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精神永驻 风范长存 ——纪念张铚秀同志诞辰100周年

  • 时间:   2019-09-30      
  • 作者: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 浏览人数:  1091

            

2015年7月是张铚秀同志诞辰100周年。张铚秀同志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将,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地方工作领导者。他一生坦荡无私,把毕生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在他戎马生涯、光辉奋斗的一生中,不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更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军政军民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矢志不渝 坚定忠诚

    张铚秀是江西永新人,出身贫寒,自幼饱尝艰辛和苦难。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苦苦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立志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面貌。在大哥张成秀投身革命活动的影响下,13岁的张铚秀于1928年秋参加虹村儿童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并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至2009年辞世,81年历经艰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矢志不渝,始终保持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追求,风范永存。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张铚秀自参加儿童团后,就积极参加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观察和掌握敌情的任务。参加少先队后,则带着少先队在本村守卡和为参战部队抬担架、运物资,组织支前等工作,在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残酷斗争中,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奔赴到反“围剿”的战场。战斗中,几次面临死神的威胁,但他暗下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革命到底。

长征途中,面对雪山、草地、饥饿乃至死亡的威胁,张铚秀对党忠心耿耿、义无反顾。特别是在行军到达湘江右岸的分水岭时,他率本排担负阻击任务时,不幸头部中弹,当场倒地。由于缺医少药,伤口感染常常高烧不断,连走路都十分吃力。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了下来,坚持带伤跟随部队前进。他说:“我参加红军,随军征战,只要活着就要革命到底。”后来在便水参加阻击战斗中,他又不幸右腿中弹,再次负伤。但他却认为伤势不要紧,仅作简单包扎后又投入战斗。后来,他时常腿伤发作,行军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的理想,以坚定的革命信念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张铚秀很希望分配到直接同日军作战的八路军部队中去,但他还是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到新四军工作。他表示,党的事业需要我去新四军,那么新四军就应该是我的战斗岗位,坚决地服从党的安排和革命的需要,没有任何个人要求。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张铚秀同志工作调动过几十次,换过的岗位也有几十个,但无论干什么,到哪里,他都以“革命需要第一”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并以此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当中,坚决服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他说:“我是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我是党员,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在最后一次昆明军区师以上干部大会上,他代表昆明军区党委作报告,提出了“不伸手,不干扰,不麻烦”的“三不”要求,激起了全场的阵阵掌声,打动了全区干部战士的心。

张铚秀同志一生坦荡无私,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从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不管在什么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沉着冷静地对待一切困难,对党的事业总是充满乐观。他常说:“困难是暂时的,要相信党的领导,真理总是在人民这一边”,“活着已经是幸运者,那么多战友倒在了战场上,他们向谁去要待遇?要级别?要官职呢?参加革命,要的是为穷苦人谋利益,不是为谋自己的荣华富贵。”到了晚年,张铚秀同志常讲:“职务可以退休,共产党员永远不能退休。”这简单的一句话,是一位老党员、老战士对党的理想信念的真诚表达。

戎马一生   战功卓著

    张铚秀同志是一位战将。他的一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战,为保卫新中国而战。他是我军从事作战指挥时间最长的将领之一。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13岁的张銍秀作为暴动队的小号手参加了1929年秋发动的虹桥村农民暴动,表现了一名少年儿童对革命事业的向往。1929年11月至1930年间,赣西特委组织了九打国民党的赣西孤城吉安,张铚秀作为少先队员参加了第七次和第八次战斗,表现了一名少先队员的勇敢。在与红军部队的共同战斗中,张铚秀萌发了参加红军的念头,并于1933年3月正式参加了红军永新游击队,积极投身到为保卫湘赣苏区的斗争中,由于战斗英勇和纪律性好,参军不到3个月被提升为班长。1934年4月参加主力红军后,张铚秀在反“围剿”斗争中先后参军了江西沙市、田里、金华山、松山等战斗,他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获得大家的认可,被提升为排长。

