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共产党人榜样,中华民族英雄 ——缅怀我的父亲彭雪枫

  • 时间:   2021-01-08      
  • 作者:   彭小枫      
  • 来源: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     
  • 浏览人数:  921

 

    又是9月的黎明,中国抗战胜利后第70个年头的黎明;70年前历经艰难的不屈与抗争,近百年岁月的积累与沉淀,我们的党和国家还是在重重战火硝烟的磨砺中、在浩荡世界潮流的洗礼中从暗夜走向了光明。然而,在这个特殊的9月,在黎明将至之际,却令人不禁追忆那些曾为这9月黎明甘于奉献,不惜生命的斗士们,他们坚不可摧的意志与信仰组成了共和国的利剑,劈开了黑暗,引来拂晓的曙光。

    这些先烈中曾有一人,他在9月出生,9月入党,9月奔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前沿,9月戎马倥偬,东进西征,又于9月热血尽洒,壮烈牺牲。那是1944年9月的一个拂晓,抗战胜利前的拂晓。

他曾说,“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要到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出发,志士们在拂晓奋起,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他是我不曾谋面却敬仰一生的父亲——彭雪枫。

       父亲彭雪枫的生命短暂而光辉,作为其子,未能亲聆教诲是我终身缺憾。我对父亲的了解,多是从长辈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追忆中来,从父亲留下的文稿书信中而来。这些详实而又动人的关于父亲的记录,让我能够沿着历史脉络,真切地触摸他,了解他。看他如何顽强奋战,屡建奇功,在长征中成为著名的红军青年将领;看他如何致力统战,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看他如何聚沙成塔,挺进豫皖苏,建立根据地,扬鞭东指经略中原;看他如何砥砺自身,笔耕不辍,为我党我军的军事理论发展作出贡献……最后,目送他以一个军人最为荣耀的姿态将37岁的光阴定格于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以身殉国,遗爱长淮。

有胆有识,成功说服阎锡山

     父亲是有胆有识、擅于攻心的政治家。

那是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父亲担任“特使”,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为我党争取在战略大环境中的有利局势。彼时他尚是未至而立的青年,却毅然挑起了重担。那段时期他辗转半个中国,随叶剑英秘赴西安会晤张学良、杨虎城等,巩固我党与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并携毛泽东亲笔信晋谒时驻兰州并任甘肃省府主席兼东北军第51军军长的于学忠,实现“西北停战议和”,为后续红军主力会师甘北,打通苏联,进而夺取宁夏接通外蒙古的战略任务创造条件。

10月,党中央明确将“晋绥”统战工作置于北方军队统战工作的第一位。父亲临危受命,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太原等地,专做阎锡山、傅作义的统战工作。他孤身一人化名入晋,牢记毛泽东“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嘱托,与阎揆情度理,认清大势。他一方面采取了策略上的说服,将阎锡山“守土抗战”、力图自保的心理与蒋之间的矛盾作为谈判工作的突破口,使阎锡山产生了“不亡于日,亦亡于蒋”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晓之以民族大义,以热烈的革命情怀,忠实转达党中央“非抗日无以图存,非抗日无以救国”的通电精神,使其权衡利弊,转变立场,从而为晋绥两省的统战工作打开了一条通路。

父亲在太原期间,“西安事变”爆发,举国哗然,阎锡山晋绥军的政治倾向立时成为国共能否合作共同抗日的重要一环。大局风云变幻,更显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父亲冷静沉着,不急不躁,最终不辱使命,向阎锡山转达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抗战主张,促使其态度从反对到中立,再从中立转到 “共维大局”的立场上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势力的联合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其后一年内,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他利用其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的公开身份,充分向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方针与游击战争理论,同时更加细致谨慎、步步为营,以坚韧不拔的耐心和充满智慧的谈判技巧说服阎锡山,使其在国家危亡之际不仅同意红军入晋,还共同商定东渡黄河的渡口、行军路线,并提供军需等后援物资。这是抗日战争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与阎锡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晋绥通道的开启,为后来八路军开赴抗日最前线铺平了道路,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创造了条件,为八路军指挥部和3个主力师进入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创建根据地,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开拓了新的战略空间。

