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深切缅怀粟裕大将 尽心尽职建馆立园

  • 时间:   2018-06-24      
  • 作者:   顾平      
  • 来源: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     
  • 浏览人数:  1735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 顾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作为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管理者和粟裕大将墓碑守护者,有幸在“粟裕大将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发言,备感激动与自豪。

东台、三仓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粟裕师长和新四军第一师将士的第二故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粟裕任第一师师长,在东台二女桥建立师部,后移驻三仓吴家桥。在这里,粟裕师长领导新四军第一师,团结百万东台人民和苏中人民,抗击日伪顽长达4年之久。在以三仓为中心的滨海滩涂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和组织群众,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组建海防团开创海上武裝斗争,平息国民党特务操纵的“大刀会”暴乱,粉碎了日伪军频繁残酷的“扫荡”“清剿”和“清乡”,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取得了辉煌战果。在革命老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鬼子下乡来‘扫荡',家家户户遭了殃。奸淫烧杀又掠抢,百姓家破人又亡。来了救星共产党,领导人民把敌抗。新四军兵强马又壮,粟司令领导我们打了一个一个大胜仗。”七战三仓,五战丰利,辉映着他大智大勇、威震敌胆的名将英姿。粟裕大将的事迹和精神,已经演进成为东台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纵横驰骋中,粟裕师长与东台人民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鱼水深情,留下了“打井取水”“赠送大衣”“夜修民房”“一碗荷包蛋”“将军树”“让老百姓过个太平年”等动人故事,彰显着他亲民爱民、甘为孺子的清廉形象。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同志念念不忘东台、不忘三仓。1975年5月21日,他在赴华东考察期间,专程到三仓看望老区人民;1982年,他题写了“东台县三仓烈士陵园” 大门门匾1984年4月19日,他的部份骨灰安葬在三仓烈士陵园1989年4月12日,楚青同志为三仓烈士陵园题词“只缘碧血浓于水,换取江山万代红”。

1945年,全民抗战刚取得伟大胜利,老区人民就在三仓建立了“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缮并于1980年扩建成了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扩建初期的烈士陵园,一无编制,二无资金。我们以铁军精神为榜样,艰苦奋斗,以园养园,以园建园,滾动发展。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兴建了陈毅元帅题词“立德立功永垂不朽”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章蕴同志题写馆名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张震副主席题词的粟裕纪念堂,梁灵光同志题名的三仓保卫战纪念亭,周克玉将军题词的苏中人民抗日纪念广场和新四军书法碑廊。陵园占地由原来的2.34亩扩大到64.7亩,安葬全市484名烈士,红军园内安葬共和国第一大将和他的8位战友。201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盐城市委批准在三仓烈士陵园内建设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纪念馆以新四军第一师师部曾驻过的三仓吴家桥胡家大院建筑格局复建,陈列展出新四军第一师苏中抗日的主要战斗历程、粟裕光辉的一生、在东台地区工作过的新四军老同志三部分内容,成为盐阜大地上弘扬新四军文化的又一重要场所。以“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和粟裕大将墓碑为核心的红色纪念场所,每年成功接待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数十万人,已成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红色基地。

东台人民对粟裕大将无限崇敬与爱戴。每逢重大节日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前来扫墓凭吊,寄托对粟裕大将的不尽思念。我们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新四军老同志及后代的关心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纪念场馆建设,进一步搜集挖掘粟裕大将在东台战斗生活的闪光事迹,进一步弘扬以宣传粟裕大将、宣传新四军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把粟裕大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高贵品质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 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