1934年8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从湘赣苏区出发,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从此,张铚秀告别了生养他的故乡,离开了红军以鲜血建立起来的湘赣苏区,随部队踏上了艰难的西征之路。在前有敌人防守,后有追兵,天上有飞机大炮轰炸的情况下,张铚秀与红六军团部队一道,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搏斗,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四道封锁线,胜利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的任务,并完成了二、六军团在木黄的胜利会师。会师之后,张铚秀参加了攻克新田城和龙家寨战斗,战斗中表现英勇,战斗结束后,被提升为连长。此后,张铚秀留在该地发动群众清匪反霸,发展党的组织,组建地方武装等。由于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立,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蒋介石调集重兵先后对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三次“围剿”,部队不得不再次进行长征。此后,张铚秀随部队转战于湘、鄂、黔、滇,进入川、康藏的雪山草地,尔后到达甘肃。在长征途中,张铚秀历经泔溪战斗、溆浦打援、便水阻敌、田心坪之战,历经乌蒙回旋、挺进滇西、巧渡金沙、爬越雪山、穿过草地的生死考验。在历次战斗中和生死考验面前,张铚秀临危不惧,指挥有方。两年半的时间里,就攫升到营长。

在抗日战争中,张铚秀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工作,历任第1支队2团中队长、侦察参谋、营长、团参谋长、新1团副参谋长、团长。在挺进江南的过程中,张铚秀参加了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仗——韦岗伏击战,取得了该战的胜利。韦岗伏击战的胜利犹如黑夜中的火种,激发了江南人民抗日热情,燃起了江南人民抗日的熊熊烈火。接着,张铚秀又参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参加了新丰、句容、九里、延陵、贺甲等战斗,粉碎了日伪的扫荡,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张铚秀带领新1团最后保存下来的200余名战士,经过7天7夜辗转,再次突出重围。他们与敌人周旋了1个多月,历经艰辛曲折,最终到达无为抗日根据地,保存了抗日的火种。抗战后期,张铚秀战斗在皖南含和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情报交通网络建设,确保了信息灵通、情报准确、传递迅速、安全可靠。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中,不断巩固、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不断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含和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和柱石。在困难的情况下,张铚秀通过组织部队人员自力更生,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使部队获得了有效的保障和供给。在敌伪顽的缝隙中,在含和这盘棋上,始终围绕“吃子”与“做眼”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在解放战争时期,张铚秀历任新四军旅参谋长、副旅长、华东野战军副师长、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涟水、新泰、莱芜、孟良崮、南麻、临驹、莱阳、潍县、周村、济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在转战苏鲁皖的战斗中,保卫了抗日的胜利果实,阻击了敌劲旅的进攻,取得了胶济线上运动战的胜利,攻克了济南。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围歼了黄伯韬兵团。其中26师76团因战功卓著,被纵队记一等功,这也是淮海战场上唯一的一等功团。之后,渡长江,战上海,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铚秀和志愿军战士一道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令世界瞩目。在朝鲜战场上,张銍秀表现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制定了歼灭新兴里之敌作战方案,在历时1个多月的咸镜南道战役中组织指挥了围歼下碣里、古土水之敌。在进入涟川、抱川地区参加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的阻击战中,抗击了西线进攻之敌主要集团的疯狂进攻,迫敌于铁原以南地区转入全线防御,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在第五次战役中,26军奉命由防御转为反攻,追击南撤之敌,在漫长的10个半月平康、金化阻击战中,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作战任务。入朝作战,张銍秀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的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国旗二级勋章。

