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追寻前辈的足迹 ——二师分会寻访北京航天731医院

    2025924日下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在代会长赵峥带领下,一行五人前往位于北京云岗的航天731医院,探寻新四军二师传承医院。受到了航天731医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杨姝雅,副院长高蕾及医院党群工作部、综合档案部的热情接待。

     座谈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医院宣传片,从新四军二师卫生所在抗战时期诞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发展壮大,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医院编制床位达2700张,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医院转向航天医疗保障,如今已成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全景展现了医院“红色基因+央企品质”的发展底色。

     医院综合档案部负责人谷江英以“以案循证,追寻医院发展的光辉历程”为题,结合“医院战斗历程示意图”、一面面锦旗、老员工回忆录等珍贵资料,系统梳理了医院的红色脉络,力图真实还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深刻诠释战火中医务工作者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杨姝雅书记分享了医院的党建与文化建设成果,“十四五”期间医院以“党建双融合”为抓手,开展以“精神对标”活动为代表的特色党建品牌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建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全院各年龄段的职工青年入党积极性踊跃提升,“全国文明单位”等文明创建成果斐然,尽显央企医院的红色担当。

     新四军二师后代们看到医院早期领导的名字,感到非常亲切,与会的二师后代的父辈或祖辈和老院长都是抗战时期的战友。

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二师淮南分会代会长赵峥代表研究会对医院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和传承院史弘扬红色精神表示由衷敬佩,并详细介绍了研究会及二师分会的情况及近年来挖掘、传承铁军精神开展的系列活动情况。各位专家深情分享了多年来工作的感受,并对医院传承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表示肯定,向医院发出诚挚邀请,未来共同开展更多学术活动及精神传承活动。座谈会由高蕾副院长主持。座谈交流后,研究会一行走进医院党建文化长廊与医院历史档案实物展,近距离触摸红色历史的温度。

     此次交流活动,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双向奔赴”:医院通过研究会更深入地挖掘了二师卫生系统的历史细节,研究会也从医院的实物档案、发展实践中看到了铁军精神的当代传承。一场座谈会,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一面面老锦旗,见证了初心与使命。医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赓续红色血脉,让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在护佑生命的征程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回溯医院历史,每一步都深植红色土壤。1943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新四军二师卫生所成立,医务人员背着药箱在淮南、津浦路西东路的战场上穿梭,用简陋的装备守护将士生命。

     解放战争时期,由卫生所升格为野战医院,医院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从淮海战役的硝烟到渡江战役的浪涛,再到解放上海、福建剿匪,“救死扶伤” 的誓言从未改变。

     1950年,医院奉命北上抗美援朝,医院整编为“第二十三陆军医院”,跨越山海关奔赴辽宁,在极端残酷的环境下建立“打不垮、炸不烂”的生命补给线。当年的党代会锦旗、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转赠的锦旗,记录着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的英雄气概。

     1953年,医院整编为第四十七预备医院,负责伤病员的休养工作。党委会的回忆录和院委会的会议记录是我院现存最早的文书档案,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1956年,医院调往四川自贡市,负责救治参加西藏平叛战斗的伤病员,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建设现代化的军队,成功地转型,豪迈的进军。

     1960年,医院奉调北京,归属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二医院”,从此肩负起航天医疗保障的使命,守护航天人员的健康。

     1965年,医院随国防部五院集体转业,改称731医院。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地区百姓健康砥砺奋斗。

     如今,医院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从战场救护到航天保障,从常规医疗到危急重症救治,医院始终传承新四军“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作风,为守护百姓健康矢志奋斗。

        

  二师分会 吴智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