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下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中青委的33名成员齐聚北京泰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传承”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探索新时代下传承红色文化的新路径,将艺术熏陶与科技体验紧密结合,为分会成员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视觉的盛宴。
活动由中青委组织,包括参观泰康美术馆和举行红色历史宣讲会两个环节。
参观“中国近现代动画展览”,在艺术中回望历史
成员们首先参观了设立在泰康美术馆的 “中国近现代动画展览”。此次展览系统性地梳理了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从中国动画的开山之作,到承载着几代人集体记忆的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再到应用了最新数字技术的现代动画作品。一幅幅珍贵的原画手稿、一个个经典的动画形象、一段段熟悉的影像片段,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动画人一个世纪以来的艰辛探索与辉煌成就。
这些作品在特定历史时期,承担了启迪民智、鼓舞人心的重要社会功能,是我党文艺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特质,让在场的每一位新四军五师后代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动画这一独特的艺术视角回望历史,既感到亲切,又深受教育,对父辈、祖父辈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有了更立体、更感性的认识。
举行红色历史宣讲会,在交流中启迪未来
动画展参观结束后,全体成员来到大厦顶楼会议厅,继续红色历史宣讲会。
首先,由泰康集团资深的研究员许崇宝做了专题讲解。许老师依托泰康集团丰富的艺术收藏,重点介绍了其中蕴含红色记忆的珍贵藏品。讲解聚焦于数幅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极高艺术价值的画作。这些画作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再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关键时刻、英雄人物以及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景。许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及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
随后,进入到中青委自我交流环节。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会员做了自我介绍,主要是交流自己在新四军五师的祖辈、父辈的工作经历。大家通过交流,增进互相认识和了解,也重温了祖辈、父辈的革命历程,逐渐从自身家庭情况着手,对新四军五师的战斗历程进行了学习。
最后,中青委的会员们初步了解和讨论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时空回响知识图谱构建”项目。这一项目针对革命前辈口述历史资料日渐流失的现状,系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抢救、整理并活化红色记忆,构建一个关于新四军五师乃至更多革命前辈的时空回响知识图谱。
来自中国科学院彭玲研究员科研工作组的赵佳乐硕士和汪晨亮硕士向大家做了介绍。用户可以用日常对话的方式,查询复杂的历史信息,如“我父亲xxx在某次战役中的战友有哪些?”、“侏儒山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有哪些参与人员?战果怎样?”系统不仅能提供文字答案,还能以可视化的图谱清晰展示人物关系和革命轨迹。项目还具备与其他技术方合作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利用最新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使知识图谱在电子地图上自动生成革命前辈的生平事迹短视频,提供下载供后代保存纪念。同时,短视频功能经过进一步研发,能将革命历史与地理空间相结合,为后代及社会大众提供沉浸式的历史学习体验,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
研究组的介绍在现场引发了热烈反响。会员们对这一融合了深厚人文关怀与前沿科技的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是对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的重要创新。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该系统的建设,积极提供所需革命史料。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气氛热烈。成员们不仅重温了革命历史,更对如何利用新平台、新技术讲好父辈故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学习交流,更是一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思想碰撞,为分会及中青委今后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红色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五师分会中青委
前一章: “八一”慰问杨平阿姨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