在保卫西南边疆的战斗中,张銍秀作为西线主要指挥员之一,指挥了云南边境对越自卫作战。张銍秀具体负责制定了对越作战方案,针对越军作战特点和山岳丛林地部队作战特点,研究制定了10项作战指导原则,经杨得志司令员批发到部队参照执行。进行自卫反击战的西线部队以锐不可挡之势,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气焰,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对越自卫还击战后,张銍秀又周密组织、精心指挥了罗家坪大山、扣林山等几次作战,一举收复了被占领土,粉碎了越军组织的连、营、团、师规模的4次反扑和偷袭,改善了边境防御态势。1984年4月,张銍秀指挥了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彻底粉碎了越军夺回两山的企图。1984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利用老山战场,轮战锻炼部队,张銍秀司令员和其他领导一道,严密组织本区和外区部队进行轮战,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张銍秀戎马一生,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勇担重任     刚正不阿

张銍秀同志一生光明磊落,坚持真理始终如一,始终秉持“革命需要第一”的信念。无论组织安排到哪工作,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以坚持原则、坚持真理、顾全大局的作风圆满完成党赋予的重大任务,赢得了当地军民的拥护和爱戴。

1966年,全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68军驻地徐海地区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内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林彪、“四人帮”和在山东的代理人不断插手徐州,搅得徐海地区不得安宁,严重冲击了铁路运输线。

张銍秀作为徐海地区军管会总负责人,在危难关头,受周总理的重托,排除各种干扰,努力维护徐州社会稳定。张銍秀顶着造反派的压力,哪里有武斗都亲自去现场处理,遵照周总理的亲自批示和济南军区的命令,张銍秀先后派出部分军师机关干部和两个多团的兵力,对徐州铁路系统实行军管,并负责徐州至济南、蚌埠、郑州三个方向的铁路执勤任务,重点负责陇海铁路连云港至潼关段、京沪铁路禹城至固镇段共计1400多公里的护路任务。还对县以上单位的公检法、邮电系统、广播电台、报社和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厂、矿区、粮库、港口等实行军管和警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徐州两派斗争日趋明显,形势错综复杂,张銍秀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深入两派中做群众的工作,想方设法安定徐海地区的形势。由于他日夜操劳,身体累垮了,小便尿血,仍然坚持工作。病重住院期间,徐州的形势更乱,武斗升级,张銍秀心挂徐海,病未痊愈就提前出院。帮派分子试图阻止他回徐州,他托战友从上海几经周转,秘密回到徐州。通过排除一切干扰,张銍秀同志为稳定徐州社会秩序,保证铁路畅通做出了贡献,受到徐海地区人民的爱戴。在此期间,张銍秀领导68军,以不同方式方法,保护了一大批运动中遭受迫害的老干部。1968年,中央确定徐州两派到京办学习班,解决徐海地区问题,期间,张銍秀给周总理写信,分析了徐海地区的形势,指出徐海问题的根子在山东。周总理赞同他的意见。学习班至“九大”以后结束,两派群众实现了大联合,成立了革委会,经周总理提名,毛主席批准,张銍秀为徐海地区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1970年5月,张銍秀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同时兼任山东省革委会常务副主任,省委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省委常务副书记,分工负责济南军区的作战、“三支两军”工作、主持省革委会和省委机关的日常工作、兼管山东省公检法和济南铁路军管会的领导工作。张銍秀一上任就同山东各级党组织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山东问题的一系列批示,率领工作组跑遍了山东省17个地市的所有县级单位,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为大力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主管山东政法工作的两年时间,未批准杀过一个人,全省范围未出现一起冤假错案,济南铁路系统经过整顿也基本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在这期间,他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叹。但由于张銍秀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不满和抵制,遭到了“四人帮”和在山东代理人的迫害,借批林批孔之际,采取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手法,在山东开展了所谓“批袁(升平)打张”运动,逼张銍秀作检查,在全省军内外点名批判,以此搞乱山东的形势,使张銍秀失去了在山东继续工作的条件。

