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一一六师注岩里阻击战

  • 时间:   2021-08-19      
  • 作者:   魏斌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     
  • 浏览人数:  523

1951年2月11日晚,中朝部队在朝鮮半岛“三八线”以南的横城地区进行反击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序幕,至13日晨,歼灭美、韩军队1.2万余人。为扩大战果,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为首的东线指挥部(以下简称“邓指”)决定于13日夜围歼横城西30公里处的砥平里之敌。我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与四十军、四十二军担任攻击任务,我一一六师受命南进至注岩里,阻击骊州出援之敌。

注岩里是砥平里至骊州公路上的一个小镇,北距砥平里约8公里,南距骊州约12公里,是两地来往的必经之地。美二师2个连及10余辆坦克在此防守。

14日晨3时半至7时,我师三四七团经3个多小时激战,攻占注岩里,全歼守敌360余人(其中俘虏96人),缴获坦克10辆、大批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注岩里四周山峦起伏,我师3个团立即占领注岩里以南、西北及注岩里小镇公路两侧山地,抢修工事,阻击骊州出援之敌,切断砥平里之敌南逃退路。

13日夜至15日15时许,兄弟部队与一一五师对砥平里守敌多次发起攻击。骊州一带的美二师与美骑兵第一师第五团各一部,为扫除增援砥平里途中的障碍,于14、15两日,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整排、整连、整营地向我师各团阵地猛烈进攻。我师指战员进行了英勇、顽强、机智地阻击,打退敌10余次进攻,敌增援砥平里的企图未能得逞。

15日夜晚的注岩里阵地,严寒寂静,时断时续的敌炮声、投掷照明弹敌机的嗡嗡声,我们都习以为常。激战了两日的我师指战员轮换着,有些人担任警戒,有些人加固工事,有些人裏紧破损的棉军衣在工事里休息。棉军被在前几次战役中被敌机敌炮炸毁烧光、或在激战中丢失了。2月中旬的朝鲜山地,积雪盈尺,入夜更觉严寒逼人。积雪下面,遍山都是半尺多厚的枯枝落叶,可是不能燃烧篝火取暖,暴露了目标,定会招来敌机敌炮的轰击。如果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饱饭,也可以增加一分抵御严寒的热量,但是指战员的晚饭只是没油没菜的煮玉米炒面糊糊。

时任一一六师司令部通信科长的我,对各团当夜的通信工作一一了解之后,去师电台、总机看了看,就回到通信科的防空洞休息。睡得正香,被师长警卫员唤醒,快步来到师指挥所。师指在一个只能容纳四五个人的简易掩蔽部里。汪洋师长正聚精会神地看地图,作战科长张常立举着蜡烛为他照明。指挥所里的气氛紧张凝重。原来师刚刚收到22时30分军发来的特急电报(15日19时,军以特急电报令一一六师当夜撤出阵地,向洪川转移,此电报作战、机要部门未通知电台优先发出,电台发出了其他特急电报就行军了。途中军参谋长吴国璋查问此事,方令电台停止行军,于路边发出此电报,一一六师收到时已22时30分),称邓指已下令停止攻击砥平里之敌,各攻击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向北转移。因此军令我师也于当夜撤出战斗,向洪川方向转移。但是此时距天亮不足6个小时(当地4时30分拂晓)。不足6个小时用于撤退的各项准备工作与行军,过于短促。

由于时间不允许召开师常委会研究,汪洋师长要当时在指挥所的每个同志都发表意见。张峰副师长在团里,来不及返回师指挥所参加研究,王世琳政委、卢锐参谋长、作战科长和我都简要地发表了意见。意见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坚决执行军命令,今夜就撤;另一种是推迟ー日,明晚撤退。前一种意见认为,今夜不撤,首先要承担不执行军命令的责任,更严重的是一一五师与其他所有兄弟部队均于今夜撤离,唯独我师不撤,孤军坚守,南北受敌。我师接连参加了3个大战役,伤亡较大,部队疲劳,武器弹药粮食得不到补充,连日来以炒面充饥,如果敌人大规模进攻,南北夹击,我师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后一种意见认为,今晚撤退过于仓促,全师布防在距离较长、方向不同的许多山头上、山腰间和山沟里,营以下一般没有无线和有线通信手段,主要靠徒步与骑兵送信,夜深林密,要将撤退命令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每一个营连、每一个班组及每一个伤员包扎所需要时间,准备运送200余名伤员需要时间,组织安全有序地撤退需要时间,各项工作准备起来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余下的时间用于行军,前卫部队能够走出10余公里,后卫则只能走出几公里,走不出战区天就亮了。天一亮,敌机必然出动,这是入朝以来每天不变的规律。敌人握有绝对的制空权,我师势必就地转入防御。没有阵地依托,人员车炮来不及很好隐蔽,更易遭受敌机敌炮袭击,造成重大伤亡,甚至引起部队混乱。不如依托现有阵地,再坚守一天,做好准备,明晚撤退。两种主张各有利弊。撤与不撤,都要冒很大的风险。真是执行命令难,不执行也难。时间不允许犹豫,指挥员必须当机立断。汪洋师长认真听完每个人的意见,明确表态:我主张推迟,明日撤退。他判断,我方部署突然变动,敌人一时难以摸清情况,更难判明我方意图,连续遭我3次战役打击,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南面骊州一带,美二师、骑一师和英二十七旅等正在集结过程中,部署尚未完成;北面砥平里之敌,遭我近两日打击,惊魂未定,因此敌不太可能于明日向我师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即使大举进攻,汪洋师长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地说:我相信我们师的战斗力——很强的战斗力,相信我们师的干部、我们师的战士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什么样的硬仗我师没打过?没打赢?再坚守一天,不会有问题!师长的话鼓舞了指挥所里的每个同志,没人再提不同意见,师首长定下了推迟一日撤退的决心。