长于作战,以能打大仗硬仗著称

    父亲是精于谋略、长于作战的军事家。

1938年,在中原告急,武汉即将失守的情况下,为深入敌后开展斗争,创造苏鲁豫皖边新局面,父亲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为实现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互联互援的战略目的,确定了以豫东为中心,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的战略规划。这一进军路线是无比艰难的——从“豫东”挺进“豫皖苏”,并建立我方的敌后根据地,就意味着部队须跨越与日军的交战区域,孤军深入,虎口夺食建立防区。父亲勇于承担,毅然挑起了这一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经略中原的重担。

他冷静地分析战局,并着手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出征准备:一是在建立武装方面,他在河南竹沟组建了编制为两个大队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也就是后来新四军第4师前身;第二是在军事思想方面,他发表了《目前在河南应该做些什么》《论在敌人后方工作》等文章,以极具战略意义的眼光,提出了在政治上把“无秩序的逃亡,变为有计划的清野”;在军事上“不但要能在战区进行武装斗争,而且要在敌人后方进行武装斗争”;在民众工作上“能做到一声呼喊,万山响应”的基本思想,并认为应当将“发动群众斗争”,“消灭敌人武装”和“建立抗日政权”作为三位一体的基本任务。1938年9月,父亲率领游击支队指战员在竹沟的东征誓师大会庄严宣誓:“日寇犯境,大敌当前,不复失地,誓不生还!”开始了浩荡的东征。在父亲的带领下,那从人数上来看绝不能算是壮大的队伍却成为了一支民族解放的铁流,它汹涌澎湃的朝向古老的中州原野,向着敌人的心脏奔流。

这支钢铁般的军队不负众望的实现了与吴芝圃等部在杜岗的胜利会师,于淮阳窦楼首战首捷,验证了迂回包围游击战术的有效性;并在此后回师睢县、杞县、太康一带,取得了清剿日寇与统一战线两方面的成功。在这一段时期,父亲对于平原游击战术的运用愈发炉火纯青。为更好开展平原游击作战,他组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骑兵团。他在东进前提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坚决的实施。“政治上的坚壁清野”为部队在孤军深入、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保留了赖以求存的宝贵军需物资,“军事上的敌后战争”已经通过游击战与有利条件下运动战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发展,并获得了连战皆捷的好成绩;“民众工作上完善响应”的基本思想,令他的队伍,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一支几百人的游击队,在挺进豫皖苏边区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1万7千余人的抗日武装,建立了7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完成了初创豫皖苏敌后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宛如一把利刃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他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战略意图和军事思想,结合实际形成了自己的敌后斗争理念,并将这些理念深入贯彻到了根据地建设与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曾于1938年与1939年先后指出:“在豫皖苏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根据地的计划是很对的。”“中央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深表满意。”最终这支“铁的党军”发展成为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12万余众武装力量,依托根据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歼灭日伪军的敌后游击战争,造就了他轰轰烈烈的戎马生涯。

张震曾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提到,“彭雪枫在红军时期经常率部披坚执锐,斩关夺隘,迭挫强敌,以能打大仗硬仗而著称。”这一高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扩建豫皖苏根据地和打击日军、伪军的作战实践中,他不仅解放了受侵略者欺压的千百万根据地人民,而且认真总结了进行平原游击战的规律,先后撰写了《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豫皖苏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三十三天反扫荡战役述略》等文章,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武装力量建设理论,为我党我军抗击日寇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思考,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贡献了力量。1988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确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33人为军事家,彭雪枫位列其中。

对党忠诚,清如水,明如镜

    父亲是具有坚定信仰、对国家和民族无限热爱,对党绝对忠诚的革命家。

曾与父亲共同战斗和工作过的父辈们,在提起那段并肩作战的光辉岁月时,常常会热泪盈眶,每逢他牺牲的忌日,总是用各种形式纪念他。我深切的明白,那并不源于父亲所处的领导地位,而是源于他作为革命者、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他生于灾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大时代,怀着立志报国的一腔热血弃笔从戎投身革命,从来就把得失、生死置之度外。在战争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亲率部队帮助人民兴修水利,春种秋收,抢险救灾。在豫皖苏边区遭遇春荒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带头卖掉随他征战多年的心爱战马,换粮帮老百姓度过饥荒。根据地的老百姓送他“万民伞”,为他立“德政碑”,颂扬他的爱民之情,称新四军第4师为“天下文明第一军”。

