了保全大部队和百姓转移,宁肯牺牲自己,在弹尽粮绝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这一革命壮举,令敌人都不得不下跪致敬。他们是抵御侵略者的精神象征!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六师分会管苏鲁说:“我们亲眼看到狼牙山五壮士威震山河的地方,高山峻岭至今仍回荡着英雄的赞歌,百姓们仍念念不忘八路军五壮士英雄的壮举。他们为掩护几万百姓转移,与日寇浴血拼搏,舍生忘死,不屈不挠。毛泽东高度赞扬:他们是抵卸侵略的精神象征! 英雄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

胡继军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八路军五英雄的壮举,比狼牙山更高耸,比松柏更常青,比柿红更鲜艳,比骄阳更灿烂。五位八路军战士马保玉(21岁),葛振林(24岁),宋学义(23岁),胡德林(24岁),胡福才(18岁)在狼牙山巅纵身一跳,他们以命卫国的壮举,书写了一段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篇章,筑起一座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不朽丰碑。

勇士们甘洒热血、以精忠报国之志的神态,勇士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姿,山河可鉴,日月同辉。

狼牙山五壮士永垂不朽!

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永垂不朽!

下午,在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报告厅举行了党课学习讲座。

首先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刘华苏主讲《伟大胜利永载史册,崇高精神昭示后人——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歼敌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计55.5万余人,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淮海战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是我党我军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苏同志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淮海战役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

一、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一往无前奋斗牺牲的精神;

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学习和传承团结一心戮力同心的精神;

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学习和传承忠于人民和回报人民的精神。

华苏的报告内容详实、史料严谨、事例感人。报告感染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我们仿佛看到了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役和那场生离死别的壮烈场面。

淮海战役的胜利归功于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正确领导、归功于粟裕等将领们的正确决策、归功于广大指战员不怕牺性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归功于倾家而出支援前线的解放区的父老乡亲!对粟裕将军的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三师分会朱宏佑深有感触。

在新时代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和传承淮海战役胸怀全局勇于担当、一往无前奋斗牺牲、团结一心戮力同心的精神,还要学习和传承忠于人民和回报人民的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今天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要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

刘晓明说:“华苏的党课将我们带到70年前的淮海战役战场,使我们了解了战役的全过程及其历史功绩。淮海战役的革命精神永存!它昭示后人:领导者要有博大胸怀、全局观念,深谋远虑,敢于担当,团结一致的精神;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有为了党的事业而一往无前,奋斗牺牲的精神。”

一师分会戈继军则由此想到了父亲的亲密战友。她说:“华苏就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淮海战役的背景、阶段区域划分、多个特点做了极有逻辑性和详细的解析,带我们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边听边仿佛身临其境,走进前辈们浴血奋战六十多天炮火硝烟的战场。不由得让我又仿佛看见了赖峰叔叔。赖峰叔叔当时与我父亲都在四纵,战斗进行到最激烈阶段,一天让我父亲到下面团担任指挥并传达任务,正好赖峰叔叔由外面进指挥部,坚持要求代替我父亲去完成任务(因为当时父亲手头还有许多工作,而他正好在待命)。他消失在弥漫的烟硝和枪炮声中再也沒有回来。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讲淮海战役的故事,讲在淮海战役牺牲的赖峰和郑克叔叔的故事。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时他让我找两位烈士叔叔的墓,让我们不要忘记他们。也让我想起,1976年夏天到文化部副部长罗叔叔家时,罗叔叔告诉老爸趁着他们当年在上海地下党工作的同志都在世,让老爸提交申请接上上海地下党的几年经历,不仅算红军干部,而且待遇会提高很多,可父亲坚持不办。出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是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又有你赖峰叔叔替我执行任务而牺牲了,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比起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要待遇!这就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和胸怀,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监事长祝江涛说:“在狼牙山红色地标中,我们读懂了77年前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留下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刘华苏同志的党课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70年前淮海战役留下的‘为民族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勇于牺牲的精神、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同心同德相互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我们寻找、汲取精神的力量,对灵魂进行洗礼。用革命精神的力量,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智慧砥砺前行,走过布满荆棘的中华民族复兴路。”

在狼牙山景区现场,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导演史文炽之女秦燕(亦是正在拍摄中的新版《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导演)在狼牙山景区现场给大家讲述了当年父亲拍摄《狼牙山五壮士》电影情景和幕后的故事,并介绍新版电影的拍摄近况,让大家了解到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宣传英雄人物的迫切性。

   下午,在华苏报告之后,秦燕导演又作了《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从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到成立中国英烈保护法》的报告。作为《狼牙山五壮士》老导演史文炽之女、新版同名电影的导演,秦燕详细给大家讲述了狼牙山五勇士英雄事迹的历史背景和两代人为宣传英雄人物所做出的努力。也谈到了为拍摄革命英雄人物影片遇到的问题,面对现在社会上嘲讽和诽谤英烈事件,正能量团体和公正人士做出了反击,由此也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的过程。让大家了解到当前尊重保护革命英烈名誉、宣传英雄人物、弘扬正气的形势是多么迫切,主持正气、弘扬革命精神是多么重要。

精彩讲座,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和深思。

七师分会罗亚滨说:“听了秦燕导演讲述拍摄影视剧《狼牙山五壮士》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对剧组及正义人士对法庭受理诋毁英烈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并以完胜告终的结果感到鼓舞人心!这是捍卫共产党领导,铭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建立新中国的功绩!对于那些卖国贼坚决进行斗争,就是传承革命精神,永保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具体实践!向秦燕团队致敬!”

