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新四军万千将士用热血和生命凝结的伟大精神;铁军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党我军红色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既一脉同源,又独具特色;铁军精神,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创造伟大的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和传承铁军精神,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忠于人民、依靠群众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讲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彻底为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政党和军队的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立党之基、建军之基、执政之基、胜利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新四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大革命时期,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的第四军“光荣北伐武昌城下”,打倒列强除军阀;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军“孤军奋斗罗霄山上”,打土豪、分田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驱逐日寇于国土之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由八路军、新四军发展而成的解放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消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使人民群众开天辟地第一次享有了当家做主人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传承着新四军血脉的部队,在捍卫国家主权、支援地方建设、抵御自然灾害中,为人民再立新功。因此,我们的党和军队得到了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戴和不遗余力的支持。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陈毅军长把人民比作“重生亲父母”,把革命战争的胜利誉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粟裕同志把反“清乡”称作“人民斗争的胜利”,他说,“依靠人民群众,不是一句美丽动听的政治口号,而是战略思想”;叶飞同志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里面去”,“中国革命将来的命运,要看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
完全彻底为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个本色永远不能丢、不能变。在当今时代,更显得不可或缺,并具有决定前途命运之意义。这正是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意所在,也正是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强力反腐的深意所在。党的领导干部乃至每个党员,都应当把“完全彻底为人民”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看看自己是“全心全意”、“实心实意”,还是“半心半意”、“假心假意”。可以肯定,无论是“四风”也好,贪腐也罢,都是在“完全彻底为人民”这个根本上产生偏差、出了问题。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甘于奉献、舍身报国的高尚品质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新四军指战员或毁家纾难,或背井离乡,或投笔从戎,舍小家,救国家,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赞歌。他们是国家干城,民族脊梁,人民英雄。叶挺毅然从澳门回国,主动请缨,担起新四军军长的重任;叶挺夫人李秀文变卖了金银首饰,并动员她父亲拿出多年积蓄,从海外购得新式手枪3600支、手枪子弹110万发、新型军用望远镜200架,亲自押运,由广东运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管文蔚同志,家境殷实,祖上人称“管半城”。为了“救国安民”,他耗尽家财,揭竿而起,成立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并将数千人的队伍以及方圆数百里的抗日游击区毫无保留地交给新四军,为新四军挺进苏南、开辟苏北作出重要贡献;泰国富商子弟陈子谷,把继承的遗产20万元及从泰国募捐来的6万元,全部交给新四军,解决了当时新四军两个多月的军饷和军部的冬装,而自己过着与战士一样每月只有3元5角薪贴的简朴生活,叶挺军长在《抗敌报》上表扬陈子谷说,“他是一个富贵于我如浮云的爱国赤子”;新四军中还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华侨兵”,他们舍弃在东洋、在南洋、在西洋的富足生活,共赴国难,杀身报国。一师的著名将领叶飞、卢胜、梁灵光等,就是“华侨兵”中的成员。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甘于奉献、舍身报国的不懈努力,这是一种高尚价值观的传承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当今弥散于世间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低级趣味的价值观,是妨害民族、妨害国家的腐蚀剂、负能量,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激发和增添正能量。
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敢于斗争、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
华中地区,是日伪政治、经济、文化统治中心和军事指挥中枢的所在地区;又由于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日伪赖以生存、扩大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补给基地;还是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限制、排挤、打击共产党的重点地区。新四军战斗在华中,可谓是地位重要,局面复杂,强敌环伺,环境险恶,困难如山。新四军初建时只有1.03万余人、6000多条杂牌枪,直至抗战胜利,才达到21万余人。就是这支军队,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大无畏气概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以弱克强,以劣胜优,歼灭了装备精良的日伪军47.19万人;就是这支军队,据局部而扼全局,牵制了华中59%计16万日军和全部23万伪军,建成了地跨华中7省的8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了华中沦陷区50%以上计3400余万人口,将日伪的后方变为前线,从而挫败了日军“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图谋,对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今,挑战与机遇并存,国际国内情况复杂。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不绝于耳,反华遏华势力蓄意构筑军事、经济、文化的多重包围圈,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领土、领海、领空和资源争端日益增多;从国内形态看,改革进入深水区,反腐处于攻坚期,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矛盾越大,困难越多,越要发扬敢于斗争、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敢于同恶鬼争高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畏缩退让,停顿不前,只能打败仗、丢阵地,绝对要不得。
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勇于探索、注重创新的进取精神
新四军从崇山峻岭走出,进入江淮河汊之间、平原水网之地,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环境、作战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四军适应变化,积极探索,创新战法,从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伏击、突击、奔袭、夜袭等战术手段,积小胜为大胜;新四军开展游击战的宝贵经验,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择列教令供各游击部队参考,还传播到国外成为盟军在敌后坚持作战的借鉴;新四军针对江河湖海的特点,在“水战”中,创造了“河战”“湖战”“海战”的诸多战法,建立了以海防纵队为标志的“水军”,不仅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还为人民海军的创立作了先期准备;新四军在根据地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军治国的栋梁之才,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奠基工作。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是国家进步之魂。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争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指出,要“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善于团结、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新四军海纳百川,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抗日铁流。由南方14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为基础组成的新四军中,有调入的八路军干部和编入的八路军南下部队,有共产党地方组织建立的抗日武装,还有多位爱国人士组建的抗日武装;新四军善于团结,创造性地运用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制造过摩擦、损害过自己的力量,一致对外,抗击敌寇。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与新四军闹摩擦最多,偷袭半塔、围攻黄桥,企图聚歼淮南、苏北新四军,都是他干的。1943年2月,日军对苏北大“扫荡”,韩部一触即溃,纷纷逃入新四军根据地。新四军不念旧恶,容留韩部,并主动出击,牵制日军,使韩部得以解除危局;新四军相忍为国,即使在军部被围歼、番号被撤销、供给被断绝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维护了共同抗日的大局,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同情和赞誉。
毛泽东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当今,已经进入了包容多元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团结一切愿意为国家统一、富强而努力的人们。要特别警惕敌对势力蓄意制造“台独”“港独”“疆独”“藏独”的险恶图谋,坚决遏制和打击制造国家分裂、民族分裂的行为,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加强与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同心同德,携手奋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学习
和传承铁军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新四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由小到大,由弱转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铁军的军魂和命根子,也是学习和传承铁军精神最重要的任务。
要坚持政治方向,铁心跟党,永远举旗。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战争、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面对发展变化中的世情国情,面对前进征程上的激流险滩,必须坚决反对否定、背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像铁军那样,坚定不移地跟党举旗。要做高举、维护、捍卫中国共产党旗帜的忠诚卫士,坚持服从党的领导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宣传党的光辉历史不动摇,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不动摇。
要增强政治定力,还原历史,固本清源。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敌对势力使用的一项釜底抽薪的“法宝”,就是极力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否定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从根本上搞垮我们信仰、信念、信心的基础,进而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防止历史唯心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反对不负责任的“戏说”、断章取义的“揭密”、别有用心的“恶搞”历史的现象。坚持据史论理,用铁的史实告示世人,打赢这场捍卫历史真实性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要发挥政治优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战争年代,新四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建设、改革时期,新四军研究会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社会团体,是思想战线的红色尖兵。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宣传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经验,传承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为党的建设和现阶段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动教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发挥政治优势和特殊作用,努力做好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习近平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传承弘扬永放光芒的铁军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人的贡献!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1师分会 刘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