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er1
    • 新四军铁军
    • 己亥年轮播图
    • 建党节
    • <
    • >

《纪念钱毅烈士诞辰100周年及牺牲78周年》 活动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

    202539日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新四军纪念馆共同主办的《纪念钱毅烈士诞辰 100 周年及牺牲 78 周年》活动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戴西村举行。

     钱毅,19254月出生于安徽芜湖。其父阿英(钱杏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戏剧家、藏书家。是1926年入党的共产党员。1942年夏,钱毅随父亲来到盐阜区抗日根据地,以笔为枪,成为一名新四军文化战士。19447月,钱毅参加《盐阜大众》报社工作,在近三年的工作中,曾被评为模范,并光荣入党,担任副主编。1947年,钱毅以新华社盐阜分社暨盐阜日报社特派记者身份,前往敌占区淮安石塘区采访,与敌遭遇不幸被俘。面对敌人严刑拷打,钱毅宁死不屈:“宁可枪毙,决不自新!”194732日,钱毅从容就义,年仅二十二岁。

      39日,纪念钱毅烈士诞辰100周年活动在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戴西村举行。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副会长晁立华和黄煦、张小娴、张小固、何志坚、乔文华、王刘明、宋齐生、崔杭妹、张凯杰等代表及钱毅烈士的侄子钱荣毅、凡小元等亲属,来自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新四军纪念馆,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淮安新四军研究会,响水新四军研究会,宿迁新四军研究会,涟水新四军研究会,顾吾书社等和新四军后代以及当地干群近6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共同追忆了钱毅烈士的生平及贡献。在《盐阜大众》报社工作期间,钱毅对报纸的工农化、大众化、通俗化作出过杰出贡献,留下了100多万字作品,培养了著名作家陈登科等一系列新闻人才,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闪光一笔。

     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表示,钱毅并非天生是英雄,他曾是一名“文艺青年”,在艰苦的战斗中蜕变为“与联防队并肩作战”的战士。他在硝烟中写下“和人民一道去坚持,直到天明”;在涟水战役的弹雨里,他一边疏散群众,一边记录战士的血书;在报社油印机的轰鸣声中,他俯身教农民识字,把“锄头诗”变成抗战的鼓点。“今日我们相聚,不仅为纪念一个年轻生命戛然而止的悲壮,更是要见证一种精神如何在百年长河中奔涌不息。”

     钱荣毅沉痛地说,作为家中长子,钱毅的牺牲始终是祖父阿英心中的痛。大伯钱毅的故事,被长辈反复提及,语言里的疼痛、疼痛中的惋惜、惋惜中的遗憾,是整个家族的心结。纪念钱毅烈士诞辰100周年活动,既是纪念新闻战线的英烈,也是还了家族一份心愿。

    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徐利华表示,钱毅是中国新闻史上知名的烈士,他的牺牲令当时社会各界深感惋惜。诗人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的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黄克诚将军高度评价钱毅的一生:“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淮安区施河镇戴西村党总支书记卢建波表示,钱毅烈士的事迹在当地家喻户晓。烈士遇难78年来,当地群众始终铭记钱毅的英勇事迹,被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感染。

     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之子黄煦代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向村委会捐赠了红色书籍。各个新四军研究会分会也向村委会捐赠了红色书籍。

     当天下午,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来到淮安市淮安区朱桥镇石塘村凭吊钱毅烈士牺牲地,向烈士牺牲地献花。

     紧接着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又来到石塘村村部,参观钱毅烈士生平事迹展,在村部再次召开纪念钱毅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在发言中,还对承办此次纪念活动的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戴西村、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江苏杰翔羽绒有限公司以及付出辛勤劳动的原新四军第31029团老战士高华之女高素琴表示感谢。

     满江红·纪念钱毅烈士百年诞辰

作者:王万佳

    笔作刀戈,擎赤帜、江淮烽烈。

    廿二载、沪云投暗,盐阜挥钺。

    铁骨铮铮凝汉节,丹心耿耿昭吴月。

    涧河咽、碧血荐轩辕,山河咽。

    石塘雪,犹啼血;淮水浪,长鸣玦。

    纵千钧压顶,寸心如铁。

    报国文章焚鬼域,成仁浩气冲霄阙。

    百年祭、薪火照人间,光难灭!

 

《纪念》

作者:东方月月

     ——39日参加淮安有关方面组织的钱毅烈士牺牲78周年暨诞辰100周年活动,有感记之,敬请大家指正。

     战士笔当枪,

     钱毅义石塘。

     四军多英辈,

     后代念荣光。

     奉献大众化,

     艺文雅俗赏。

     继承先烈志,

     吾辈新篇章。

              ——2025.3.129