六师分会阮进京说“现在社会上有人嘲讽英雄,诽谤英烈,这是我们决不答应的,我们要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传统,英烈事迹广泛宣传,弘扬正气!以英雄为榜样,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的责任。

六师分会管苏鲁说:“秦燕导演在报告中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让人感动。讲到老红军老连长到山上寻找到1000多位八路军烈士的尸骨,亲手将他们安葬时,我们全都含泪哽咽了。烈士的英魂安息吧,血染的江山,铭记着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如今人民生活幸福,天天都是好日子。然而,想让中国改变颜色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新型汉奸走狗,煽阴风,点鬼火,制造谣言,惑乱大众,妄图毁灭英雄。以秦燕等为代表的团队,以大无畏精神勇敢捍卫英雄,促成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出台。这许多感人的故事对我教育很大。我们是新四军的后代,理应有担当,传承铁军精神,永远为英雄呐喊! ”

五师分会欧阳亮说:“秦燕同志的演讲,让我更详细地了解到那场战斗和当下那股诋毁否定英雄的歪风之丑恶。改革开放也使泥沙俱进,当前流行着一股否定共产党的歪风邪气。但是中国共产党一如战争年代,始终是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政党,始终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我们的前辈为革命事业的牺牲、奉献精神是革命事业的成功的保证。新的时期需要我们传承前辈们为了革命信仰而牺牲、奉献的精神,坚定信仰,将红色基因传承,为维护党的威望而战斗,做中国这座红色大厦的红色基石,保证她永远巍然屹立。”

浙东分会洪晓达说:“参观狼牙山文化博物馆,踏上五壮士英雄的道路,聆听刘华苏同志纪念淮海战役的讲座及秦燕导演讲述拍摄新《狼牙山五壮士》影片经过和发生的不和协声音,不仅使我们思想得到了震撼和升华,更要求我们用行动和声音去传承红色基因,去捍卫红色江山,去维护‘英雄烈士保护法’。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我们要扶匡正义、弘扬正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刘晓明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唯一宗旨。一师分会每年为泾县稼祥中学的留守儿童捐眼镜、书刋和体育用品,这也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人民的儿女,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传统不能丢。”

五师分会彭玲玲说:“这次党建活动,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特别是刘华苏的党课和秦燕导演的报告,听得我热泪盈眶。我要以英雄为榜样,积极参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活动,以实际行动脚踏实地的做好单位内外所负责的各项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正能量!沿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

五师分会鲁嘉微说:"参观狼牙山纪念园,听了刘华苏和秦燕导演的报告,受益匪浅。无数英雄烈士和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时刻铭记!我们还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英雄烈士的荣誉权与名誉权。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了,应进一步加强宣传,让这部法律深入人心,让英雄烈士的不朽精神深入人心。崇尚英雄烈士成为社会美德。"

这次狼牙山之行使大家深受教育,在纷纷发表感言的同时不少同志还以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学习体会。

浙东分会何晓东

(一)

南乡子一太行水镇行

日照遂道长,

山阴巨石赛磨房。

峰恋叠嶂路曲远,

似肠。

星落几点小山庄。

军魂正召唤,

神兵英灵安何方?

太行水镇喊声起,

还乡。

农民生活大变样。

(二)

南乡子 秋凉赴狼牙山

清晨寒挂霜,

远望太行山影长。

两侧黄叶落不止,

路长。

雾锁山岚疑故乡。

山路奇景叹,

巅岭叠复惊断肠。

山村石桥柳拂面,

微凉,

枫丹杨槐映柿黄。

(三)

   狼牙山党课感怀

日出狼山红,壮士魂如枫。

为民舍生死,灭寇宰顽熊。

神兵挺身蹤,魄胆震敌凶。

将士存血性,勇气贯苍穹。

 

党课忆初心,不忘对民衷。

淮海战役久,缅怀前辈功。

祭拜先烈日,红色基因承。

遥望枫林叶,霜重色更红。

 

2018.11.9于太行山返京

路上。

 

一师分会周云

    (一)

         立冬之日,相聚太行,参观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益颇丰。红色之旅,收获友情!

     华苏授课,生动详实。淮海战役,意义深远。重温历史,缅怀英烈。英雄战歌,世代相传!

      壮士英名,  永垂青史。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开创未来!铁军精神,生生不息!

        (二)

我们相逢,源于血脉相连;

我们相聚,源于传播火种;

我们感动,源于英雄壮举;

我们欢颜,源于路上风景;

我们抒怀,源于伟大的党;

我们传承,源于红色情结;

我们成长,源于汲取知识;

我们幸福,源于时代赋予!

 

胡继军

石家统立狼牙旁,

生态文明秀太行,

山清林美柿满坡,

扶贫致富誉滿堂
伟人挥手浩气长,

五壮士举英名扬,

红色基因代代传,

不忘初心来几趟!

在回京的路上,张晓龙会长就这次活动做了精辟的总结,他首先对同志们积极参加这次党建活动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继续发表感言感想,要求大家的感言要有深层次的内涵。他还对淮海战役的胜利做了深入总结。最后他表示:“虽然这次学习结束了,但永远的学习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彪炳青史,他们的名誉不容玷污。

可以告慰先烈的是:红岩上的那朵花,芬芳依然在”。

 


 陈胜虹编辑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