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八一”慰问杨平阿姨札记

    2025619日,我们带着对革命前辈的深深敬意,走进了99岁的杨平阿姨家中——她不仅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分会的老战士,更是十月剧团的顾问,一位用一生书写忠诚的共产党员。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痕迹,却挡不住眼中的矍铄与坚毅。阿姨轻轻捧出几本厚厚的日记本,里面是她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后写下的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党的牵挂。“离休不离党,我不能掉队”,一句话朴实无华,却重如千钧,道尽了一位老党员对信仰的坚守。

     谈及过往,那些烽火岁月里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12岁那年,武汉沦陷,年少的她便瞒着家人,为地下联络站传递秘密消息,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危险边缘;一次护送党费途中遭遇敌人,她凭着机智狂奔脱险,也从那时起懂得了“革命从不是为了报酬”的深意。15岁参军后,她加入十月剧团,教战士们唱抗日童谣,《做梦》里“我们都是小战士,拿起刀枪打敌人”的旋律,她至今能一字不差地哼唱;抗战后期,为了适应战场需要,她苦练报务技术,手指练到僵硬发麻,仍日夜守在电台前,让滴滴答答的电波成为胜利的“隐形桥梁”。最让人动容的是,1946年,作为新四军5师唯一突围至延安的女战士,她在杨家岭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那份荣耀与责任,她记了一辈子。

       听着这些带着温度的故事,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风雨如晦却热血沸腾的年代。从传递消息的少女到抗日剧团的教员,从坚守岗位的报务员到突围至延安的勇士,杨平阿姨用一生的足迹,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临别时,我们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跨越时代的敬意。正是在这样的传承中,永远鲜活。衷心祝愿杨平阿姨福寿绵长,愿这份坚守与赤诚,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五师分会宣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