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英名耀千古 风范励后人 ——深切怀念敬爱的张铚秀将军

  • 时间:   2021-01-15      
  • 作者:   黄进琪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     
  • 浏览人数:  18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年的光辉历史,记载着数以百万计的先烈英名,也在千百次奋斗牺牲中锻造出璀璨夺目的一代将星。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将军,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张铚秀将军从青年时代投身红军,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和平而进行的历次战争。他是我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间最长的将领之一,在党史、军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记录,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所铭记。值此张铚秀将军百年华诞之际,我更加深深地怀念敬爱的老首长。

2009年8月14日,张铚秀首长逝世时,笔者不在北京,没有见到首长最后一面,太遗憾了。直至现在,我总感觉首长还在我们身边,他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老首长身体一直蛮好,他连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两任会长,为研究会的工作日夜操心。2008年底,研究会班子顺利换届后,首长仍然关注着研究会的工作,真没有想到首长会走得那么快,走得那么急!

德高望重的张铚秀将军,是我的老首长。1993年4月,总政老干部服务处调整领导班子时,我和高仰岭、刘玉存、魏坤兴、贾行柱等同志奉命到总政老干部服务处工作。此后10多年来,我一直在老首长身边服务。当时张铚秀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首任会长,研究会经常在我们老干部服务处小礼堂召开各种会议或组织纪念活动,分管政治工作的我,主动带领政工人员为研究会做好会议的服务保障。我热爱宣传报道,时常写一些研究会开展活动的稿子,发送《解放军报》和《铁军》、《大江南北》等各地新四军研究会会刊。与张铚秀等开国老将军接触多了,逐渐感到老前辈身上具有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和浩然正气特别可贵,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为此,我积极参与研究会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决心要为弘扬“铁军精神”,宣传新四军将士的光辉业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我被吸收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会员,成为研究会宣传委员会成员,并被《铁军》(南京,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期刊)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从此,我与张铚秀首长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身经百战  战功卓著

我们这一届服务处班子成员到职后,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办了一系列好事实事:新建供暖锅炉、加高围墙、修建车库、植树绿化等,为老首长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每逢老首长过生日,我们都去庆贺;组织参观世界公园、访问首都的模范新农村——韩村河;开展钓鱼、棋牌、台球等各种比赛和书画笔会;邀请国家体改委、外交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作政治、经济、外交等形势报告。还曾邀请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同志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经常到首长家看望,征求首长和夫人的意见。张司令员和夫人丁亚华对我们的工作都很支持。老首长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积极参加首都植树绿化、军内外的各种棋牌、台球、钓鱼比赛和书画展。张铚秀首长给我们班子成员每人都题赠了墨宝,赠给我的是“有志者事竟成”。我始终把首长的教导和勉励牢记在心,认真工作,努力践行。

张铚秀还赠送我《军旅生涯》、《阵中实录》和《张铚秀画传》三部书。我认真细致地拜读,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张铚秀将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云南边防军,这么多传奇经历,在我军历史上实属罕见。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在“皖南事变”中率新四军“新1团”激战7天,率领200多名指战员成功突围,尔后参加了卫岗、苏南、皖南、皖江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鲁南、莱芜、宿北、涟水保卫战,孟良固、济南、准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率部入朝参战,经历二、四、五次战役。1979年至1985年,张铚秀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任西线总指挥,指挥了云南边境的中越自卫还击作战,战功卓著,受到中央军委嘉奖。他70多年的党龄,70年的军旅生涯,70年的将军情怀,在我心中矗立起一座传奇将军的光辉丰碑。

我根据张铚秀著作中提供的素材和平时给我们讲的革命故事,撰写了《从暴动小号手到传奇将军》《一生永吹冲锋号的传奇将军》《解放大上海  露宿南京路》《痛忆皖南突围》《决战准海》等文章,分别刊登在江西省《老友》、福建省《红土地》《解放军报》《中国老年报》《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等报刊上。有的文章发表后,夫人丁亚华和秘书告诉我,首长的许多老战友、老部下都打电话来表示祝贺!

挺身而出  勇挑重担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办公室原主任、新四军老战士姚慕征曾告诉笔者:“有一次,《大江南北》杂志社的领导和北京联络站的同志一起去拜访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楚青说,我最近到南方去,南方同志说北京有200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却没有成立新四军研究会,太可惜了!我们说没有人牵头出来组织,楚青说就以你们《大江南北》北京联络站的名义搞起来。她的一番话,使我们茅塞顿开。”

    1995年5月30日,北京联络站邀请在京的《大江南北》老读者和新四军老战士300多人,在中国贸易促进会礼堂集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暨祝贺《大江南北》创刊10周年,与会老同志纷纷呼吁成立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以此为契机,鲁冰、骆风、姚慕征、章立人、晓阳、李超等同志,就紧锣密鼓地张罗筹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在此过程中,经费、办公地点、挂靠单位等问题逐个破解了,最关键的是推举会长人选,提了几个候选人,大家都觉得不太理想。最后,德高望重的张铚秀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1997年10月8日,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原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召开,在京的新四军老战士勇跃参加,许多年事已高的同志坐着轮椅来了,腿有残疾的拄着拐杖也来了,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张铚秀当选首任会长。研究会下设军部、7个师、浙东共9个分会,张铚秀兼任7师分会会长。