情系云南  稳固边防

1975年8月,张銍秀调到昆明军区任副司令员,直到1985年从昆明军区司令员位置上退休,这期间还兼任过云南省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在云南工作的10年是张銍秀同志自参加革命以来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片红土地上,张銍秀同志按照中央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在古稀之年还指挥了云南方向的自卫反击作战,为云南省的地方经济建设、部队和边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百废待兴、百事待处的日子里,张銍秀主管全省的“揭批查”运动和政法部门的工作。在全省清查工作中,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他要求:“清查工作就是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和要求,把同’四人帮’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一件件一桩桩彻底查清,绝不马虎、草率从事、留下隐患。同时,又要注意防止不讲政策,不讲区别,该解脱不予解脱的情况。要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切实做好清查工作。”他的指示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在政法工作中,严格掌握政策,区别各类性质的矛盾,审慎处理各种问题,使运动健康发展,不留后遗症。

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中,张銍秀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清醒的头脑,在大问题上不让步、不动摇。为做好这项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不分白天黑夜查阅大量资料,最终为许多冤假错案做出了有理、有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报告,使很多遗留问题得以正确解决,一大批冤假错案予以平反,一大批受到残酷迫害的人员得以昭雪。其中“郑、王反党集团案”和“于、梁反党集团案”经省委复查甄别后,报经中央批准后给予了彻底平反改正。“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组织的“中上层干部联络站”、“摧资兵团”,帮派体系制造的“滇东北游击军”、受到残酷迫害的中共云南地下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的许多成员等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了公开平反。张銍秀对“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闫红彦、赵健民、刘林元、李广田、康长征、高治国等同志的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调动了广大干部及群众的积极性。

在他负责的组织工作中,张銍秀认真落实干部政策,使一些长期受林彪、“四人帮”打击迫害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特别是在中共云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他认真、细致地做好省委第三届班子人选配备工作。此时,恰逢“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备,他在百忙中,对原班子成员和新进班子成员情况逐一研究,亲自审阅材料,询问具体情况。由于筹备工作扎实,确保了中共云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为在云南全面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筑牢部队的军魂意识上,张銍秀时常教育军、师领导干部,要牢记人民军队要听党的话,人民军队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灵魂和脊梁。军、师领导干部是部队的最直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第一要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一再强调每一位军、师领导同志都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督促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端正思想路线、消除林彪、“四人帮”对部队建设所造成的危害,不断整顿思想、作风和组织,消除了派性,加强了党性,使昆明军区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

在倡导军事训练改革上,张銍秀同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銍秀经常率机关人员,亲临参战部队了解情况,找各级指挥员和基层干部座谈,对一个个战斗进行剖析,认真总结作战经验并查找不足,提出新要求。他常对司令部机关的同志讲,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山岳丛林地的训练是需要的。为此,自1980年至1983年的4年中,昆明军区部队就组织了6次师规模的实兵检验性演习,举办了3期师以上干部的战役集训,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指挥水平和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合同作战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涌现了一大批擅长山岳丛林作战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骨干。在加强军事训练的同时,张銍秀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组织全区干部开展普及高中、中专、发展大专教育的活动,逐步改变了干部战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在重视各民族团结工作上,张銍秀经常对机关和边防分区的同志讲,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云南省就占了25个。云南省4200公里的边防线,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要把千里边防线建设好,就离不开各族人民的支持。因此,张銍秀要求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要牢固树立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帮助各族人民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边防地区实现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

张銍秀退出领导岗位后,积极发挥余热。为曾在云贵地区战斗过的广大指战员在精神上有所寄托,他领导编纂了《战斗在云贵高原的光辉历程》一书。为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还组织编辑出版红军征战黔滇史料丛书,修订了四兵团和五兵团战史。他非常关心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经常深入各地搞调研,在中顾委工作期间,先后向中央提交各种建设性书面建议10多件,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好评。为弘扬伟大的铁军精神,传播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他积极倡导成立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并连任二届会长。

张銍秀在超越七十多年的奋斗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永远铭记的思想财富和精神遗产,他所具有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革命风范,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红军、老共产党员高尚的情操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无论是担任军队高级指挥员,还是地方党政工作领导,他始终以党的需要为己任,尤其是在云南的10年里,他为云南边疆的稳定、边防的巩固、云南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云南人民永远怀念他!

 

                                                          (7师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