最为可贵的是,他虽屡遭无法想象的困难,却从未动摇过战胜侵略者的信心,对革命胜利始终怀有旺盛不灭的热忱。他在国土沦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加强和深化对党的抗日主张、方针政策的宣传,用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唤醒群众、武装群众。他创办了《拂晓报》、拂晓剧团,牢牢巩固了党的思想阵地,让贫穷困苦的人们既使面临强敌,在精神上也无比强大,具有坚定的抗战意志。他总是亲自撰写社论、评论,亲自作报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的父亲与母亲结婚3年,相聚甚少,却留下80余封书信,信中充满对毛主席的崇敬,对党的忠诚与深情。他对我母亲的赠言是:“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

在山西太原担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时,因要为延安购买军需物资,他持币累万,亲自经手巨额款项,却公私分明,账目清晰,分毫无取,为了党的事业自己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节约每一个“铜板”。他廉洁奉公,曾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表扬。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军的高级指挥员,刻苦学习。“埋头埋头再埋头,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是他学习的座右铭。在战斗密集危险紧张的战争环境中,他依然坚持在夜半或是凌晨的一盏孤灯下读书,在深入阅读《资本论》《国家与革命》《论持久战》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同时,又从军事斗争需要出发阅读《战争论》等著作。他博览群书涉猎极广,把读书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中国未来之路的探索与思考。他便是这样践行着他与国家、与人民共命运的人生,从不气馁,从不松懈。他是真正了解革命,并愿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奉献一切的战士。

    1944年9月11日,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拂晓,带着驱逐日寇和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率领新四军第4师奔赴豫东战场,在指挥夏邑八里庄战役时,马革裹尸,壮烈殉国。

1945年2月2日至7日,延安和淮北两地同时为父亲举行了公祭。在泗洪,7000余人前往洪泽湖畔,迎接他的灵柩。沿途群众自动摆设香案致祭。香案上放着一炷香、一面镜子、一碗清水,寓意父亲一生“清如水”“明如镜”。4师师部大王庄村头广场上搭起的灵堂中央,悬挂着父亲的巨幅遗像。两旁书写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共同的挽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明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山河,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挽联是对他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共产党人的榜样,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样的评价,九泉之下的父亲,当会感到无尚的光荣。

与此同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与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的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深深地表达了党对父亲的缅怀与赞颂之情: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2014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8位将领及众多英雄群体作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彭雪枫是其中之一。

令我印象深刻并感怀至今的,是陈毅元帅为父亲殉国所做的《哭彭八首》八首诗中,有这样两首——“服务人民事,廿年战血红。知君无限恨,未得饮黄龙。” “当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魂。”如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70年,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我们这一代,这些继承了父辈遗志并愿意为之努力也一直在努力着的人,现在大多也已进入退休的年龄。我们不能不思考,在党的领导下,千千万万的先烈和我的父亲用生命开创的事业,究竟能不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呢?国家的前途与人民的命运,必将系于作为后来者的年轻一代身上。诚如董必武同志于我党成立之初所云“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我们认为告慰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担起历史重担的千百万新生者要奋发努力,让中国再走过数百个、数千数万个朝气蓬勃的拂晓,不断走向新的更加辉煌灿烂的黎明。

每年清明节,许许多多的人都会自发来到父亲的墓前致敬默哀,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年轻的一代,再到今天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那种怀念,没有因环境与形势的变化而清冷,也没有因为熟知的人离世而减少。我感到,党和人民的纪念,足以告慰父亲的英灵。他宛如生长在豫皖苏大地的一棵大树,留给今天人们的不仅是树荫,还有深入人心的根脉。因为我深知,彭雪枫在这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他已不仅仅是一名战士、一个共产党员,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伟大的信仰。父亲虽已远行,然而信仰将会永在!!

                            

  4师分会 彭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