张铚秀会长对研究会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学习、研究、宣传、服务”8字方针。他反复强调研究会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群众学术团体,是研究新四军历史、宣传新四军传统、弘扬铁军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他深谋远虑,为使研究会后继有人,果断提出研究会的领导成员扩大到第二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第二代同志进入研究会和各分会领导班子。研究会从第三届起就由陈昊苏、邓淮生、乔泰阳等一批对“铁军”有感情、很有朝气的第二代主持工作。许多新四军老战士点赞说:第三、四届的工作比上两届搞得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工作更有创新。事实证明当时张铚秀会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张铚秀始终保持一个老共产党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风亮节。他为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操心筹划,呕心沥血。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研究会与北京师大历史学院联合成立了“新四军研究中心”,深入进行新四军历史的研究,相继召开了统战、文化、女兵工作、后勤保障、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铁军精神和黄桥、郭村、淮海、中原突围、渡江战役等专题学术研讨会。他亲自出面请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为《铁流》丛书题写书名,研究会按专题出版《铁流》丛书30集32本。初步统计有1200多位老战士发表回忆文章2034篇,计1144.7万字。《铁流》每集印4000册,分发给3000多名会员、兄弟省市研究会、全国各地图书馆、纪念馆,新四军老部队、革命老区。研究会还与清华大学主办的电子杂志社签订合同,他们在网上的国家知识库在这方面广为传播。据统计,有17000多家专业机构广泛采用。1998年以后,电子杂志社对外开放,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30多个机构长期使用,《铁流》传输海内外,使下一代了解父辈的革命历史,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研究会组织了毛泽东、刘少奇、陈毅、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叶挺、粟裕等新四军将领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以此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在纪念傅秋涛、李步新、谭希林、钟期光、黄火星等老前辈百年诞辰时,张铚秀都发表感言,并亲笔题词,以致缅怀和寄托哀思。

张铚秀倡导并和夫人、子女带头捐款3000元,在京2000多名新四军纷纷响应,共捐款22万余元,为安徽泾县原新四军军部驻地,援建了一所“铁军”希望小学,为老区人民奉献了一片爱心。在他的倡议下,研究会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小屯村创办了占地40余亩的“新四军林”,国务院原副总理张劲夫为“新四军林”题名。林地建有一座具有“苏杭”特色、古色古香“铁军亭”。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将军为“铁军亭”题写了亭名和对联:“武昌城罗霄山敌军丧胆,长江滨淮河畔倭寇惊魂”。古建队在亭子的梁柱上彩绘了新四军战斗故事的图案,对联与图案交相辉映,再现了英勇的新四军将士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战果,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铁军精神”。“新四军林”和“铁军亭”成为芦沟桥畔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研究会还与河南确山县精诚合作,在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修建了“新四军纪念林”。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铚秀退居二线后任中顾委委员,他从不居功自傲,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和人民军队的建设,情系希望工程,对革命老区有不解的情结。他经常挤出时间和夫人丁亚华(1939年参加革命)一起南下苏、鲁、皖、浙、闽等地搞调研考察,宣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讲传统,带作风。首长回京后,总是给我们讲述调研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听了深受教育。

重走征战故地。1990年,张铚秀回到江苏句容,看望抗战时期的老房东。1992年2月,他到云南金沙江畔,重游当年长征指挥战斗过的地方。1936年4月,张铚秀率红47团1营作为全军团后卫,掩护部队渡江,他是乘最后一条船渡江的。此后到甘肃天水市娘娘庙红军烈士陵园,垂吊长征时牺牲的战友、红16师师长张辉。1995年,到江苏常州农村、江阴华西村走访。抗战时期他率领新四军游击队经常在苏、锡、常一带活动,打了许多胜仗。当时老区人民十分贫穷,改革开放后,这里都富起来了。他教育群众要不忘抗战时的艰苦历程,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他先后到云南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等当年征战的地方考察走访,他看到楚雄今天的变化十分高兴;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写下了“大理腾飞”四个大字。

关心老区建设。张铚秀经常抽时间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他把调研获得的情况,积极向中央建议,先后帮助解决了“泾县列为国家扶贫攻坚县”、“无为县为老区县”等问题。2003年6月,张铚秀回到故乡江西永新,他走工厂访农户看望乡亲们,听取当地领导的汇报,与永新县领导一起认真研究分析井冈山地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回京后,即给温家宝总理写信,为加快井冈山地区的铁路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温总理十分重视,很快批示有关部门研究。为此,铁道部办公厅专门致信张铚秀,把井冈山地区铁路建设规划向他报告。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孟建柱,专门从江西来电话,转达老区人民对张老将军的感谢之情。

张铚秀十分关心皖南老区人民。2001年皖南事变60周年时,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张铚秀应邀出席,他不顾年老体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宣传铁军精神、接待各方人士、拜谒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泾县军部旧址纪念馆。他和同去的鲁冰等同志发现中宣部首次公布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没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泾县军部旧址纪念馆,立即向中宣部写了报告,经过努力,胡锦涛批示,列入了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情系人民军队。2002年上半年,张铚秀先后视察了浙江某集团军、“硬骨头六连”,出席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开馆仪式,参观了“济南英雄连”连史展览,接受了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济南日报》记者的采访。他看望了抗战老部队,挥毫为部队题词,勉励官兵发扬光荣传统,再创新的辉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以“铁军”为代表的济南军区4万多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视灾情为命令、视灾区为战场、视时间为生命,千里驰援、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做出了显著功绩。由张铚秀牵头,万海峰、李宣化等几十位新四军老战士代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向新四军老部队―—济南军区范长龙司令员、刘冬冬政委及赴灾区参战的全体官兵发去了慰问电。老前辈们饱含深情的鼓励、关怀和期望,极大鼓舞了参战部队士气。

张铚秀老首长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遗产,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的革命风范必永昭后人。今天,我们纪念老首长百岁诞辰,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弘扬他的崇高风范,为努力完成老首长的未竟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浙东分会 黄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