政委提出征求一下各团意见,作战科长和我分别给各团打电话。三四六团吴宝光团长说:再顶一天没问题,我们这个主力团就是再顶两天也顶得住!三四七团李刚团长在电话那端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传来他沉稳坚定的声音,完全同意师的决心。三四八团高克团长同样表示,再顶一天没问题。

3位团长坚定的回答,更增强了师首长的信心。师长要我立即发报,向军报告我师的决心,请求军首长批准。当我跑到师电台,却得知军电台在给我师发完报后已经撤台转移,现已无法联络。当我将这一情况向师首长报告后,汪洋师长只说了四个字:决心不变!

为了明天的坚守,为了明晚迅速有序地转移,师首长连夜做了如下布置:1、适当收缩部队,连夜抢修加固防御工事,加强伪装;2、要求没有挖防空洞的机关与后勤人员,连夜挖好防空洞,天亮全部转入地下;3、赶制足够担架,准备运送伤员;4、处理好俘虏与缴获物资。

16日拂晓醒来,趁敌机还没“上班”的短暂时刻,我快步爬上山顶,向砥平里方向眺望、谛听——山峦连绵、雪野寂静。心知一一五师与其他兄弟部队都撤远了。北方8公里处是砥平里守敌,南方12公里处骊州一带美、英侵略军主力正在集结,我师阵地以南、以西35公里处也有敌人。这远远近近的群山、村镇、公路,只有我一一六师在坚守,心中升腾起一份自豪,也多了一份紧张、一份警惕。

天一亮,敌机就像每天准时上班一样,飞到阵地上空,低飞盘旋,搜索目标。朝鲜半岛多山,群山多为森林覆盖,且多为四季常青的松林。这种地形地貌,不利于高度机械化的美国侵略军,却对我中朝部队防空防炮极为有利。加上我们的防御工事伪装巧妙严密,敌机很难从空中发现目标。敌机朝公路两侧山地及一些山头胡乱扫射一通后,投下十余枚凝固汽油弹,飞走了。一时间山林多处起火。凝固汽油弹即使溅落到雪地上,也会烈焰腾腾,发出刺鼻的气味,呛得人恶心。

敌机马达声远去不久,敌炮开始轰鸣,骊州方向的炮火猛烈轰击我师阵地。自14日拂晓占领阵地以来,我师指战员不顾疲劳,抓紧战斗间隙抢修加固工事,并进行严密伪装。这些巧妙利用地形地貌,双手磨出老茧构筑的工事,掩护着我师指战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敌机敌炮对我们的杀伤。

午后,北面砥平里方向突然响起了炮声,数不清的炮弹呼啸着,砸落在我师阵地上,与来自南面骊州方向的炮火对我师阵地南北夹击。我师阵地上烟尘滚滚,乱石飞迸,地动山摇,轰鸣之声震耳欲聋。一般不了解情况的干部和战士感到蹊跷,怎么今天南北两个方向都朝我们打炮?了解情况的师团指挥员判断:昨夜今晨砥平里之敌末遭任何打击,一定发觉攻击部队撤离了,于是午后就掉转炮口,向我师阵地射击。我们的干部、战士已经认识了敌作战的一般规律。有时敌只以炮击,并不出动地面部队;有时猛烈炮击之后,紧接着坦克掩护步兵向我进攻,于是各级指挥员一面加强观察南北两方敌人的动向,一面在思想上准备着应付更为严峻的局面,迎击敌人南北夹攻。

16日,敌坦克活动较前两日更为频繁,不同于前两日的是没有搭载步兵,可能是接受了我狠打猛打敌搭载步兵的教训吧。据师作战科不完全统计,这一日出没在我师阵地前沿、来往于我师阵地之间公路上的敌坦克共约40余辆。轰轰的巨响,坦克履带碾轧山地发出的特殊声音,震荡着远近山谷。这阵势,初上朝鲜战场的一些人见了可能惊慌失措,但我一一六师指战员在入朝后的前三次战役中,已经同美国侵略军的坦克多次较量过。在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中就曾击毁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多辆坦克,涌现出三四六团班长赵子林等打坦克英雄。就在昨天(15日),在注岩里以南公路上,我三四六团一连战士吴振玉、四连战土徐文用仅有的几根爆破筒炸毁2辆敌坦克。今天各团已没有反坦克武器了。入朝时身背肩扛的少量反坦克武器,在前三次战役和近两日的阻援战斗中打光了,敌机严密封锁我方运输线,武器弹药给养从祖国运到朝鲜北方,就再也很难及时运抵前线。手中没有反坦克武器,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坦克群,我师指战员表现出异常的沉着镇定、英勇机智。当坦克向我打炮扫射时,我师指战员隐蔽在防御工事里,待敌步兵进至距我三四十米时,我轻重武器骤然一齐开火,猛打狠打敌步兵,歼灭敌步兵。从14日拂晓到16日黄昏,敌步兵始终没能突入我师阵地。坦克上不了山,进不了沟,我师阵地多构筑在山腰间、山头上、狭窄的山沟口,庞然大物奈何我不得。注岩里阻援战斗中,我师指战员就是这般沉着镇定、勇敢机智地对付敌坦克的。

16日下午,就在敌南北两个方向的炮火猛烈夹击我师阵地时,汪洋师长与三四六团指挥所通话了解该团当面敌情,电话突然中断。连续派出好几个电话员查线,电话线没断,可电话就是不通。卢锐参谋长厉声命令我,想办法马上接通!我派出1938年参军、全师经验最丰富的老技师查线,不久,电话通了。原来有一段电话线通过公路,冰雪封冻的碎石路面难以深埋,经坦克反复碾轧,电话线没断,但绝缘层破损,造成电话线短路。我们的电话员多是文盲和半文育,缺乏电的知识,虽然英勇无畏,冒着炮火反复查线,有的负伤,有的献出了生命,但却没能完成任务。

战斗进行着,撤退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隐秘地、积极地进行着。

太阳终于落山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这一天的战况大致如汪洋师长所料:敌虽以猛烈炮火对我师南北夹击,却没有出动地面部队南北夹攻,虽以小股兵力在坦克掩护下进攻各团阵地,都被我师指战员英勇机智的击退。

夜幕降临,三四八团高克团长、周问樵副团长各亲率一个营,在注岩里东北与西北两侧高地展开,担任警戒。我师指战员敏捷而从容有序地撤离阵地,肃静地穿过距砥平里仅5公里的一条铁路隧道,插入东北方向群山之中,向洪川方向转移。伤员全部随队运走,俘虏也全部带走。我师既胜利地完成阻援任务,也安全转移到军指定的洪川地区。

16日早晨,军部转移到达宿营地后,军电台开始工作,我师推迟一日撤退的报告方被接收。军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邓指并通报一一五师。一一五师于16日拂晓仓促撤出阵地,未能将100余名伤员带出,隐藏于注岩里东北一条铁路隧道内。16日天亮到达宿营地后,该师首长深为伤员的安全焦虑,得知我师仍在原阵地坚守,遂于当日黄昏,由一一五师颜文斌副师长亲率警卫与救护部队,携120余副担架,赶回铁路隧道,将伤员全部运回。我师推迟一日撤退,客观上掩护了这100余名伤员。

此次我师大胆而正确的决心,全师指战员不畏强敌、孤军坚守阵地的英雄气概受到军党委高度赞扬。

注岩里阻援战斗的硝烟,已在半个世纪前散尽。今天我记下这段往事,主要想说明两点:1、我师指挥员有很高的素质,对部队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注岩里阵地上我师指挥员无法得到上级批准而定下的大胆的决心,不是不计后果的孤注一掷,是基于指挥员对敌情、我情的正确判断,对时间的精确计算,对行动过程与后果的科学预测,敢冒风险、敢于负责而定下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决心。2、我师指战员不畏强敌,敢于孤军作战的英雄气概和胆略,值得继承与发扬。

 

三师分会 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